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1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53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石油化工》2012,(1):71+75+81+91+96+102+110+116+118
<正>一种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专利涉及一种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亚铜催化剂和氨水的存在下,芳基硼酸化合物和MOH进行取代反应即得所述酚类化合物,M表示选自Li、Na、K、Rb或Cs的碱金属。该方法具有从易得的芳基硼酸化合物出发,以最便宜的水作为溶剂,采用廉价的氧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生成产物化合物产率高,具有对芳环上的多种官能团有高的容忍性,分离  相似文献   
82.
借助GC-MS手段分析陕北中/低温煤焦油酚类化合物组成和分布情况.通过常减压蒸馏,将陕北中低温煤焦油切割成170℃~230℃,230℃~270℃,270℃~300℃,300℃~340℃和340℃~360℃五个窄馏分并计算收率,并用酸碱抽提法提取各窄馏分中的酚油;通过GC-MS分析了酚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五个窄馏分分别检测出23,23,15,18和10种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占其所在馏分酚油的比率分别为96.89%,60.01%,50.90%,36.51%和36.37%.焦油中所含的酚类化合物占焦油总量的12.91%,酚类化合物主要为低级酚、C3~C4烷基苯酚和萘酚.  相似文献   
83.
84.
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中酚(主要是低级酚)含量高,约占1/3左右。通过与高温煤焦油组成比较,借鉴高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有关提取与分离情况,提出了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的提取与分离方面应开展的工作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5.
86.
枣果是一种药食同源食品,目前有关枣果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成分的分离提取、成分分析、结构鉴定以及生物活性评价等。研究表明,枣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抑菌、免疫调节等功效。该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分析综述枣果中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及其他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并总结在枣果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对枣果的深度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木质素作为可再生资源被认为是最具有潜力的苯酚替代物用于制备酚醛树脂,作为制浆造纸工业副产品,木质素来源丰富且低毒,但是木质素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分子量大,反应活性低。到目前为止,很多方法(如热化学转化、热裂解、液化、超临界水处理、氧化、还原和水解等)用于将大分子木质素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得到的小分子物质中含有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以用来制备多种产品。本论文综述了木质素氧化降解得到酚类物质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木质素工业化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氧化和微生物腐败是影响肉与肉制品品质和货架期的主要原因。从植物中提取的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但其抑菌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同时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总结。本文基于天然酚类化合物的分类和抑菌活性差异,从细胞壁、细胞膜、生物膜和蛋白质的合成等方面分析总结酚类化合物可能的抑菌机制及其在肉类工业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研究天然酚类化合物的抑菌机制及其在肉类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9.
针对机械压榨法(MP)、溶剂萃取法(SE)、水酶法(AEE)等制备的核桃油,本研究测定三种油的总酚含量(TP)并分析鉴定其酚类化合物;通过酚类物质差异对三种萃取方法的核桃油进行分类、鉴定。研究发现,三种萃取方法制得核桃油TP具有显著差异;SE核桃油TP最高(15.75 mg/kg),AEE核桃油TP次之(11.05 mg/kg),MP核桃油TP最低(9.20 mg/kg);基于HPLC和UPLC-Triple-TOF/MS分析,核桃油共鉴定出15种酚类化合物,且三种核桃油酚类物质类别、丰度与含量差异显著;其中,MP核桃油的酚类化合物种类最丰富。基于代表性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及酚类物质类别的相对含量开展主成分分析,能成功区分三种萃取方法的核桃油。因此,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核桃油酚类化合物数据库,并提出一种基于酚类化合物对植物油掺假鉴定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系统地比较研究神农架林区西南和东北区域中蜂蜜的理化性质。方法 以神农架林区西南和东北区域的中蜂蜜样品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同时,分别用液相色谱-质谱法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酚类化合物和挥发性化合物;另外,利用蜂蜜孢粉学方法比较研究两个区域中蜂蜜的植物源。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不同区域的中蜂蜜在基本理化性质、酚类物质和挥发性物质方面的差异。结果 除颜色和酸度外,林区西南和东北区域中蜂蜜的理化性质基本一致。西南区域中蜂蜜样品的颜色为(349.73±92.63) mmPfund、酸度为(46.14±10.47) meq/kg,远高于东北区域的样品[颜色: (141.28±30.22) mmPfund,酸度: (28.80±2.94) meq/kg]。同时,西南和东北区域中蜂蜜样品中总黄酮[(53.823±12.796) mg EC/kg vs (35.833±3.903) mg EC/kg]、总多酚[(275.673±57.014) mg GAE/kg vs (213.997±25.691) mg GAE/kg]和抗坏血酸含量[(42.621±9.737) mg AA/kg vs (28.774±8.228) mg AA/kg]存在显著差异;相应地,这两个区域中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包括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24.560%±7.109% vs 17.453%±2.641%)以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能力[(429.744±123.757) μmol Fe2+/100 g vs (314.270±66.427) μmol Fe2+/100 g]存在显著性差异。另外,定量分析中蜂蜜中酚类化合物含量的结果表明,西南和东北区域的中蜂蜜样品中山奈酚[(1507.8±807.6) μg/kg vs (642.3±125.8) μg/kg]和槲皮素[(2792.1±1186.4) μg/kg vs (1232.7±406.9) μg/kg]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基于66种酚类化合物图谱进行了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初步鉴定了可以区分林区不同区域中蜂蜜样品的标记物(如槲皮素、山奈酚、香草酸、乔松素、白杨素、异鼠李素、5-甲氧基高良姜素异构体等)。此外,初步鉴定了林区中蜂蜜中的55种挥发性物质,主成分分析结果提示挥发性物质图谱在两个区域的中蜂蜜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蜂蜜孢粉学研究揭示了两个区域中蜂蜜中的花粉种类和含量也存在差异,提示植物源可能影响了蜂蜜的理化性质。结论 神农架不同区域的中蜂蜜在酸度、颜色、酚类化合物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揭示了植物源和地理源可能是影响不同区域中蜂蜜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