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水利工程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委会水科所曾组织引黄泥沙测验队对引黄灌溉泥沙作过较大范围的调查,实验,提出不少研究成果,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和广泛的搜集,对资料又不断作了修正。现在介绍如下,供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三门峡水库的水沙和库区泥沙冲淤特性,制定的“洪水排沙、平水发电”的运用原则和方式,合理的处理了排沙与发电的关系,既能完成三门峡水库汛期的排沙任务,改善库区冲淤部位,又能减少汛期发电时的过机含沙量、改善运行工程,并增加发电时间、提高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3.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将作调整,本文和黄河水库一维水动力学泥沙数学模型,选择不同水沙系列年进行多方案计算与综合,得出了采用“洪水排沙、平水发电”汛期运用方式的方案,平水期发电水位除7-8月份仍维持305m外,可适当抬高至306-307m、10月份可按310m以上水位运用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黄科院90年代泥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引言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简称黄科院)是以泥沙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机构。而泥沙问题是黄河治理中的重大难题,因此一直受到重视。特别是近10年来,科研实力得到长足发展,在许多领域都有很大进展。在“八五”、“九五”期间,主持7个专题研究,其中“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5个专题通过验收鉴定,一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余为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内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三项,承担课题三个;承担水利部和黄委会重大科技项目、横向生产项目和规划设计任务共3…  相似文献   
5.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对澶关河床高程及下游河道的冲淤影响分析中表明,水库汛期泄量是控制潼关河床高程的主要条件,当泄量达到天然河道的造床流量时,潼关河床高程才能维持稳定,否则,将自动调整,以适应于来水来沙条件与水库泄流规模的关系。水库进行调水调沙运用,加大水库的排沙流量,可以增加下游河道的平滩流量和输沙能力,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因而在多沙河流上修建水库,需要一定的泄流规模和调沙库容,合理调节水沙,才可以维持水库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6.
高含沙水流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黄河流域经常出现的高含沙水流,具有不同于一般挟沙水流的特性,常引起“浆河”、“阵流”、“揭底冲刷”等异常现象,造成河道和水库的强烈冲淤变化,给防洪、灌溉和治黄工程带来一系列问题。随着治理黄河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清水资源优先开发利用的结果,愈来愈多的问题急需回答。诸如:为什么黄河下游会出现异常的水位涨落现象;高含沙  相似文献   
7.
近期三门峡水库运用的几个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地对近期潼关高程居高不下,下游河槽萎缩等问题,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得出:潼关高程升高对库容损失影响不大,科学进行了水库调度,改善库区冲淤分布,可以进行综合利用;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对下游河道的冲淤影响,经历了减和增淤两个阶段,近期水库汛期采用“洪水排沙,平水发电”运用,初步分析对下游河道有一定的减淤作用。  相似文献   
8.
前言 1983年是黄河下游自1981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出现水多沙少的年份。该年汛期的水沙特点是:水多、沙少,洪峰多而不大,中水持续时间长,含沙量低。这种水沙条件,对探索调水调沙和人造洪峰对下游河道的冲淤影响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利用报汛资料结合调查情况,对降雨及洪水、三门峡库区、黄河下游河道和河口的冲淤情况、河势工情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由于资料未经整编,时间仓促,缺乏严格论证,具体数字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以来的来水来沙条件及水库的调水调沙作用。初步探讨了水库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河道的造床流量、冲淤变化和纵比降的调整作用。最后,粗估了调节水沙过程对艾山以下河道的冲淤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96的漏期黄河,渭河下游出现了中常洪水,花园口和华县的洪峰流量分别为7600,3450m^3/s,均出现历史最高水位,造成严重的灾害。通过现场查勘和初步分析,认为中常洪水出现历史最高水位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连续枯水,造成河槽严重淤积,过洪能力大大降低所致,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