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4篇
  免费   2157篇
  国内免费   1484篇
电工技术   670篇
综合类   2497篇
化学工业   2025篇
金属工艺   2821篇
机械仪表   3554篇
建筑科学   1879篇
矿业工程   572篇
能源动力   256篇
轻工业   902篇
水利工程   240篇
石油天然气   566篇
武器工业   321篇
无线电   23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23篇
冶金工业   800篇
原子能技术   190篇
自动化技术   3506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648篇
  2022年   656篇
  2021年   759篇
  2020年   778篇
  2019年   882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668篇
  2016年   743篇
  2015年   856篇
  2014年   1517篇
  2013年   1191篇
  2012年   1337篇
  2011年   1374篇
  2010年   1351篇
  2009年   1298篇
  2008年   1607篇
  2007年   1563篇
  2006年   1085篇
  2005年   1063篇
  2004年   858篇
  2003年   738篇
  2002年   669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377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338篇
  1995年   299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数字信号处理”的经典课程体系以“系统”为中心,以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z变换和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分析工具,以滤波器设计为目的,注重定理和公式推导及其性质分析,很难让学生建立一个形象的、完整统一的知识体系框架。本文从几何视角将 “系统”化和“代数”化的经典课程体系重构为面向“信号”的“几何”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对本质问题的“洞察力”,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几何测距的船桥主动防撞方法。该方法对船的改动量甚微,仅需维持多项距离矩阵,通过告警逻辑矩阵进行展示与告警,能起到很好的船桥防撞提示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钻井液浸泡岩石产生表面形貌损伤引起井壁失稳,选取砂岩、页岩岩样,利用三维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温度钻井液浸泡作用前后的岩石表面形貌进行测试,定量分析其特征参数,探讨温度对岩石表面形貌的影响机制及损伤度。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特征参数Sa、Sq、Sk整体上呈增大趋势,特征参数Sr整体上呈减小趋势,导致其形貌轮廓的粗糙度、离散性、波动性增加,轮廓起伏度降低,对称性优于浸泡前;在30~120 ℃时,形貌损伤度逐渐增加,在120~150 ℃时,形貌损伤度降低,形貌损伤度极值点TS在120~150 ℃之间。砂岩和页岩的高度特征参数的损伤度大于纹理特征参数的损伤度。   相似文献   
6.
井间是剩余油的主要分布区域,为探测井间剩余油,提高采收率,提出了基于全空间几何因子的瞬变电磁井间勘探方法。在本井使用线圈发射、邻井使用线圈接收,根据瞬变电磁场理论,在阶跃信号的激励下发射线圈在地层中激发出沿圆周方向的闭合瞬变电场,该电场在导电地层中产生与地层电导率呈正比的涡流。由Doll地层环模型可知,地层中的涡流在空间任意点激发得到与地层电导率成正比的二次场响应信号(有用信号),并可表示为空间各点电导率的加权平均值,其权重即为井间瞬变电磁勘探的全空间几何因子;全空间几何因子集中分布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附近,其它区域分布较少,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两侧呈现不同的极性;对瞬变电磁响应与地层电导率、井间距和源距的变化规律研究可知,瞬变电磁井间勘探有用信号随着地层电导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井间距的增加单调减小,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处于同一深度时该响应信号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磨矿是浮选分离成功的前提。通过磨矿试验、单矿物浮选试验、润湿性测试、扫描电镜测试,研究了陶瓷棒磨与陶瓷球磨,不同磨矿方式对方解石颗粒表面形貌及浮选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陶瓷球磨处理后的方解石矿物颗粒相较于经过陶瓷棒磨处理后的方解石矿物颗粒有着更大的疏水性,更好的浮选回收率,更大的扁平率与伸长率,以及更小的圆度和相对宽度。   相似文献   
8.
9.
为分析单层石墨烯纳米片对核态池沸腾换热的影响机理,对基液为R141b、分散相为单层石墨烯纳米片的纳米制冷剂的核态池沸腾换热特征进行了测定,采用Hot Disk热物性分析仪和铂金板法分别测定了石墨烯纳米制冷剂的热导率和表面张力,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了沸腾后加热表面的润湿性和形貌特征。实验中,单层石墨烯纳米片的质量百分含量(ω)为0.02%~0.50%,实验压力为一个标准大气压,热流密度为20~200 kW/m2。实验结果表明:单层石墨烯纳米片的加入,使制冷剂R141b的核态池沸腾换热得到强化;当ω=0.2%时,换热系数提高比例出现峰值,为57.7%。伴随ω的增加,石墨烯纳米制冷剂的热导率增大、表面张力减小,沸腾表面润湿性增强且微腔数先增后减,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存在一个最佳的单层石墨烯纳米片浓度(即ω=0.2%)使换热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10.
首先采用近似的方法将VE型机械分配泵(以下简称VE泵)的提前器活塞、滚轮座和蜡式冷启动装置(以下简称W-CSD)的实体模型转化为几何模型,然后分别计算了提前器活塞行程与滚轮座转角、滚轮座转角与W-CSD扭簧转角、W-CSD扭簧转角和活塞升程两两之间的几何关系。最后结合W-CSD的温度特性,计算出不同温度下,提前器活塞、滚轮座和W-CSD之间的运动传递关系,给W-CSD的安装和调试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