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7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振动自动校准系统的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制的振动自动校准系统在振动计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实现较宽频率范围的振动自动校准.利用无参模型的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解决了系统的多变量、含有变参数和一些参数不容易获取的问题,系统跟踪性强,有强的鲁棒性,能够快速、可靠地把被控量调整到目标值,有较高的稳态控制精度.采用正弦逼近法,能够精确地计算出被校传感器的灵敏度幅值和相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利用典型人群饮料中铅和镉的暴露数据,研究不同累积风险评估方法在评价化学物质联合暴露风险中的应用。方法以中学生、大学生和白领人群为对象,利用饮料中铅和镉的专项监测数据和3类人群饮料消费量数据计算暴露量;检索科学文献获得2种重金属污染物的毒理学数据和健康指导值等参数,假定饮料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风险控制水平低于健康指导值的5%。基于分级评估原则,分别采用危害指数(HI)法、靶器官毒性剂量(TTD)法和证据权重(WOE)法3种累积风险评估方法,评估饮料中铅和镉联合暴露的健康风险,并与2种污染物的单独暴露风险进行比较。结果以健康指导值的5%比较,中学生通过饮料的铅暴露超过该值。HI法评估结果发现,白领人群饮料消费者的HI值小于1,中学生和大学生饮料消费者的HI值大于1。基于各效应终点的TTD法评估结果发现,铅和镉联合暴露对3类人群的肾脏效应的HI值均大于1,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仅中学生人群HI值大于等于1;对于其他作用终点,3类人群的HI值均小于1。WOE法评估结果发现,铅和镉联合暴露仅对中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交互作用校正后的HI值大于1。结论不同累积风险评估方法可用于评估食品中不同化学物质联合暴露的累积风险,可根据支持数据的充分性和管理需要,采用分级评估原则选择合适的累积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营养强化标签标识现状,为我国食品营养强化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从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允许强化的食品类别中选取11类常见食品,随机采集市售预包装食品标签样品3 760份,分析每类食品中强化的营养素种类及其强化比例。结果 3 760份调查样品中共有489份样品进行了营养强化,总体强化率为13.0%,不同类别食品的营养强化情况差异较大,其中乳及乳制品、饮料类和粮食及粮食制品强化比例较高,分别为39.7%(160/403)、15.0%(151/1 006)和14.0%(76/542),110份调制乳粉样品全部进行了营养强化,远高于其他类别食品,而冷冻饮品、果泥、豆浆、胶基糖果、大米制品、杂粮粉及其制品等类别共计411份样品均未进行营养强化。从强化的营养素种类看,维生素A、D、E、B族以及钙、铁、锌等我国居民较缺乏的营养素在各类食品中的强化比例相对较高,磷、γ-亚麻酸、乳铁蛋白、酪蛋白磷酸肽等在各类食品中的强化比例较低。结论 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总体营养强化比例不容乐观,建议相关标准修订过程中应结合市场产品现状,对可强化的食品类别、允许添加的营养素种类等进行系统评估分析,以切实提高居民微量营养素摄入,并丰富市场产品和促进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我国饮料酒食品接触材料暴露评估参数。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9省(市)居民饮料酒消费状况调查数据,计算饮酒者人群中各类包装的不同类型饮料酒的消费量,并进行食品类型分类,研究构建饮料酒不同食品接触材料的消费系数和食品分配系数。结果我国饮料酒的接触材料主要包括玻璃、金属(带涂层)、金属(不带涂层)、塑料和陶瓷,消费系数分别为0.29、0.28、0.06、0.22和0.15。饮酒者饮用玻璃和金属(带涂层)包装的饮料酒约占全部饮料酒的57%。消费者饮用玻璃包装的饮料酒中,80%为低醇型饮料酒,20%为高醇型饮料酒。结论基于食品实际消费状况调查研究的食品接触材料暴露评估参数可成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估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煎炸油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水平,并评估其对人群造成的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2015年和2017年PAHs专项监测中158份煎炸油样品的8种PAHs污染水平数据,以及其中76份样品14种PAHs污染水平数据,结合我国普通人群植物油消费量,采用暴露情景假设的方法,计算膳食暴露量和暴露限值(MOE),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 煎炸油样品中14种PAHs化合物的检出率范围为0.0%~100.0%,其中苯并(a)芘的检出率为83.5%(132/158)。二苯并(a,h)蒽污染水平最高,均值为3.33 μg/kg,其次分别为苯并(a)蒽、艹屈、苯并(a)芘,均值分别为2.25、2.21、1.91 μg/kg。艹屈 是14种PAHs中最主要的化合物,占14种PAHs的比例为18.6%。经煎炸油摄入的苯并(a)芘、苯并(a)芘+艹屈 、苯并(a)芘+艹屈 +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艹屈 +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苯并(g,h,i)芘+茚并(1,2,3-cd)芘的平均暴露量分别为0.99、2.13、4.36、7.90 ng/kg BW,其MOE值分别为70 707、79 812、77 982、62 025,均远大于10 000。结论 基于当前监测的煎炸油中PAHs污染水平,我国普通人群经煎炸油摄入PAHs的健康风险在极端暴露的情况下较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了解我国3岁以上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家庭年收入等人群的碳酸饮料消费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山东、湖北、江西、贵州、甘肃9个省(市),在9省(市)中各抽取1个城市的1个区和1个县3岁以上常住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16 775人。利用非连续3 d 24 h回顾方法和过去1个月食物频率法收集调查对象碳酸饮料的消费状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人群碳酸饮料消费的各类相关因素。结果我国9省(市)3岁以上人群碳酸饮料饮用率为24.2%(3 651/15 056),平均消费量为13.8 ml/d,其中,饮用碳酸饮料的人群平均消费量为172.9 ml/d。男性(16.9 ml/d)高于女性(13.8 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20.3 ml/d)高于农村(7.8 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17岁年龄组人群的消费量最高为28.6 ml/d,6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最低为2.7 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国人群碳酸饮料消费量与年龄、性别、城乡、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07.
