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助交联剂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PDM)、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硫磺(S)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过氧化物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及耐压缩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DM、TAIC与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并用,降低了EPDM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提高了定伸应力和硬度,并改善了压缩永久变形性能.而少量S与DCP并用可提高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有效降低其压缩永久变形性能,S用量为0.2 phr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橡胶及微米/亚微米级钨粉为原料制备了用于X射线防护的天然橡胶/钨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硫化性能、静态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X射线防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钨粉可均匀地分散于橡胶基体中,并影响复合材料的硫化过程;在挤出过程中,挤出料温度不宜高于115℃,硫化温度控制在145℃可兼顾材料的硫化速度并避免硫化返原;亚微米级的钨粉颗粒表现出了明显的补强作用,使材料能够承受更大的破坏应力及破坏形变;钨粉粒径及填充量的改变并未影响天然橡胶/钨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细的粉体粒径及较高的填充量有利于延长X射线在天然橡胶/钨复合材料中的反射路径及穿透距离,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X射线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天然橡胶(NR)基凹凸棒土(A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硫化特性,探讨了AT补强NR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后的AT能在NR基体中达到均匀分散并形成良好的聚合物-填料界面,显示出优异的补强效果.AT不但在胶料硫化过程中充当了交联点,而且在试样拉伸过程中沿拉伸方向取向,起了诱...  相似文献   
4.
用多源沉积方法制备了Zn薄膜,讨论了制备条件对ZnS膜结晶性能的影响。用这种方法将Mn,Er,Nd和Sm等金属掺入ZnS薄膜中,得到了相应的ACEL。对Mn和Er金属掺杂的ZnS薄膜的ACEL特性以及它们和制备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发射橙黄色光的 ZnS:Mn 交流电致发光薄膜(ACELTF)已经达到实用水平。目前人们迫切希望能够研制出发射其他光色的薄膜器件,如民用电器中彩色显示所必须的三基色发光器件或黑白显示中的白色发光器件。  相似文献   
6.
赵国璋 《福建建筑》2001,(B10):46-47
本文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推导出柱下多桩承台厚度的计算公式,设计中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方便快捷地确定多桩承台的厚度。  相似文献   
7.
硬质合金挤压棒坯溶剂脱脂开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硬质合金挤压棒坯溶剂脱脂过程中发生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成型剂偏析、脱脂温度、液固质量比、残余内应力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剂的偏析极易使棒坯在溶剂脱脂过程中由于蜡的脱除形成裂纹源;而棒坯从挤压模挤出后,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冷却,成型剂中的大分子链来不及进行构象调整便被冻结,造成了棒坯的残余内应力,在溶剂脱脂过程中内应力释放导致裂纹源扩展使棒坯开裂;可以用退火的方法降低挤出棒坯的残余内应力,避免脱脂开裂.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侧限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对钢管混凝土圆柱在单调轴压荷载作用下进行极限状态分析 ,并提出了极限承载力和极限变形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