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轻工业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长期的饮食暴露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目前针对ZEN和DON同步免疫检测分别依赖各自对应的单克隆抗体,而传统单克隆抗体制备周期长、成本高。作者利用重组抗体表达技术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可同时识别ZEN和DON的双特异性抗体(Bis-scFv),并构建了基于Bis-scFv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获得ZEN和DON标准曲线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20.64 ng/mL和132.29 ng/mL;Bis-scFv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其他真菌毒素均无显著的交叉反应。同时,将IC-ELISA方法对玉米中的ZEN和DON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其回收率为86.02%~108.14%。本研究证明了所开发的Bis-scFv未来可应用于粮食样本中ZEN与DON的同步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将一株对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 OTA)有明显脱除效果的黑曲霉菌株FS-UV-21作为发酵菌株,对被OTA污染的麦麸进行发酵脱毒。以OTA的脱除率为指标,研究发酵时间、温度、接种量及料液比四个因素对OTA脱除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麦麸固态发酵的参数。同时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分析评价麦麸发酵前后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在接种量15%,发酵温度32 oC,发酵时间5 d,料水比 1:3.3 g/mL条件下,进行黑曲霉生物发酵麦麸实验可得到OTA脱除率最高为60.89%,相比理论值误差为2.65%,说明该优化的条件参数可行,存在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了麦麸发酵前后的挥发性物质,发现发酵后挥发性化合物明显增加,包括多种具有独特香味的物质,例如壬醇、香兰素等。该研究为麦麸的安全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真菌毒素是一类长期困扰粮食安全的重要污染物,尤其是对于谷物类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对于真菌毒素的检测与降解已经成为粮食安全方面的重点攻克对象。根据现有的研究,主要的降解手段有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等,此外还涌现出了多种手段协同作用降解的方式,种类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更加便捷、高效的真菌毒素降解方法应用到相关的粮食领域中,减少降解剂对食品本身品质的影响,并帮助开发新的真菌毒素降解方法。作者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者在防控粮食等产品中各种真菌毒素污染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并且分析了相应的产毒机制,讨论了现阶段所采用的各种方法防控真菌毒素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展望了未来食品工业对真菌毒素降解方法的发展新趋势,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是一种类固醇物质,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摄入过量的雌激素会增加乳腺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率,加剧哮喘等炎症症状。研究表明,牛奶、大豆、肉制品以及食品包装中均存在雌激素。由于雌激素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够在食品原料中积蓄并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从而干扰人体固有的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发展针对食品中雌激素的检测方法愈发重要。目前,传统的雌激素仪器检测方法具有局限性,无法满足特异性、快速的检测需求。该文就食品中基于雌激素效应通路的生物学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对雌激素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在未来发展中,可利用雌激素对细胞的毒性效应,结合分子检测以及数字化的检测设备,对食品中的雌激素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区块链技术是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可以在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的一种账本技术。由于区块链具有高效性、连续性、不可更改性等良好的特点,受到了相关人士的推崇。如今,随着世界各国的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安全的问题受到人们的注意。主要的问题在于食品原料来源较为广泛,管理人员缺少对食品原料的信息的掌握,而生产者则拥有较多的原料信息。这种信息拥有程度的不一致,增加了在食品生产完成后对食品原料、生产产品溯源的难度。此外,大量食品生产信息的存储问题也困扰着食品行业。本文主要探究了各种常见食品、药食两用食品行业利用区块链进行溯源体系建设的方法,并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食品溯源体系建设方面更深层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够对区块链技术未来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产生的应用提供相应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酵类食品是主要通过直接接种微生物而产生特殊风味或者将食物浸入含有微生物的臭卤水中,从而获得特殊食品风味的中国传统食品。其中,采用含有微生物的卤水进行发酵是常见的发酵方式。因此,微生物在该类食品中一直扮演着一种非常重要的角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阐述了发酵类型的食品所需要的卤水中微生物的鉴定常用方法,以及卤水微生物与风味成分的产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论述了卤水中微生物在各种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所起到的功能特性,包括提高豆制品的营养价值、延长保质期、去除有害成分等问题,并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新型发酵类食品卤水改进方向,为进一步开发理想的食品微生物发酵剂,控制有害物质的残留、拓展相关有益微生物资源的研究提供较为明确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7.
土茯苓是一种广泛生长于中国两广、江浙沪、长江中游、云贵高原等地的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土茯苓由于其具有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以及调节免疫的良好作用,引起药理学与功能性食品领域的研究者的兴趣。近年来,研究者从土茯苓中较容易地分离出的物质主要有3种类别:有机酸、植物甾醇、黄酮。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生部2002年第51号文件)做出的规定,土茯苓现已加入到保健食品原料中。因此,土茯苓具有良好的开发食品的前景。该文分析土茯苓所具有的功能性,并调研其在现有功能食品中应用状况,对新型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丙烯酰胺样品前处理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神经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主要有害物质丙烯酰胺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及其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离子色谱法等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苹果渣中展青霉素的含量,以一株对展青霉素有降解能力的黑曲霉FS10为发酵菌株对展青霉素污染的苹果渣进行发酵脱毒。以展青霉素降解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接种量、料水比、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四个影响苹果渣固态发酵的因素参数进行优化,然后利用响应面法筛选最优发酵条件,并对最优发酵条件下苹果渣发酵产物的营养物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接种量10%,发酵温度31 oC,发酵时间4 d,料水比1:3.2(g:mL)为黑曲霉生物发酵苹果渣的最优发酵条件,在此条件下展青霉素可被完全脱除。该验证结果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67%,说明该优化参数可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相较于发酵前而言,发酵后苹果渣中粗纤维含量从20.26%降低17.32%,粗蛋白含量从 8.16% 提高至10.08%,粗脂肪含量从3.32%提高至4.06%,总氨基酸含量从64.43 mg /g提高至73.78 mg/g。该研究不仅能够完全脱除受污染苹果渣中的展青霉素,还可有效改善苹果渣的营养价值,为开发安全营养的苹果渣饲料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黑曲霉FS10对AFB_1的降解机制,使用黑曲霉FS10的不同组分(菌悬液、发酵液、孢子、菌丝体)对AFB_1进行降解,并研究了AFB_1刺激对黑曲霉FS10降解效果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降解过程中黑曲霉菌丝体的形态变化;用转录组学技术探究AFB_1可能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黑曲霉FS10能有效降解AFB_1,72 h时菌悬液的对AFB_1脱除率高达98.65%;黑曲霉FS10孢子对AFB_1无明显脱除作用,但菌丝体对AFB_1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发酵液对AFB_1有明显脱除效果;经过AFB_1诱导刺激后黑曲霉FS10降解效果有明显提升,表明AFB_1处理能显著提升黑曲霉FS10对AFB_1的降解能力。微观结构分析表明AFB_1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黑曲霉FS10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影响逐渐减小。此外,转录组学分析表明AFB_1处理降低了一些能量代谢基因的水平,这可能是黑曲霉FS10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同时蛋氨酸的合成基因上调,推测AFB_1的降解可能与蛋氨酸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