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2篇
  免费   930篇
  国内免费   379篇
电工技术   327篇
综合类   448篇
化学工业   2335篇
金属工艺   748篇
机械仪表   233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353篇
能源动力   286篇
轻工业   669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960篇
武器工业   29篇
无线电   6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37篇
冶金工业   1536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38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姚英政  董玲  梁强  黎剑  李浦  朱宇  周琦 《食品科学》2019,40(6):247-25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传统脱胶和脱酸工艺对冷榨和热榨菜籽油中挥发性组分的影响,发现冷榨油与热榨油中的挥发性组分及风味差异较大,热榨油中的挥发性组分比冷榨油更为复杂,且脱胶和脱酸工艺可以降低菜籽油中挥发性组分的复杂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脱酸工艺对冷榨油和热榨油的挥发性组分影响较大,而脱胶工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通过测定各阶段菜籽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变化,发现脱胶工艺对菜籽油的酸价没有显著影响;脱胶和脱酸工艺对冷榨油的过氧化值均有显著影响,但对热榨油的过氧化值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2.
对取自安徽、河北、山东等地玉米油加工厂的玉米油毛油、待脱臭油和成品油中的氯离子、3-氯丙醇(3-monochloro-1,2-propanediol,3-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glycidyl esters,GEs)含量进行检测,并在实验室明确可控的条件下对玉米毛油进行精炼,检测精炼过程氯离子、3-MCPD酯和GEs含量,与玉米油加工厂实际精炼过程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玉米油精炼过程中氯离子含量变化及其对3-MCPD酯和GEs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检测的所有玉米油样品中均含有氯离子、3-MCPD酯和GEs,其中毛油中氯离子含量最高,为0.628~2.029 mg/kg,毛油中3-MCPD酯和GEs含量分别为0.547~1.083 mg/kg和0.246~0.721 mg/kg;待脱臭玉米油中氯离子含量为0.110~0.374 mg/kg,较毛油中含量明显降低,3-MCPD酯和GEs含量分别为0.933~1.422 mg/kg和0.246~0.432 mg/kg,3-MCPD酯较毛油中含量有所升高,GEs含量变化不明显。脱臭油中3-MCPD酯和GEs含量分别为3.523~4.541 mg/kg和1.501~13.584 mg/kg,较待脱臭油中含量大幅升高,其中一个油样中含量分别增加3.5 倍和32.1 倍,同时该油样中氯离子含量的降幅也最大(0.287 mg/kg)。对实验室精炼过程及工厂精炼过程的玉米油样品检测分析显示,无论是实验室精炼还是工厂实际生产,氯离子含量均随精炼过程逐渐减少,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工序(降幅为76.1%~81.3%);3-MCPD酯和GEs在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及吸附脱色过程的含量变化不大,经脱臭后含量大幅升高,同时伴随脱臭过程氯离子含量的降低,并且氯离子含量降幅越大3-MCPD酯的升幅越高。研究结果明确了玉米油精炼过程氯离子和3-MCPD酯及GEs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待脱臭玉米油中氯离子含量对脱臭油脂中3-MCPD酯和GEs含量的影响,对玉米油精炼乃至其他植物油生产中3-MCPD酯和GEs的风险防范和控制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多级离子交换法对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进行脱钠处理,考察了铵盐种类、浸泡时间、交换温度和铵盐浓度对脱钠效果的影响。以浸泡时间、交换温度和铵盐浓度3个主要影响因素做Box-Behnken实验设计,钠含量为响应函数,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脱钠效果较优的铵盐为乙酸铵。最佳工艺条件:浸泡时间为60 min、交换温度为60 ℃、铵盐质量分数为5.5%。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加氢精制催化剂载体脱钠工艺优化是可行的,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观察值相符。  相似文献   
994.
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能直接根据CAD模型制备形状复杂的个性化医用植入物.本工作旨在研究SLM和后续热处理后生物纯钛(TAl)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 表明,SLM打印后的TAl合金为针片状a'马氏体组织,且沿建造方向保留初始β柱状晶形貌;热处理后发生再结晶组织转变,形...  相似文献   
995.
