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67篇
机械仪表   2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篇
冶金工业   137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蔓延高温合成TiNi多孔体合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新型的生体材料,本文对自蔓延高温合成TiNi多孔体合金——人造骨材料进行了研究。以单质钛粉和镍粉作原料,在氩气保护条件下,采用预热点燃模式和热爆模式制得了不同形态的多孔TiNi形状记忆合金。采用SEM和XRD分析了样品的孔洞特征和相组成,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并研究了合成条件参数与样品表面形貌和孔隙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SHS法制备TiNi多孔体合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工业氧化铝、锆英石和氧化铈合成锆刚玉莫来石,着重讨论了两种铝矾土部分取代工业氧化铝对锆刚玉莫来石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结论为:铝矾土中的熔剂数量是影响材料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当铝矾土中杂质少SiO2含量较高时,试样的吸水率与铝矾土的加入量关联性最大。  相似文献   
3.
The electronic packaging shell with high silicon carbide aluminum-base composites was prepared by semi-solid thixoforming technique.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of the Si C particulate was analyze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optical microscopy, and the thermo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hell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the segregation phenomenon between the Si C particulate and the liquid phase during thixoforming, the liquid phase flows from the shell, and the Si C particles accumu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The volume fraction of Si C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bottom to the walls. Accordingly, th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bottom center and walls are 178 and 164 W·m-1·K-1, the coefficients of thermal expansion(CTE) are 8.2×10-6 and 12.6×10-6 K-1, respectively. The flexural strength decreases slightly from 437 to 347 MPa.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he shell show gradient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4.
机械合金化金属间化合物Ni3Al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杰  贾成厂  王开明 《粉末冶金技术》2006,24(4):299-303,309
本文综述了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金属间化合物Ni3AI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介绍了Ni3AI的机械合金化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Ni3AI机械合金化后粉体的成形烧结工艺及性能。展望了金属间化合物Ni3Al机械合金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银/稀土氧化物触点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替代AgCdO的新型触点材料,本研究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g/REO复合材料。利用球磨机干磨混合10h,然后冷等静压(压力200MPa,保压时间30min),在RX6-15加热炉中加热到800℃,利用TXJ-650挤压机热挤压,最后在800℃进行锻造,并对不同工艺后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种方法生产的材料具有较高的致密度,相对密度达到95%以上,且保证了La2O3均匀的弥散分布在Ag基体中。该材料还具有优良的力学和电学性能,硬度为29HB,电导率达到了61×104s/m,接近纯银的导电性,可满足触点材料的要求,是有希望替代AgCdO的新型触点材料。该研究为Ag/REO触点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制动摩擦材料利用运动表面相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达到减速或终止运动目的,是运载机械中安全保障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半金属基、金属基及非金属基制动摩擦材料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介绍了熔铸法、粉末冶金法及三维编织法等制动摩擦材料制备方法,并从摩擦、磨损、热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制动摩擦材料的关键特性。从研究状况可知,摩擦材料正向少纤维、无纤维型方向发展,高性能、环保型摩擦材料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优化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性能、扩大应用领域将是未来制动摩擦材料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以CNTs、电解Cu粉、Cu(CH_3COO)_2·H_2O为原料,采用混酸处理、分子水平法结合行星球磨两步混合工艺制备含0.5%~2%(质量分数)CNTs的Cu基复合粉末,然后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Cu-CNTs复合材料,探讨了制备工艺及CNTs含量对Cu-CNTs复合材料的组织、电导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CNTs含量小于1.0%时,采用两步混粉工艺制备的Cu-CNTs复合粉体均匀性、分散性良好,经烧结后可获得致密度高、CNTs分布均匀的Cu-CNTs复合材料;当CNTs含量大于1.0%时,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及CNTs分布均匀性明显降低;随CNTs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塑性和电导率趋于降低;相对高能球磨、分子水平法等单一混粉工艺而言,两步法制备的Cu-1.0%CNTs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更优,其电导率为51.7 MS/m(89.1%IACS),维氏硬度为1130 MPa,抗拉强度为279 MPa,断后伸长率为9.8%。  相似文献   
8.
利用氢离子(H+)束和电子(e-)束双束(H+/e-)同时辐照用化学浸润法制备的新型12Cr-ODS铁素体钢,研究其辐照损伤效应及组织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氧化物的钉扎,基体内保持低密度位错网络;辐照初期随辐照剂量的增加,缺陷团在位错线上及其周围形成,尺寸增加,密度不断增大,并形成间隙型位错环;不同温度下辐照均产生小尺寸高密度的空洞,随辐照剂量的增大,空洞长大速度降低,空洞密度缓慢减小;不同温度下,辐照剂量达15dpa时,空洞肿胀均小于0.15%。对辐照产生的点缺陷与氢相互作用进行理论分析,12Cr-ODS铁素体钢在623~823K经双束辐照后,表现出良好的抗辐照损伤性。  相似文献   
9.
磁性材料是古老而用途十分广泛的功能材料,软磁材料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磁性材料。软磁材料易于磁化,也易于退磁,其功能主要是导磁、电磁能量的转换与传输。粉末冶金法能制造各种磁性材料的单晶或单畴尺寸的微粒,通过在磁场下成形等工艺制成高磁性的磁体;能把磁性粉末与其他物质复合而制成具有某些特定性能的材料;能减少加工工序,节省原料,直接制出接近最终形状的小型磁体,尤其是对于难加工的硬脆磁性材料。软磁材料的应用甚广,例如变压器、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电感器、磁头、扬声器与耳机、振动子、电视偏转轭、电缆、延迟线、传感器、微波吸收材料、电磁铁、加速器高频加速腔、磁场探头、磁性基片、磁场屏蔽、高频淬火聚能、电磁吸盘、磁性天线、磁敏元件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压熔渗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导热率在低温区的变化规律,采用高压熔渗(HRF)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粒度(100 μm,250 μm,400 μm)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利用扫描量热法分析评价了高压熔渗法制备的不同粒度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低温导热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其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高压熔渗制备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中的部分金刚石发生聚晶反应,导致金刚石颗粒间晶界传热的热阻远小于界面传热热阻;高压熔渗条件下,金刚石颗粒内部变形破碎导致缺陷增多,且100~150 K低温下以声子为主要热载子的传热对裂纹和间隙等缺陷敏感,导致在较低温区内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导热率低于普通压力熔渗(PF)所制备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导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