为了使测量站在日常维护中能够通过数据判定摄影经纬仪设备性能 ,提出了利用扫描仪扫描胶片 ,形成位图文件 ,结合图像处理技术 ,准确读出各项测量数据。文中着重论述了图像的二值化预处理和利用相关法判读脱靶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3—2014年开展的我国16个省(市)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中预包装饮用水消费数据,选取43 319名3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方法,分析研究对象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率分别为26.2%和14.4%,人群平均消费量分别为249.7和56.4 mL/d,饮用者平均消费量分别为951.6和392.2 mL/d。男性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女性;家庭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3万元以上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城市地区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农村地区人群,而农村地区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城市地区人群。此外,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还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结论我国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较低,其消费状况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地区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含乳饮料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2013年在我国北京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西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贵州省和甘肃省共9个省(市)中18个城市区(县)选取13 953名3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过去一个月食物频率法和非连续3 d 24 h回顾询问法收集调查对象含乳饮料消费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含乳饮料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国9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含乳饮料消费率为9.7%(1 350/13 953),消费≥1次/d、4~6次/周和1~3次/周的比例分别为1.6%(217/13 953)、0.7%(94/13 953)和7.4%(1 039/13 953)。男性和女性消费率分别为8.5%(592/6 934)和10.8%(758/7 019);按年龄分层,3~6岁消费率最高(35.5%,165/465),60岁及以上最低(4.5%,123/2 740);城市消费率(7.7%,534/6 954)低于农村(11.7%,816/6 999)。全人群含乳饮料平均消费量为6.2 mL/d(消费人群为134.4 mL/d),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6和6.9 mL/d;按年龄分层,3~6岁消费量最高(35.6 mL/d),60岁及以上最低(2.6 mL/d);城市消费量(3.2 mL/d)低于农村(9.2 mL/d)。性别、年龄、职业、城乡和地域是含乳饮料消费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3岁及以上人群含乳饮料消费率和平均消费量较低。儿童和青少年(3~17岁)是含乳饮料的主要消费人群,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儿童和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的科普宣教。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初步评估龙舌兰酒中甲醇的急性和慢性暴露健康风险。方法通过毒性资料检索与分析,确定甲醇的人体经口暴露急性和慢性限量值,参照我国居民酒精类饮料的消费模式,以我国饮酒者的白酒高端消费量代替龙舌兰酒高端消费量,基于专家咨询结果,选择龙舌兰酒中甲醇限量值3.0 g/L为龙舌兰酒中甲醇含量最大值(以100%酒精计),计算我国成人饮酒者经龙舌兰酒一次摄入甲醇的量;以我国饮酒者的白酒平均消费量代替龙舌兰酒平均消费量,结合已发表文献的龙舌兰酒中甲醇含量的平均值1.8 g/L(以100%酒精计),计算我国成人饮酒者经龙舌兰酒慢性摄入甲醇的量。结果我国居民通过饮用龙舌兰酒一次性摄入的甲醇为11.25 mg/kg BW,低于一次经口暴露限量(20 mg/kg BW);慢性摄入的甲醇为1.69 mg/kg BW,低于推荐的甲醇每日参考剂量(2.0 mg/kg BW)。结论我国成人饮酒者通过龙舌兰酒摄入甲醇的急性暴露和慢性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