The selective reduction of low-grade manganese ore followed by magnetic separation was proposed to produce rich-manganese ore. The optimized parameters include a roasting temperature of 1050°C, a roasting time of 6 h, a manganese ore size of 8–13 mm, and an FC/O ratio of 2.5. The reduction roasting products of low-grade manganese ore, mainly comprising of MnO, metallic iron, and residual gangue, could be separated effectively to obtain rich-manganese ore and magnetic product. The RMn, RFe, and TMn can reach the peak values of 71.00%, 93.60%, and 56.20wt%, respectively, at a rational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of 100 mT. In particular, the Mn/Fe ratio is up to 10.85,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ferromanganese alloy smelting.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参数对聚苯乙烯(PS)/聚酯纤维(PET)/玻璃纤维(GF)三元复合材料烧结件质量的影响,选取分层厚度、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3个工艺参数进行耦合实验,分析总结了尺寸精度和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和原因。其中,x和y方向对PS/PET/GF复合粉末烧结件尺寸精度的工艺参数变化影响较小,而z向对其影响较大,弯曲强度主要受成型过程中激光能量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件的弯曲强度和精度呈此消彼长的变化规律,这对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来提高烧结件的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通过水热浸出实验分别研究了精炼废渣及合成的废渣中2种主要单一矿相12CaO?7Al2O3和2CaO?SiO2的溶解行为,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了LF精炼废渣在水热浸出过程中的溶解行为。结果表明,废渣浸出过程中浸出液的pH?12,且随浸出时间增加,电导率和Ca浓度增加,Al浓度急剧下降,Si浓度低于0.1 mg/L且保持不变;12CaO?7Al2O3浸出过程中,随时间增加,浸出液pH值稳定在约11.3,浸出液中Al浓度增加,Ca浓度略微下降。2CaO?SiO2浸出液中主要为Ca2+,Si浓度低于0.6 mg/L;废渣与单一矿相浸出过程的pH值及Al, Si浓度较接近,可以通过单一矿相的溶解行为研究精炼废渣在水热浸出过程中的溶解行为,但废渣浸出液的Al和Si浓度均低于单一矿相,表明废渣中CaO等其它组分溶解抑制了12CaO?7Al2O3和2CaO?SiO2溶解。  相似文献   
998.
铝合金由于其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金属材料。随着原铝产量的严重短缺和各种铝产品相继达到报废年限,人们对各类废旧铝合金的回收利用越发关注。再生铝行业的兴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全球铝土矿资源日益匮乏的局面,而且对经济、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很大贡献。航空航天用铝由于工作环境特殊,对铝合金强度、耐热性、抗腐蚀性和抗疲劳性等有严格的要求,航空铝有更高的循环利用价值。通过几十年的研究探索,针对废铝回收过程产品质量不稳定、烧损率高、氧化严重等问题,相继开发了重介质分离、双室炉熔炼、LARS变质处理等技术和设备。本工作对常见废旧铝合金在预处理、重熔再生和金属熔体精炼过程中所用设备和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归纳了航空铝的回收利用现状,对铝回收行业存在的难点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9.
精炼一级大豆油进成品油罐,再分流到灌装车间的小油罐,在等待灌装期间或灌装后出现返色返酸现象。分析大豆油返色返酸原因,基于此得出从精炼设备配置、操作参数调整、脱色吸附剂选取方面防止返色返酸。为了达到企业包装油内控标准酸价(KOH) 0. 08 mg/g和色泽Y10/R1. 3,精炼车间控制出油色泽在Y7/R0. 7、酸价(KOH)在0. 05 mg/g以下,基本上可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在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45万t/a柴油加氢改质装置中,以-20~#催化裂化(FCC)柴油为原料,分别采用精制方案和降凝方案对FHUDS-8催化剂工业应用进行了标定。结果表明:FHUDS-8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原料适应性和加氢活性;与降凝方案相比,采用精制方案的氢气消耗量高,空速低,柴油收率提高了4.35个百分点;在-20~# FCC柴油中掺炼质量分数为30%的常二线柴油后,不仅生产出含硫量达到国Ⅴ柴油标准的产品,而且还可以生产出终馏点为171℃,收率高于10%的粗汽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