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兴伟  许赣荣  汤朝起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195-198,201
以黑曲霉h1为菌株,以烟梗为发酵培养基进行固态发酵。以发酵后烟梗中果胶残留率为评价指标,优化了三角瓶固态发酵条件,并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含水量为料水比1∶1.2,1000mL三角瓶中装料量为40g,接种量为2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6d。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发酵后的烟梗中果胶残留率为27.32%。采用150L厚层通风池式固态发酵罐对烟梗进行发酵并酶解后,残余烟梗中果胶、淀粉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残留率分别为35.19%、25.06%及58.74%,说明大部分大分子物质被一定程度的降解并溶于水中。故通过固态发酵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降解烟梗中大分子物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核桃粕为原料,对比探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0160)、黑曲霉(GIM3.452)两株菌固态发酵制备核桃粕多肽的发酵生产性能,优化了两株菌发酵条件,筛选得到了最优的发酵条件参数。首先对影响固态发酵过程中多肽产量的主要因素(发酵时间、原料粒径、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料液比)进行了研究,并以多肽产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逐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0160)固态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 d,原料粒径40目,料液比1:1.25,接种量5%,发酵温度28℃,此条件发酵后核桃粕多肽含量可达243.97 mg/g;黑曲霉固态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4 d,原料粒径40目,发酵温度28℃,接种量15%,料液比1:1.25,此条件发酵后核桃粕多肽含量可达158.61 mg/g。通过分子量分布测定,进一步验证了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制备核桃粕多肽产量高于黑曲霉。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苹果渣中展青霉素的含量,以一株对展青霉素有降解能力的黑曲霉FS10为发酵菌株对展青霉素污染的苹果渣进行发酵脱毒。以展青霉素降解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接种量、料水比、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四个影响苹果渣固态发酵的因素参数进行优化,然后利用响应面法筛选最优发酵条件,并对最优发酵条件下苹果渣发酵产物的营养物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接种量10%,发酵温度31 oC,发酵时间4 d,料水比1:3.2(g:mL)为黑曲霉生物发酵苹果渣的最优发酵条件,在此条件下展青霉素可被完全脱除。该验证结果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67%,说明该优化参数可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相较于发酵前而言,发酵后苹果渣中粗纤维含量从20.26%降低17.32%,粗蛋白含量从 8.16% 提高至10.08%,粗脂肪含量从3.32%提高至4.06%,总氨基酸含量从64.43 mg /g提高至73.78 mg/g。该研究不仅能够完全脱除受污染苹果渣中的展青霉素,还可有效改善苹果渣的营养价值,为开发安全营养的苹果渣饲料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利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XSY0607菌株在小型不锈钢发酵罐中液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分别研究了碳源、氮源、发酵温度、起始pH、发酵时间及接种量等因素对菌株产纤维素酶酶活的影响。确定了黑曲霉XSY0607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优条件:以水稻秸秆粉为碳源,以黄豆饼粉为氮源,在温度为30℃,初始p H为5.5,接种量为5%~7%,发酵72h。此条件下黑曲霉XSY0607菌株的CMC酶活为188U/m L,FPA酶活为34U/m L。  相似文献   

5.
固态发酵法生产发酵豆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莫重文  黄岗 《中国油脂》2007,32(7):38-40
采用米曲霉(A3.042)和啤酒酵母混合菌株固态发酵法生产发酵豆粕,利用霉菌产生的多种酶系,降解其中的纤维素及蛋白质等物质,利用酵母菌合成菌体蛋白。研究了发酵料坯组成、接种菌配比、接种量及发酵温度对发酵豆粕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即最适温度28℃,发酵料坯组成100∶6(豆粕/麸皮),接种菌配比为1∶3(米曲霉/酵母),接种量6%,发酵时间为72h。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可达49.10%,比原料中增加12.1%。  相似文献   

6.
以高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B-1菌株发酵南极磷虾壳,脱除虾壳中的蛋白质。研究了外加碳源、料液比等因素对发酵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B-1产蛋白酶活力的变化及虾壳蛋白去除率的影响,并利用正交实验对影响虾壳蛋白去除率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72h,发酵温度37℃,接种量为4%,料液比1∶3,此条件下蛋白质去除率为88.9%。  相似文献   

7.
发酵法制取沙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沙果渣为原料,采用混合菌种发酵法制取沙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取率的影响,并优化了制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取沙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3(g:mL)、接种量12%、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3d,在此条件下沙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平均制取率为13.28%.  相似文献   

