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0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141篇
电工技术   52篇
综合类   166篇
化学工业   2420篇
金属工艺   540篇
机械仪表   245篇
建筑科学   112篇
矿业工程   25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268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44篇
武器工业   20篇
无线电   2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4篇
冶金工业   80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5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770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纳米晶复合涂层应用于火星玻璃盖片防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超微结构的纳米晶复合涂层,降低火星环境中灰尘颗粒在玻璃表面的粘附,并通过翻转操作,最大限度地清除沉积的灰尘,恢复太阳能电池的发电能力。方法采用水热法和表面修饰,制备了纳米晶复合防尘涂层。通过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计、接触角仪和翻转除尘试验分别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可见-近红外光透过率、表面性质和除尘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由直径大约为27nm的ZnO纳米棒构成的独特涂层结构,使灰尘颗粒与涂层表面的接触面积相比于普通玻璃减小了一个数量级,可见光区的透过率提高了1.1%,近红外区透过率提高了0.4%。用氟化物进行表面修饰后,涂层的水接触角由25°~45°升高至155°~165°。经90°缓慢翻转,纳米晶复合涂层对50~100μm和30~50μm灰尘颗粒的清除效率分别为80%~90%和60%~70%;而在相同测试条件下,普通玻璃的防尘效率仅为37.5%和6.3%。由翻转后涂层表面灰尘的分布情况和倾斜表面上单颗粒的受力分析发现,灰尘颗粒的脱落存在滑落和滚落两种模式,高位落下的颗粒将部分动能传递给低位静止的颗粒,促使更多静止颗粒的滑落或滚落,形成"雪崩"状的特殊形貌。结论 ZnO纳米晶复合涂层不仅可以提高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透过率,还可以极大地减小与灰尘颗粒的接触面积,降低颗粒的粘附力,在不使用高压电能的情况下,经过翻转操作,清除效率可达80%以上,这将为火星上灰尘的清除提供一种安全的方式。  相似文献   
52.
裴阳阳  宋青  李鹏 《表面技术》2019,48(7):200-210
介绍了天然抗菌微纳结构的特点及抗菌效果,从灵感来源、基底材料、构建方法、表面特性和结构、抗菌效率六个方面,总结了利用不同技术模拟蝉和蜻蜓的翅膀、蛾眼和壁虎皮肤微纳结构的仿生研究进展。阐述了材料表面微纳结构的形貌和粗糙度对抗菌效率的影响,发现具有多层次、间隔紧密、尖锐纳米柱结构的表面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微纳结构抗菌表面与细菌相互作用,破坏细胞壁/膜,导致细菌死亡,该抗菌机制是物理机械性的,避免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该综述为今后仿生微纳结构抗菌表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究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PPMS)制备的氮化钛(TiN)薄膜在自然时效过程中,应力、薄膜/基体结合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HPPMS)技术,通过调控基体偏压(-50、-150 V),制备出具有不同残余压应力(3.18、7.46 GPa)的TiN薄膜,并采用基片曲率法、X射线衍射法、划痕法和超显微硬度计评价了薄膜的应力、薄膜/基体结合性能、硬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在沉积完成后1 h内,-50 V和-150 V基体偏压下制备的TiN薄膜压应力分别在3.12~3.39 GPa和7.40~7.55 GPa范围内波动,薄膜压应力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沉积完成后1~7天,平均每天分别下降28.57 MPa和35.71 MPa;7~30天,平均每天分别下降2.08 MPa和2.50 MPa;30~60天内,平均每天分别下降1.67 MPa和7.00 MPa。其压应力连续下降,且均表现出前期下降速率快,后期下降逐渐放缓的趋势。自然放置60天后,应力基本释放完毕,薄膜性质基本保持稳定。同时,薄膜/基体结合性能随时间逐渐变差,薄膜硬度下降。结论 HPPMS制备的TiN薄膜在自然时效过程中,其残余应力会随时间增加,连续下降,进而影响薄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4.
PVC—U管材胶粘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苏华  段林丽 《化学建材》1997,13(5):210-211
叙述了PVC-U管材胶粘剂的配制原理,讨论了影响其粘结强度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55.
建筑结构胶粘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双全 《工业建筑》1994,24(9):41-43
本文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条件探讨对建筑结构胶性能有影响的几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胶粘剂性能所起的作用并进行改性工作,以提高建筑结构胶粘剂的综合性能.经过一系列的的试验和试点工程应用,获得一种无毒、无味,且在室温、低温、潮湿状态下均能固化,物理力学性能优良的新型建筑结构加固胶.  相似文献   
56.
通过弯曲梁流变(BBR)试验、接触角测量及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老化前后温拌胶粉改性沥青(WCR)低温抗裂性及其与集料黏附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以热拌胶粉改性沥青(HCR)作为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HCR、WCR的蠕变速率(m)和弯曲蠕变劲度(S)的比值(m/S)减小,低温抗裂性能变差,WCR的低温抗裂、抗老化性能均优于HCR;老化前后HCR、WCR与三种集料的黏附性能大小依次为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WCR与集料的黏附性均优于HCR;老化前后两种沥青的微观Derjaguin-Muller-Toporov(DMT)模量与低温流变参数(m/S)呈良好线性关系,且基于Johnson-Kendall-Roberts(JKR)力学模型得到的微观表面能、黏附功分别与基于表面能理论得到的宏观表面能、黏附功呈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研究不同种类粘合树脂对轮胎带束层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粘合树脂MPRF,PRF和MPF游离单体含量低,在胶料加工过程中不产生刺激性气味,不冒烟,环保;与添加普通粘合树脂SRF的胶料相比,添加新型粘合树脂MPRF,PRF和MPF的胶料F_(L)和F_(max)较低,抗硫化返原性相对较好,门尼焦烧时间较长,胶料加工安全性提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较高;钢丝帘线H抽出力在1000 N以上,完全能满足带束层对钢丝帘线粘合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决人工方式识别发票号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的问题,以HALCON软件为平台,对发票号进行识别,首先,对读取的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包括把原图像转化成单通道图像、图像增强、高斯滤波、阈值分割和连通区域分割,然后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数学形态学处理,接着把粘连的数字拆分开,最后用基于多层感知分类器(MLP)对发票号数字进行识别.通过与人工方式的方法对比,结果表明,用基于HALCON的方法,发票号数字能被快速、精确的识别出来,有效的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涂层沉积方式对金属陶瓷和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和YT15硬质合金,在基体表面先后采用CVD和PVD制备涂层。采用SEM、EDS等手段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和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并对涂层试样进行划痕、摩擦因数、切削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复合CVD+PVD工艺,CVD涂层和PVD涂层结合良好。不论是金属陶瓷还是硬质合金,CVD涂层的膜基结合力和摩擦因数均为最大,PVD涂层最小,复合CVD+PVD涂层介于两者之间。对于金属陶瓷和硬质合金而言,复合CVD+PVD涂层的切削性能最好,CVD涂层最差,PVD涂层介于两者之间。切削过程中的磨损机理主要是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60.
涂层附着力是评价彩色涂层钢板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根据现场生产实绩统计,确定了涂层附着性劣化与基板类别和来源的关系,采用电化学电位测试和辉光光谱仪(GDS)表面成分分析对彩涂基板的表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基板表面特征对彩涂板涂层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彩涂基板的表面电化学活性对彩涂板的涂层附着力有明显影响,而基板的表面电化学活性则与表面特定合金元素铝的富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