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73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3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66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污泥干化系统、焚烧及余热利用系统和烟气处理系统的能量平衡模型。基于实际运行数据和现场测定数据,确定了运行期间污泥干化焚烧系统中主要的能量损失点,包括干化载气洗涤水热损失、干化机散热损失、焚烧炉及余热利用系统散热损失、烟气洗涤水热损失等。针对系统主要的能量损失点,提出了针对全过程的节能降耗方案。即,首先通过运行参数调节来提高干化机和焚烧及余热利用系统效率从而减少散热损失,再通过余热利用干化载气以及洗涤塔前烟气,从而减少载气洗涤排污热损失和烟气洗涤水热损失。  相似文献   
2.
垃圾衍生燃料热解半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较低的二次污染物排放和较高的能源回收率使得垃圾热解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剩余垃圾压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后,利用高温管式炉进行RDF热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RDF中添加塑料、CaO以及DHC-32有利于热解温度的提升,可以明显改善燃料热解反应的进行和热解效果,同时半焦中K和Na的含量随试验条件的...  相似文献   
3.
燃煤过程中钙基及镁基吸收剂对HCl吸收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固定床试验证明,钙基吸收剂的脱氯效率高于镁基吸收剂.CaO脱氯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500~700℃,停留时间5~20min.考虑到经济性,Ca/Cl不宜太大.在高温段,由于脱氯产物CaCl2的高温水解,CaO的脱氯效率急剧降低.因此,在链条炉中或煤粉炉中可以通过尾部喷钙的两段燃烧脱氯方式,降低反应空间温度和减少脱氯产物停留时间,从而提高脱氯效果。  相似文献   
4.
煤燃烧过程中氯析出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石英管管式炉进行试验,研究了温度、气氛、空气流量、停留时间对煤中氯析出特性的影响。燃烧过程中煤中氯基本上是以HCl形式析出。200℃开始氯析出,到600℃时90%氯已析出。1000℃氧化性气氛燃烧时,煤中氯的转化在10min内基本完成,过量O2对转化率影响不大,但O2量不足却会造成HCl转化率明显下降。最后给出了煤燃烧过程中氯析出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传统污泥热干化工艺的能耗,采用一种新型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中高温饱和蒸汽来辅助污泥干化,并对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的集热性能、污泥干化特性和尾气排放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的平均集热效率为41.7%;在120、150℃两种温度下污泥的干化曲线均经历了加速、恒速和降速干化阶段,温度越高则干化速率越大,所需干化时间也就越短;干化过程中监测到NH3、CH4、HCN、甲酸、乙酸和丙酸六种气体的排放,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含水率为70% ~ 80%之间形成一个排放峰,其中NH3排放浓度最高,平均浓度达308.48 mg/m3.因此,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可利用太阳能蒸汽辅助污泥热干化.  相似文献   
6.
回转窑传热模型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回转窑内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各项换热系数的关联式 ,尤其结合热渗透模型完善了回转壁面与料床之间传热机制的研究 ,并提出通用的计算关联式。进而提出了内热式炉型的一维轴向传热模型 ,并根据已发表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和各换热系数的适用性。计算表明在窑内低温段 ,物料的受热主要来自其覆盖的回转壁面对其加热 ;而在高温段 ,气体的辐射热量成为加热料床的主要热源。此外 ,由物料进口端沿轴向窑壁散热增大 ,在窑内高温段窑壁的散热甚至高于物料吸热量 ,因此在回转反应器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窑壁散热造成的热效率降低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于相关的图像法速度测量技术,测量了小型二维气固流化床密相区颗粒运动速度分布.并提出了用颗粒速度不均匀指数来衡量流化床内颗粒的速度波动与混合.速度波动对于物料扩散与对流混合均十分重要.在流化床下部,颗粒运动速度往往低于床层表面,但速度不均匀指数则高于床层表面.在床层底部颗粒速度不均匀指数随流化床气泡产生而变化.床层内部混合以对流及扩散为主,而在床层表面,混合以对流为主.床层下部速度波动有利于颗粒在床内的扩散及对流混合.流化风量的增加可以增强颗粒的混合.针对这些结论,在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设计中,对不同的组分选用不同的给料方式,可以促进物料在床内的混合.  相似文献   
8.
蒋旭光  池涌 《煤炭转化》1994,17(2):54-60
压力流化床燃烧技术近二十年来在世界上得到很大发展。煤的湿法给料系统具有比干法输送系统更简单,运行调节更可靠等优点。煤水混合物可泵送的水分在25%左右,煤的粒度一般为0~6mm,表现为非牛顿的假塑性流体特性,通过级配来达到一定的稳定性和良好输送性能,且流动阻力低,不用添加剂即可实现泵送,它的应用使压力流化床的燃烧制备和输送系统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75t/h洗煤泥流化床锅炉设计与点火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浙江大学开发的异比重流化床技术燃用洗煤泥的75t/h流化床锅炉设计的设计技术特点,点火过程及运行情况。运行表明,该锅炉为我国矿区洗煤泥资料化利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煤泥流化床燃烧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石灰石为脱硫剂,通过大型流化床试验台研究了钙硫比,脱硫剂粒度、床层温度等参数对煤泥流化床燃烧脱硫效率的影响,为实现煤泥流化床洁净燃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