8.
利用黑曲霉固态发酵降解橡胶籽粕中的亚麻苦苷脱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麸皮添加量为自变量,以氰脱除率为响应值,进行橡胶籽粕黑曲霉固态发酵脱氰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的最佳脱氰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82 h,发酵温度30.5℃,麸皮添加量11 g(10 g橡胶籽粕)。在最佳条件下,氰的脱除率为94.30%,经发酵的橡胶籽粕氰含量由3.7 mg/kg降至0.211 mg/kg。  相似文献   

9.
黑曲霉M2固态发酵产液化酶和糖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黑曲霉M2菌株固态发酵产液化酶和糖化酶特性进行了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探讨,菌株M2液化酶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27℃,接种量3×106孢子/g干基,培养时间4.5d和水分含量34%,其含量达到7.65U/g;糖化酶固态发酵最佳参数温度28℃,接种量3×106孢子/g干基,培养时间3.5d和水分含量35%,其含量为630U/g。  相似文献   

10.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糖化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对1株黑曲霉变异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碳源、氮源、原料粉碎度、培养基含水量、温度、起始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对该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糖化酶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麦麸:豆饼粉=3:1,(NH4)2SO4含量为3%,K2HPO40.1%.原料粉碎度为过60目筛,起始pR5.0,培养基含水量为120%,培养温度为32℃,接种量为每瓶培养基接108/mL的孢子悬液2.5mL,培养时间为72h,最高产酶活力达17800U/g.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酶解液营养价值丰富,但具有一定的腥异味,该研究旨在通过酵母发酵脱腥工艺来改善风味,从而提升罗非鱼的附加值。以腥味值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脱腥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酵母添加量7 g/L,发醇时间1.5 h、发酵温度30℃。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探究罗非鱼酶解液脱腥前后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罗非鱼酶解液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及含氮化合物等挥发性物质,经过发酵脱腥后,其醛类、酮类等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减少,醇类物质含量增加。罗非鱼酶解液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复杂,经过酵母脱腥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挥发性物质,且对其生物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雷丹  吴敏  胡琼  唐洁  张庆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24):13-21,30
以川西高原野樱桃为原料酿造野樱桃果酒,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分析K2S2O5添加量、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对野樱桃果酒发酵的影响。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陈酿时间果酒风味物质检测分析,并对主要风味物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筛选出对野樱桃果酒特征风味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成分。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野樱桃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K2S2O5添加量80 mg/L,初始糖度19 °Bx,酵母接种量3.5%,发酵温度23 ℃。不同陈酿时间野樱桃果酒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共检出90种挥发性物质,挥发性物质总含量随陈酿时间延长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陈酿12 d时检出74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种类最多,主要为醇类(35.480%)和酯类(35.848%),所占比例最高为93.808%;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3个主成分及6种对川西高原野樱桃果酒风味影响较大的物质,分别为辛酸、己酸乙酯、丁香酚、苯甲醛、油酸乙酯、芳樟醇,其中特有成分丁香酚、油酸乙酯、芳樟醇等对人体健康起积极作用。通过对川西高原野樱桃果酒工艺条件及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为野樱桃产品开发及其相关功能性评价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苹果浆为原料,研究益生菌混菌发酵苹果浆工艺条件及发酵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选取Lactobacillus plantarum 21805、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20250混合发酵苹果浆,以活菌数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种比例、灭菌条件、苹果浆料液比对发酵苹果浆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苹果浆发酵前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苹果浆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2 ℃、发酵时间36 h、接种量2%、菌种比例4∶1、苹果浆料液比2∶1(g/mL),灭菌条件为100 ℃、15 min,在此条件下,发酵苹果浆风味良好,活菌数达到8.93(lg(CFU/mL))。苹果浆经益生菌发酵后共检出27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醇类6 种、酯类10 种、酮类5 种、醛类2 种等。与发酵前相比,苹果浆发酵后新产生15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发酵后酯类、醇类和酮类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而醛类挥发性风味物质呈降低趋势。经聚类分析,苹果浆经乳酸菌发酵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改变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刘晶  时敏  徐速  于殿宇  江连洲  任运宏 《食品科学》2012,33(11):126-130
采用从大庆日月星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产脂肪酶的菌株xjA,在固态发酵的条件下生产脂肪酶,并将所产脂肪酶应用于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本实验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产脂肪酶的最佳固态发酵条件:在种龄36h的情况下,碳源(麸皮)与氮源(豆粕)质量比(m麸皮:m豆粕)为1:4、V培养基:V加水量 1:1、接种量0.3%、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3d。在此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固态培养基中脂肪酶的活力最高,可达1450U/g;所得脂肪酶用于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产物中共轭亚油酸(CLA)接入率可达到13.6%。  相似文献   

