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9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356篇
电工技术   525篇
综合类   599篇
化学工业   920篇
金属工艺   560篇
机械仪表   524篇
建筑科学   599篇
矿业工程   464篇
能源动力   125篇
轻工业   605篇
水利工程   405篇
石油天然气   343篇
武器工业   63篇
无线电   6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4篇
冶金工业   407篇
原子能技术   47篇
自动化技术   68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GB/T 34341-2017标准,选取多家典型水泥企业进行组织水足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确定的系统范围内,企业边界(水泥产品制造过程)和能源生产过程是造成水稀缺足迹的主要来源,能源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对水体造成劣化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将为水泥企业后续改善组织水足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定距螺旋桨与船用主机在船舶运行工况的机桨匹配问题,结合船舶系泊和航行试验的相关标准,分析和归纳船舶运行数据,将实船测试与船机桨匹配理论计算相结合,得出运输船和拖轮在常用工况及特殊工况下定距螺旋桨对主机外特性的定量要求,为配套不同细分市场时船用主机的优化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微波加热技术在稀土冶金和稀土新材料合成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发现微波加热通过物料能量耗散,对介质直接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明显改善产品性能等优势。微波加热作为一种新型的冶金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稀土冶金与稀土新材料合成领域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安全生产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随着煤矿开采量增加,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叙述了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类型及所占比例,提出了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几项措施建议,从根本上控制煤矿开采中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5.
多井评价是建立在单井精细解释对比分析基础上的预测储层及含油气性平面分布规律的技术方法,而常规测井资料无法区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因而利用多井评价结果确定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岩心标定成像测井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15口井的成像测井岩溶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发育各分带的标准成像图版,利用交会图及直方图分析各分带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电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识别岩溶发育带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高石梯—磨溪地区茅口组岩溶带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壳残积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以及受岩溶作用较弱的基岩;②风化壳残积带在成像测井图像显示为"暗—亮—暗"条带状模式,垂直渗流岩溶带为垂直线状与暗色斑状组合模式,水平潜流岩溶带为水平线状—层状与斑状组合模式,基岩整体显示为亮色块状模式偶见线状或斑状特征;③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的顶部;④该区茅口组岩溶发育主要受裂缝发育控制,而裂缝发育又与断层关系密切。结论认为,该新方法对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多井评价具有普遍适用性,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风险探井的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一目标二条线三体系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将实践教学环节按基础、专业、实践实训和实践创新4个层次划分,构成课内基础、课内综合和课外创新3个实践教学子体系,沿实践教学主、辅二条线开展"课内外+校企+工程与创新"三结合实践教学,实现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和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7.
8.
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BIM技术在国内建筑领域迎来快速发展阶段,从最初的概念普及,到能够局部应用,再到现在能够全过程应用,其趋势是十分明确的,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传统技术与BIM技术深入融合问题,BIM技术如何解决工程施工现场实际问题等.本文主要研究BIM技术在连云港民用机场迁建工程旅客过夜用房酒店项目中的综合应用,从协同建模、碰撞检查、管线综合、施工图深化出图及漫游展示等方面着手,着重解决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落地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奥陶系灰岩+厚隔水层夹薄层灰岩+煤层的地层结构模式是我国石炭二叠系煤田带压开采的典型存在形式。尽管隔水层巨厚,由于其中夹有薄层灰岩含水层,导致深部开采时突水灾害仍然频发。由于突水系数的局限性,依据隔水层厚度、底板破坏带高度与奥灰导升带高度之和、突水系数将底板隔水层类型综合划分为极薄、薄、中、厚及巨厚5种类型,淡化突水系数在极薄、厚及巨厚隔水层中的应用。阐述了薄层灰岩在串连奥灰与煤层形成水害的独特作用,定义了深部底板奥灰及薄灰水害概念及突水模式,总结了其五维度特征,概括为充水水源的总源递进、充水通道的面状分散、充水强度的台阶增长、充水时间的滞后出水、充水水源水质的交换吸附,阐明了奥灰水渗透、扩容、压裂、导升经薄灰中转储运形成面状散流的突水机理,提出了相应的突水危险性评价公式P_03σ_3-σ_1-P_p+R_m。针对巨厚隔水层且传统井下底板加固甚至区域治理仍无法完全控制深部突水的现状,创新了全时域与全空域四维度奥灰及薄灰水害的"全时空"综合防治理念,空域上井上下相结合、奥灰及薄灰多层次区域治理与井下薄灰钻孔探治验相结合的全空间多层次立体网状防控布局,创建了全空域立体交叉网络探查、治理、验证、补充的"全空域"立体防治模式,形成了条件评估、探治验补、检验评价、监测保障的全时域"四位一体"技术质量控制流程,创立了"四位一体"立体网状全时空深部底板奥灰及薄灰水害防治方法。以邯邢矿区梧桐庄井田2603工作面为工程案例,确定奥灰顶面以下40~60 m和20~30 m、薄灰大青和山伏青灰岩为目标实施多层段地面超前区域治理及补充治理,配合野青和山伏青为目标井下补充治理和验证,形成立体网络治理;采用奥灰薄灰水文地质条件评估确定治理目标,用地面区域探查治理、补充探查治理以及传统井下查缺补漏验证前期治理效果,以治理效果检验、底板完整性评价、突水危险性评价、涌水量预测、排水能力评价等全面评估能否回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取水文监测、微震系统、矿压系统等综合监测手段紧盯薄层灰岩关键层,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0.
笔记本电脑电源系统是仅次于CPU及其主板、显示屏的第三大关键部件,本文简单介绍了笔记本电脑电源系统的各部件的特点和性能,还跟大家探讨电源系统的使用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