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4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研究进口硬质(HI60)小麦的品质差异,选取了6个不同品种的乌克兰进口硬质小麦,进行小麦品质和粉质特性测定分析。结果显示:6种硬质小麦硬度指数(HI)分布在64.2~77.4,容重分布在782~824 g/L,其中KT-BL-Y0122品种的硬度指数和容重最高;硬度指数和出粉率不显著相关,硬度和容重居中的NK-BL-R0132品种出粉率最高;硬度指数和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以及面筋指数不显著相关,6种小麦面筋含量差异性小,面筋指数差异性大,其中硬度指数最高的KT-BL-Y0122品种湿面筋含量较低为26.9,而且面筋指数也相对较低为68;硬度指数和面团形成时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最大拉伸阻力和延伸度不显著相关。实验表明,进口硬质小麦品种的硬度指数与出粉率、面筋、粉质、拉伸等常见品质特性不显著相关,所以在硬质级别的小麦进口国际贸易中,硬度指数仅能作为小麦品质衡量的一个参考指标,而非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SPI)的持水性,采用HCl对SPI进行去酰胺改性。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持水性为响应值,研究了HCl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SPI持水性的影响。并对去酰胺改性前后的蛋白样品进行疏水性和电镜扫描(SEM)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HCl对SPI能够发挥去酰胺作用,其酸法提高SPI持水性优化的工艺条件为HCl浓度0.21 mol/L、反应温度66℃、反应时间3 h。该条件下生产的SPI样品与未改性的SPI样品相比,持水性由5.60 mL/g提高到7.82 mL/g,提高了39.6%,其脱酰胺程度为24.5%。  相似文献   
3.
考察pH值和NaCl浓度对米糠蛋白起泡特性及泡沫微观形态的影响,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当米糠蛋白溶液中不添加NaCl、pH?4时起泡能力较差,但泡沫稳定性可达最大值(88.3±7.3)%,而当溶液的pH值偏离4时起泡能力增加,在pH10和12条件下起泡能力分别可达(73.3±0)%和(168.9±10.2)%,泡沫稳定性分别为(74.7±2.5)%和(68.5±2.1)%;另外在米糠蛋白溶液pH值为4和7条件下分别添加1%的NaCl后,可显著提高起泡能力至(77.8±3.8)%和(90.0±5.8)%。米糠蛋白泡沫的微观形态随时间变化规律说明,不同pH值条件下起始阶段气泡的直径大小分布与泡沫稳定性相关,而当添加NaCl后米糠蛋白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的改变则与气泡数量和平均面积二者的综合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我国不同地域边销茯砖茶的香气品质特点,试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陕西、湖南和浙江三主产区的边销茯砖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质联用(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对其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感官审评初步探明了不同主产区边销茯砖茶的香气特征。三产区边销茯砖茶香气以纯正为主要特点,但陕西茯砖茶带高火香,湖南茯砖茶"菌花香"较明显,浙江茯砖茶略带青气。GC-MS分析结果表明:从陕、湘和浙三产区的边销茯砖茶样品中分别检测出46、56和53种香气成分,共有香气成分45种,主要以醇类、醛类和酮类物质为主,分别占陕、湘和浙边销茯砖茶检出香气总量的65.22%、69.01%和73.22%;含量较高的共有组分有:棕榈酸、植醇、橙花叔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E,E)-2,4-庚二烯醛、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等,其中具高火香的杂环类化合物在陕西茯砖茶中含量较高,与"菌花香"紧密相关的烯醛类物质在湖南茯砖茶中含量最高,具青气味的低级脂肪醛在浙江茯砖茶中含量较高,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糖基化蛋清蛋白质的分子特点,对糖基化蛋清蛋白的凝胶性、巯基数、疏水性、分子柔性和Zeta电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糖基化改性可使蛋清蛋白质的凝胶强度增加112.51%,持水性增加18.89%。在糖基化反应过程中,蛋清蛋白的构象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蛋白质分子部分展开,包含于分子内部的疏水性基团暴露出来,二是蛋白质分子间或分子内形成了二硫键,使总巯基含量下降。此外,糖基化反应使蛋清蛋白的表面游离ε-NH2数目减少,使得蛋清蛋白所带正电荷数减少,从而降低了蛋清蛋白的等电点。  相似文献   
6.
孙强  迟玉杰  胥伟 《食品科学》2012,33(5):49-52
为研究糖基化反应提高蛋清蛋白质凝胶性的机理,利用氨基酸分析仪、苯酚硫酸法、奥氏黏度计、静态激光散射仪对糖基化蛋清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总糖含量、特性黏度、粒径分布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糖基化反应可使蛋清蛋白质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分别提高91.7%和35.2%,且二者均在反应4d后达到最高值;糖基化处理5d后,蛋清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相对降低28.42%,总糖含量增至2.18%;特性黏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增幅较小;糖基化蛋白粒径分布在0.1~50.0μm之间,糖基化2d内,粒径分布由小粒径峰向大粒径峰转变;糖基化2d后,粒径分布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泡沫分散体系广泛应用于多种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赋予食品体系良好的质构和感官特性.本文分析了泡沫形成与稳定的相关机制及泡沫的微观结构,在此基础上从纳米颗粒的粒径、表面净电荷、形态和界面特性等方面阐述了蛋白质纳米聚合物影响泡沫体系稳定性的机理.另外详细分析了蛋白质纳米聚合物的相关制备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旨在为精准制备蛋白质...  相似文献   
8.
酶法改性提高全蛋粉起泡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翠  迟玉杰  胥伟  孙强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1):214-217
为提高全蛋粉的起泡性能,利用中性蛋白酶酶解全蛋液,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酶解改性提高全蛋粉起泡性能的二次回归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探讨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三因素对全蛋粉起泡力(FA)和泡沫稳定性(FS)的影响,同时分析比较了改性前后全蛋粉的微观结构和分子量变化。结果表明最适改性条件为:酶解温度42℃,酶解时间90min,酶添加量1120u/g;与未改性全蛋粉相比,酶解改性后的全蛋粉FA从62.96%提高到77.36%,FS从20.67%提高到37.54%。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色差与肌红蛋白相对含量探究八角提取液对热处理中鸭腿色泽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荧光光谱、热重分析、粒径以及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质量比八角主效成分莽草酸与肌红蛋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八角提取液能一定程度改善鸭腿色泽。当莽草酸与肌红蛋白质量比为1∶10 000且热处理30 min时,莽草酸能与肌红蛋白铁卟啉环以及色氨酸充分结合,且肌红蛋白表面粒径由756 nm变成183 nm。与空白组相比,处理组蛋白质α-螺旋相对含量增加了14.55%,无规卷曲结构相对含量由46.61%降至31.63%。综上所述,添加适量八角莽草酸能有效维持肌红蛋白结构稳定性,进而改善鸭腿色泽。  相似文献   
10.
烃源岩作为油气藏形成的第一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由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及成熟度共同决定。石臼坨凸起是渤海海域渤坳陷潜山的主要分布区,具有很好的勘探前景和开采价值。通过有机质的含量、镜检、热解及镜质体反射率等方法来评价石臼坨凸起及对比区渤中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基本地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石臼坨凸起古近系烃源岩及生烃潜力整体上略低于渤中凹陷,但两者在同一地层地化特征类似,主要发育东下段、沙一段~沙二段以及沙三段这三套烃源岩,其中沙三段烃源岩是最好的,其次是沙一段和东营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和Ⅱ2型。当深度为3500~3700m时,实测镜质体反射率值为0.7%,有机质开始大量生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