15.
采用米曲霉发酵罗非鱼制备腊鱼风味的咸味香精基料,初步确定发酵工艺如下:温度为37℃,接种量(米曲霉单位数/鱼肉重)为4×108cfu/g,料液比(鱼肉重/水重)为0.2(w/w),发酵时间为40h,产品具有明显腊鱼香味,无明显腥臭味,香气浓烈持久;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型涂层纤维萃取头(PDMS/DVB),通过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鉴定发酵前后挥发性成分,分别鉴定出53种和75种化合物,其中发酵后产品中的醛类和醇类相对含量较高,检测到较高含量的壬醛、正己醛、辛醇、3-羟基丁酮、2-十一酮、1-辛烯-3-醇,其中壬醛、己醛和辛醇均具有特殊的脂肪气息,1-辛烯-3-醇具有明显的蘑菇和泥土味,2-十一酮具有典型牛奶香气。  相似文献   

16.
毕赤酵母液态发酵产木聚糖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麦麸、米糠农业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生产木聚糖酶,对毕赤酵母液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以质量浓度20%的麦麸作为碳源,4%酵母浸膏作为氮源,调节初始pH值5.5,培养温度30℃,摇瓶发酵装液量6%,培养时间130 h,在此条件下毕赤酵母液态发酵产木聚糖酶最高活力达到2192 IU/mL。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脱脂核桃粕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核桃乳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接种量、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配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因素,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发酵核桃乳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比例为1:1,接种量8%,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12.7 h。所得到的产品色泽均匀,核桃香味充足,酸甜适口,口感丝滑,后熟12 h的pH和总酸含量3.88、25.63 g/kg,活菌数7.78×108 cfu/mL,蛋白质含量1.05 g/100 g,氨基态氮含量68.6 mg/100 g,与未发酵的核桃乳相比,氨基酸总含量增加了0.1738%。  相似文献   

18.
筛选得到1株纤维素酶产生菌TC1,根据真菌的分类鉴定方法,鉴定为根霉属菌(Rhizopus sp.)。正交实验确定该菌株的优化培养条件为:稻草采用15%的醋酸预处理,稻草与麸皮比为3:7,固液比为1:3,接种量10%,温度28℃,稀释1倍的Mandels营养液作为培养基液体。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培养96h,发酵终点时滤纸酶活FPA、CMC酶活分别达到25.5、249.0 U/g(干物质),较优化前的17.8、187.0 U/g(干物质)分别提高了43%和33%。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混菌发酵中的应用潜力及其对红枣酒挥发性风味的影响,采用植物乳杆菌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不同接种比例混合发酵红枣酒,并以酿酒酵母纯发酵为对照,监测发酵过程中菌株生物量的变化,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植物乳杆菌接种比例的升高,其发酵过程中存活数量及时间明显增加,混合发酵处理酒样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规定;利用GC-IMS从红枣发酵酒中共鉴定出38种挥发性物质,混合发酵处理对红枣酒中酯类、醇类和醛酮类等大部分挥发性物质的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共筛选出5种特征标志物(VIP>1),而异戊醇、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酸异戊酯是影响不同混合发酵红枣酒挥发性风味差异的关键物质;风味轮廓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果香、植物...  相似文献   

20.
以麦麸为原料,对固态发酵制备麦麸阿魏酸糖酯(Feruloylated glycosides,FGs)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体外抗氧化及益生活性进行评价。以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为发酵菌种,采取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筛选最优菌种组合,考察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料水比对麦麸FGs产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工艺。结果表明:以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1:1:1发酵麦麸时,FGs产量最高;最佳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2.5℃,发酵时间58.5 h,接种量10.7%,料水比1:1.16(g/mL),在此条件下FGs产量为1273.18 nmol/g;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87.42%(1 mg/mL),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33.68%(4 mg/mL),还原力为1.078(4 mg/mL)。发酵麦麸FGs可有效促进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增殖。综上所述,以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制备的麦麸FGs有一定的抗氧化和益生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