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5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10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纯矿物浮选研究了氧化剂对高冰镍可浮性的影响并根据电位-pH图,循环伏安曲线分析了高冰镍中Ni3S2矿在氧化状态下受抑时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氧化剂能提高矿浆电位,阻止黄药在矿表氧化及吸附,促进六方硫镍矿表面优先氧化,而使六方硫镍矿受抑。  相似文献   
22.
本文根据地质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冰铜冶炼机理,特别是其含氧化亚铁量比其它遗址的炉渣高10%的事实,认定铜绿山ⅩⅠ矿体古代炉渣所冶炼的品位为65%的冰铜是该矿体上层氧化带下部的含黄铁矿较高的铜硫矿石直接入炉的熔炼产物,所使用的冶炼方法属于“硫化矿-冰铜-铜”原则工艺.  相似文献   
23.
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金行业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含银物料,结合前人的实践经验,对不同质量分数、不同性质的含银样品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24.
黄金行业产出的氰渣已列为固体危废,其脱毒处置技术是所有黄金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难题。探究了利用低温微熔锍化法处置低品位氰渣并高效回收贵金属及有价金属的技术可行性。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及添加剂用量等条件对贵金属回收率的影响,阐明了在促进剂、低温和还原气氛作用下形成低熔点金银及铜铅锌等有价金属锍化物晶核长大再次矿化、骤冷后浮选回收的机理。在优化条件下处理含金1.71 g/t、银54 g/t、铁32.71%的氰化尾渣,渣中金品位可降至0.14 g/t,浮选精矿中金、银的品位分别达到35.46、737.14 g/t,金、银的平均回收率分别达到92.44%、80.67%,磁选所得铁精矿中铁的品位为63.57%,回收率83%,产率68%。有效回收贵金属的同时,实现了低品位氰渣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5.
何炼  肖刚 《冶金分析》2013,33(3):69-72
研究了采用火试金法直接测定冰铜中的金的含量,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在氧化铅加入量达到铜量的35倍、硼砂加入量为15 g、溶剂样品与Na2CO3比为1∶0.7的条件下,且熔融温度为1 100 ℃、恒温温度为1 200 ℃、恒温时间为30 min时样品富集分离熔融制备的铅扣效果最好。分析了5个冰铜实际样品,并与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方法分析冰铜中的金含量时,分析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值相吻合,加标回收率为90%~107%。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4.9%。  相似文献   
26.
王虹  魏秉炎  韩娟  张良 《冶金分析》2018,38(7):68-72
在体积分数为5%的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以240.7nm为测定波长,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冰铜中钴的方法。溶样试验表明,采用 20mL王水、1mL氢氟酸和2mL高氯酸溶样后加入10mL盐酸(1+1)溶解盐类,大多数情况下可将试样溶解完全;如果试样溶解不完全,需要补加5mL硝酸,继续加热至棕红色烟雾消失,再加入2mL高氯酸加热至白烟冒尽可将试样溶解完全。在选定的仪器条件下,钴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2,方法检出限为0.0075μg/mL。干扰试验表明,试样中的共存元素不干扰钴的测定。将实验方法应用于4个冰铜样品中钴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格拉布斯(Grubbs)检验,结果表明11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无异常值,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在1.7%~8.5%之间。采用实验方法对2个不同钴含量阶梯的冰铜试样进行测定,测得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基本一致,加标回收率在90%~105%之间。分别在6家实验室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冰铜试样的测定,方法的重复性限为r=0.0006+0.0429m;再现性限为R=0.0046+0.0647m。  相似文献   
27.
通过考察还原气氛下熔渣与锍相之间的平衡情况,研究了渣-锍两相反应的影响因素及机理,探讨了还原产物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熔渣碱度提高有利于锍相还原反应的进行,添加CaS抑制锍相的还原。由于锍相成分及密度不同出现分层现象,造成锍相在熔渣中的夹杂损失。CaS与金属铁具有互斥性,当熔渣中CaS质量分数超过0.9%之后,渣相中几乎没有金属铁的存在;在选取的实验条件下,CaS在渣、锍两相的平衡分配比维持在0.5左右。  相似文献   
28.
造锍捕金工艺处理复杂金精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锍捕金工艺具有处理规模大,生产成本低,物料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对某金精矿进行了造锍捕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焙烧—氰化工艺相比,造锍捕金工艺各回收率均有很大提高,金提高了5.76%,银提高了47%,铜提高了12.67%,硫提高了2.52%。同时通过对造锍捕金熔炼工艺对比研究表明,底吹熔炼工艺更适于处理金精矿,对造锍捕金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29.
氯气浸出工艺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高镍锍精炼工艺之一,在镍的回收率、生产率、产品质量及工作环境等方面具有较突出的优势.氯化湿法冶金由于具有高反应速率、高浸出率、以及灵活的金属提取工艺组合等优点,成为一项重要的湿法冶金新技术,以往制备镍电解初液的工艺都采用硫酸常压选择性浸出-加压浸出工艺,这样的工艺具有浸出效率低、工艺设备复杂、流程长、作业强度高、生产成本高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不利的因素,现在学者都在探索氯化浸出工艺替代硫酸选择性浸出工艺.本文就氯气浸出生产镍电解初液的工艺原理、试验过程、试验结果及其优点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0.
对我国电镍生产主要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工艺改进方案。在现有不溶阳极电积精炼工艺基础上,采用常压浸出渣添加焙砂加压选择性浸出固定硫、浸铜后渣电炉还原熔炼、产出的铜镍锍用返液及镍和铜电积的阳极液分段浸出等措施解决现有工艺的内在矛盾和缺陷,提高对原料成分波动的适应性,分阶段集中和提高各有价金属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