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26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在全电子水平上,基于广义梯度近似密度泛函和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计算了不同Al含量LaNi5-xAlx(x=0,0.5,1.0)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状态密度等特征.对LaNi5的计算表明:GGA Perdew96的计算结果可信,自旋极化对优化结构和能量的影响不明显;对LaNi4Al的研究表明Al原子最可能取代3g位的Ni原子;对LaNi4 5Al0.5的优化结构与实验结果一致.随着Al含量的升高,晶胞能量、费米面能量升高,如从LaNi5,LaN45Al05到LaNi4Al,费米面能量从-10.591、-10.134 eV升高到-9.441 eV,而Ef上的态密度和材料对应的低温比热容则急剧下降,态密度从11.81、8.86急剧降低到1.61 eV/f.u..并计算给出了LaNi4.5Al0.5的能带结构、状态密度图.  相似文献   
3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研究LaNi4.5Al0.5储氢合金固溶相α-LaNi4.5Al0.5H0.5和α-LaNi4.5Al0.5H1.0中H原子的占位、态密度和电子密度,分析了H原子的加入对固溶体电子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能量角度计算得到α-LaNi4.5Al0.5H0.5中H原子最可能占据靠近Al的6m位,α-LaNi4.5Al0.5H1.0中的两个H原子最可能占据6m和4h*位;随着H原子的增加,晶胞主要沿着c轴方向膨胀;Al和Ni,H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合金含氢固溶体保持稳定的主要因素;态密度图中低能量区域的态密度越大固溶体越稳定;如果EF处于带隙的底部,则体系较稳定。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33.
在研究利用光敏树脂快速成型工艺制作超薄切割砂轮片时,发现往光敏树脂中添加适量的SiO2微粉,光敏树脂的拉伸强度明显增加。添加的SiO2微粉的用量的不同,在光敏树脂中形成的分形分布不同,对光固化成型后的超薄切割砂轮片的拉伸强度有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SiO2微粉在光敏树脂中分布特征,根据分形理论,用分形维来描述其分布特征及其对光敏树脂光固化成型后的超薄切割砂轮片的拉伸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CA砂浆抗冻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CA砂浆的抗冻性能,研究了各组成材料对其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相对含量越高,抗冻性能越好,沥青乳液与水泥相对质量比(A/C值)从1.4增至1.7时,350次冻融循环相对弹性模量分别降至75%和92%;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CA砂浆质量呈增加趋势,沥青相对含量越高,冻融循环后质量增加率越小;但采用硫铝酸盐水泥(SAC)代替普硅水泥(C)制备的CA砂浆抗冻性较差,350次冻融循环剩余相对弹性模量45%-55%;相对于基准CA砂浆的抗冻性能,加入橡胶粉(CRB)、聚合物胶粉(P3)、有机纤维(FR)和硅灰(SF)能提高CA砂浆的抗冻性能,提高幅度以CRB最大,FR次之,P3更次之,SF最小.  相似文献   
35.
首次用溶胶-凝胶法和CO2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对苯二酚-甲醛有机气凝胶,并经高温碳化处理得到其碳气凝胶,测得气凝胶的比表面积由碳化前的375.28 M2/G增大到碳化后的468.66 M2/G,碳气凝胶的孔径集中分布在15NM以内。观察到其表观形貌,以及碳气凝胶中存在微晶结构。研究了不同反应物配比对凝胶性能的影响,并发现碳气凝胶具有良好导电性。  相似文献   
36.
综述了制备钛酸钡系薄膜的各种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法、射频磁控溅射法、脉冲激光沉积法等,其中主要对溶胶-凝胶法和射频磁控溅射法的制备原理及工艺特点进行了讨论。介绍了钛酸钡薄膜的性质和掺杂后(主要是锶掺杂)对薄膜电性能的影响,对它们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对钛酸钡系薄膜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高涛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4):1588-1590
通过对投影非负矩阵分解(NMF)和二维Fisher线性判别的分析,针对NMF的特征提取存在无监督学习以及特征维数高的问题,提出了组合2DFLDA监督的非负矩阵分解和独立分量分析(SPGNMFICA)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样本进行投影梯度的非负矩阵分解,将得到的NMF子图像进行二维Fisher线性判别,主要反映类间差异信息构建子空间;对子空间的向量进行独立分量分析(ICA),得到独立分量特征空间;其次将样本在独立分量特征空间上进行投影;最后使用径向基网络对投影系数进行识别。通用人脸库ORL和YALE的识别实验证明,该算法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38.
腐蚀问题是联碱生产中较突出的问题,由于联碱母液是主要含氯化钠、氯化铵、碳酸铵、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等盐类的多元混合溶液,属强电解质,较利于电化学腐蚀的进行,尤其在溶液中游离氨含量较高且溶液具有一定流速的条件下,腐蚀更严重。因此,联碱生产中的设备及管道常选用经过严格防腐处理的碳钢、铸铁和不锈钢材料甚至钛材。  相似文献   
39.
天然气管道的安全是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关键问题,而腐蚀是威胁管道安全的主要原因,针对靖西二线天然气管道的腐蚀问题,根据笔者的现场工作经验,首先对腐蚀出现的原因进行全方面的探讨,根据腐蚀出现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腐措施,为延长该条管道的寿命奠定基础。研究表明:靖西二线天然气管道出现腐蚀问题的原因有四点,分别是土壤条件太差、阴极保护失效、杂散电流干扰以及天然气自身性质,管道管理公司应采取改善阴极保护装置、增设排流装置、做好清管工作以及改善管道喷涂技术四方面的措施,降低管道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40.
The intersection of Quantum Technologies and Robotics Autonomy is explor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two area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establish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interface that contributes to advancing the field of system autonomy, and pushes the engineering boundaries beyond the existing techniques. The present research adopts the experimental aspects of quantum entanglement and quantum cryptography, and integrates these established quantum capabilities into distributed robotic platform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achieving increased autonomy for the control of multi-agent robotic systems engaged in cooperative tasks. Experimental quantum capabilities are realized by producing single photons (using spontaneous parametric down-conversion process), polarization of photons, detect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olarizations, and single photon detecting/counting. Specifically, such quantum aspects are implemented on network of classical agents, i.e., classical aerial and ground robots/unmanned systems. With respect to classical systems for robotic applications, leveraging quantum technology is expected to lead to guaranteed security, very fast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and unparalleled quantum capabilities such as entanglement and quantum superposition that will enable nove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