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71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高压脉冲电场对橙汁大肠杆菌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效果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高压脉冲电场(pulsedelectricfield)技术是目前研究人员关注的非热加工技术之一。本文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对橙汁中E.coli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高压脉冲电场对橙汁确实有杀菌钝酶的效果。当电场强度为12kV/cm、脉冲时间为1200个脉冲时,橙汁中E.coli的数量减少了1.73个对数;10kV/cm、400个脉冲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了60%。对于橙汁理化性质总酸、0Brix、pH、浊度和色差等指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2.
影响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冻干的雨生红球藻粉为原料,采用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进行虾青素酯的提取。L9(33)正交试验筛选获得虾青素酯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提取时间为6h,乙酸乙酯和乙醇的配比为1:2,固液比为1:120(g/ml)。对提取的虾青素酯进行皂化,分别研究了4℃和40℃时碱的浓度及皂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06mol/LKOH甲醇溶液于4℃皂化12h效果最好,从100mg藻粉可以得到(575.86±5.68)μg虾青素单体。  相似文献   
203.
为了避免食品电场加工中因电极使用而产生电化学反应造成食品污染和电极腐蚀的问题,采用交变磁通代替电极作为激励源,在果泥料液中诱导形成感应电场(induced electric field,IEF),实现对蓝莓果泥的IEF处理:分析激励电压、温度和时间对蓝莓果泥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及总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V激励电压产生的IEF可减缓PPO和POD酶活的受热损失。150和250 V激励电压下,IEF与高温钝化PPO和POD具有协同作用。IEF可提高花青素分子的热稳定性且电场强度越高稳定作用越强。与未处理果泥相比,经85℃、250 V激励电压的IEF处理30 min的果泥总花青素含量得到最大提升(12.55%),PPO和POD可被完全灭活。该条件下获得的蓝莓果泥表观黏度与鲜榨果泥更为接近,且储藏期内(4℃,8周)的菌落总数维持在1 lg(CFU/mL)以下,显著低于常规热处理(0 V)和未经热处理的果泥。研究为蓝莓果泥的IEF处理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4.
人体的肠道菌群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免疫调节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等密切相关,也因此肠道被认为是人体一个重要“器官”。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出发,探讨食品营养价值、相关疾病发生机制及开发新的干预防治手段,已成为当前食品与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研究的模式动物大多为鼠、斑马鱼、果蝇等,而其肠道菌群存在组成复杂,结构稳定性差,操作繁琐等问题。蜜蜂肠道菌群组成简单、特异,在功能、结构等方面与人的肠道具有诸多共性,已作为研究肠道菌群功能的优良模式平台。此外,蜜蜂具备多种相关健康疾病表型,可作为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宿主间相互作用的新模型。本文总结了蜜蜂的相关生物特性及其肠道微生物的特点,并从肥胖、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综述蜜蜂作为模式动物研究食品营养、疾病发生机制等的优势,提出饮食干预构建蜜蜂疾病评价模型的方法,总结典型研究的模式思路,为蜜蜂作为新型模式平台来研究肠道微生物与食品营养、健康疾病的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5.
针对辣椒素的口服局限性,采用巯基化改性制备巯基壳聚糖,与玉米醇溶蛋白复合包埋辣椒素,得到纳米颗粒递送体系。根据粒径、载药量等指标确定制备工艺,通过荧光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验证其包埋效果,并评价其稳定性和消化释放特性。结果显示,在巯基壳聚糖-玉米醇溶蛋白-辣椒素比例为10∶10∶1,纳米颗粒粒径为(76.05±1.06)nm,载药量为(36.85±1.22)μg/mg,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形成,形状为规则球形。此外,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pH值稳定性和离子强度稳定性,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能够有效延缓辣椒素的释放,消化4 h后释放率仅为(40.08±4.28)%,可进一步用于辣椒素的口服递送研究。  相似文献   
206.
本实验对酶法处理在甜椒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法处理的较优条件为酶处理浓度为0.015%,处理时间为60min,处理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207.
未来食品内涵深远、外延广阔,不但涵盖食物的生产、收获、贮藏、加工、包装、分销、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理论与技术,而且与农业系统、生态资源、地球环境、动物福利、人类精神文明等密不可分。梳理了人类面临的食物供给不足、食物损失浪费严重、营养健康需求迫切等问题。分析和展望了未来食品热点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以无土栽培、单细胞培养、生物催化等为基础的植物工厂、细胞工厂、化学合成等新型食物生产方式成为传统食物生产系统的有力补充,加之对食物新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实现可持续的食物供给;通过完善食物收储运和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建立基于原料和产品的合理加工方式,开发食品新型绿色加工与智能包装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损失;采用挤压剪切、3D打印、纳米组装等工程化食品加工技术和智慧型工业化餐饮模式,融合大数据和感知交互的个性化设计,制造满足消费者精准需求的未来食品。总结了未来食品的新理念、新资源、新技术,以期为未来食品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