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6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286篇
电工技术   129篇
综合类   303篇
化学工业   1633篇
金属工艺   107篇
机械仪表   92篇
建筑科学   308篇
矿业工程   240篇
能源动力   118篇
轻工业   1325篇
水利工程   47篇
石油天然气   1060篇
武器工业   40篇
无线电   1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9篇
冶金工业   186篇
原子能技术   49篇
自动化技术   8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9 毫秒
91.
杨海滨 《水泥》2007,(3):25-26
我公司新建1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采用Φ3.3m×50m回转窑和CDC分解炉,以烟煤作为燃料,采用石灰石、黏土和铁粉三组分配料方案,于2005年3月投产,5月份通过3d达产达标。由于种种  相似文献   
92.
虎杖根提取物及分离组分对黄瓜白粉病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弘  李志念  袁静  王桂清  姬兰柱 《农药》2007,46(9):635-637
在实验室内进行了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Zucc.)根提取物及其活性组分分离研究,并且对黄瓜白粉病进行了活性测定及温室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提取率还是作用效果,乙醇较适合于做为虎杖根提取物的提取溶剂。虎杖根乙醇提取物和乙醚提取物对黄瓜白粉病的EC90值分别为537.85、35.38mg/L,而乙醚提取后残留物的活性很弱,说明乙醇提取物中具有杀菌作用的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醚提取物中。用pH梯度分离法对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3个不同组分,其中以氢氧化钠分离得到的组分对黄瓜白粉病显示了极高的杀菌活性。在温室条件下虎杖乙醇提取物在800~1600mg/L下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相当或优于对照药剂三唑酮。  相似文献   
93.
陆荣秀  陈明明  杨辉  朱建勇 《计算机应用》2021,41(10):3075-3081
针对稀土萃取过程中组分含量难以实时监测以及现有组分含量检测方法耗时、耗内存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溶液图像时序特征的元素组分含量动态监测系统。首先使用图像采集装置获取萃取槽体溶液的时序图像,考虑萃取液颜色特性和单一颜色空间的不全面性,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在HSI和YUV融合的颜色空间提取图像的时序特征,并结合生产指标构造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OA)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分类器来对工况状态进行判断。然后当工况处于非最佳状态时,在HSV颜色空间对图像提取颜色直方图和颜色矩特征,并开发以溶液图像间的混合特征差值的线性加权值为相似度度量的图像检索系统,从而获取组分含量值。最后进行镨/钕萃取槽体混合溶液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元素组分含量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94.
针对生物质燃气发动机运转稳定性差、循环变动大的问题,采用瓶装气体模拟实际生物质燃气的方法,在一台火花点火发动机上进行了变组分生物质燃气(CH_4-H_2-CO-CO_2)发动机的循环变动试验研究,分析了各可燃组分及CO_2含量变化对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燃料组分变化对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料组分变化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情况有较大差异:在当量比固定且燃料组分中H_2含量较少时,CO_2含量对燃烧稳定性起支配作用,CO_2含量的增加导致循环变动增加,在个别条件下导致部分燃烧的发生;随H_2含量增加,CO_2含量对燃烧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当H_2含量达到50%时CO_2含量对燃烧的影响作用已不明显;H_2含量固定时,CH_4及CO含量的变化对混合燃料的燃烧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5.
运用气相色谱法对分离油和分离气进行了组成组分及原油物性分析。利用PVTsim得到F区块地层油组成组分,通过模拟多次脱气实验,研究了该区块原油的高压物性参数变化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分析了分离级数及开采条件变化对流体组成及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块地层油具有轻烃(C1~C6)含量高、密度低、收缩性强、溶解气油体积比大的特点;与黑油相比,压力变化对PVT参数的影响更大;油藏流体PVT特征对分离级数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多级分离时,地层油收缩率较小,脱气量较小,产油量较大;小油嘴开采时,嘴前压力较高,原油中轻质组分脱气相对较少,采出的原油中轻质组分较高,轻质组分更容易被开采出来。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大型管式加热炉内部流动、传热和传质情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石化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大型加热炉炉膛内部进行了数值模拟,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描述烟气湍流情况,非绝热的简化PDF燃烧模型计算了燃烧情况,离散坐标辐射传热模型对炉膛内辐射传热状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和工业运行数据吻合较好,模拟计算结果为大型加热炉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7.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钛(PI/TiO2)纳米复合薄膜.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及结构分析,研究无机组分对复合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颗粒与PI基体相容性好、分布较均匀.随着无机组分的增加(0~7%),复合薄膜的击穿场强先升高后降低,在1%组分处达到最大值240 kV/mm;复合薄膜的耐电晕寿命持续增加;介电常数先降低后升高,在3%组分处达到最小值3.11,在7%组分处为3.49;电导率与介电损耗随组分变化不大,在102Hz频率下,薄膜电导率均小于6.0×1013S/cm;聚酰亚胺/二氧化钛纳米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与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
在准经典理论下,研究双势阱中的两组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系统的动力学属性。利用平均场近似写出该量子系统的经典哈密顿量,通过数值及线性化分析,找到系统的对称型、反对称型、各向同性型及非对称型共四类不动点。分别讨论两种特殊模式下的不动点数目的变化情况和稳定性,发现两种模式出现不动点数目的上下限,且两种模式下不动点的稳定性与对应系数矩的阵特征值有关。  相似文献   
99.
重整催化剂活性铂原子的表面分散特性与催化剂的活性密切相关。借助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Cs-STEM),针对金属Pt、Sn质量分数均为0.3%左右的低负载量的工业Pt-Sn/γ-Al2O3重整催化剂,采用STEM方法研究了不同工业状态下Pt原子在催化剂载体表面的分散特性。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中活性元素Pt以单原子或小原子簇形式分散,催化剂失活的过程是活性Pt原子不断聚集的过程;当Pt-Sn金属聚集体尺寸大到不能再生分散时,则催化剂活性无法恢复。本研究从工业剂角度给出了金属原子分散性与催化剂性能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0.
短程蒸馏具有真空度高、压力降小、传热和传质效率高的特点,在分离高黏度、高沸点、热敏性物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实验证明了短程蒸馏可用于分离N4016橡胶增塑剂和150BS光亮油的混合物料,并探索了操作温度、压力、进料量3个因素对轻组分收率的影响。通过产品性质分析和对比发现,与常规减压塔板分离相比,短程蒸馏对馏程选择性较差,但对黏度有极强的选择性。短程蒸馏有利于改善150BS黏度和倾点,但黏度指数略下降,150BS总收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