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3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82篇
化学工业   153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62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64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6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本文以自制新疆重辩榆叶梅花食用色素为实验材料,分别对色素中的灰分、总糖、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总量和有害微量元素As、Ph、Hg和Cu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72.
蚕豆辣酱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蚕豆和辣酱为主要原料,利用米曲霉AS3.042、黑曲霉AS3.350、根霉Q303等多种菌种的协同作用,在温度先高后低的条件下固态发酵,所得产品与单一菌种发酵相比,酱香、酯香浓郁,鲜味有明显的提高,氨基酸氮提高了30.2%、全氮提高了11.2%。  相似文献   
73.
为了准确地测定酱油中苯甲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酸铵溶液(0.02 mol/L)=5:95为流动相,总流速1.0 mL/min测定酱油中苯甲酸含量,此方法具有定量准确、精密度高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4.
利用瑞士乳杆菌发酵猪骨酶解液制备发酵型猪骨调味料。结果表明,发酵工艺条件为液体种子种龄9h、接种量9%、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18h,得到的发酵液苦味消失、氨基态氮含量增加、猪骨风味增强。此发酵液经调配得到发酵型猪骨调味料。  相似文献   
75.
本文通过对酱醪中耐盐乳酸菌的筛选,成功分离出一株耐18%盐度的乳酸菌,经过16S r DNA测序鉴定,确定为一株植物乳杆菌。在酱油酿造过程中添加该耐盐植物乳杆菌,无盐固形物、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和总酸含量等理化指标都有所上升。经过液相测定,发现酱油中乳酸含量比空白增加2倍左右。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酮类和酚类物质增加2倍左右,醇类物质稍有增加。本研究为进一步安全有效提高酱油风味物质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连翘花黄色素的提取及其对光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连翘花中黄色素的提取方法 ,并对色素溶液在光照及加热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黄色素易溶于乙醇、乙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当选用乙醇为溶剂时 ,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 :在 70℃、用 1g干花加 10 0mL体积分数为 95 %的乙醇的料液比浸提 3次、每次浸提 2h ,可将色素基本提取完全。该色素对强光的稳定性很差 ,而对弱光及热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同波长的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77.
从腐败的豆瓣酱中分离获得了1株细菌和1株酵母菌;进行了苦瓜提取物对它们的抑制作用实验,并做了苦瓜提取物用于豆瓣酱防腐的应用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苦瓜提取物对豆瓣酱风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the formulation (okra, fish, soumbala, extract of wood ash) and cooking time of okra sauce on total iron and zinc content and on their in vitro digestibility were evaluated following a Doehlert uniform shell design with 5 factors and 33 trials. Cooking tim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 vitro digestible iron and zinc content, whereas formulation did. Each ingredient had a specific effect. Extract of wood ash, which is a source of soluble and digestible iron and zinc, is a good way of increasing the digestible mineral content of the dish. Okra, the main ingredient in this sauce, has a negative effect and should be added in moderate quantities (< 37.7% of the DM of the sauce). An optimization using the desirability function allows us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recipe that enabled the quantity of digestible iron to be doubled and the quantity of digestible zinc to be increased by one third. This recipe calls for a mixture of 37.7% okra, 26.3% dried fish, 18.5% soumbala, and 3.7% extract of wood ash cooked for 25 min.  相似文献   
79.
针对圆盘制曲机专门开发的CHR-Process600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从原料至成品全过程的标准化作业,达到真正的在封闭式状态下,做到自动化生产高质量的酱油曲,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该文介绍了CHR-Process600圆盘制曲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花椒是一种独特的香料,在麻辣凉拌调味汁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花椒麻辣凉拌调味汁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