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6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顶管施工引起地面变形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定土体不排水固结,利用弹性力学的Mindlin解,推导了顶管正面附加推力、掘进机和后续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引起的地面变形计算公式,结合土体损失引起的地面变形计算公式,得到顶管施工引起的总的地面变形计算公式,该方法适用于施工阶段。算例分析表明。顶管施工引起地面产生三维变形,随着掘进机的顶进而不断产生变化。正面附加推力引起开挖面前方地面隆起,后方地面沉降,以开挖面正上方为轴线呈反对称分布,在正常施工时产生的地面变形较小;掘进机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引起的地面变形较大,分布规律与正面附加推力相似,轴线位于掘进机中间部位正上方。后续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引起的地面变形分布规律与正面附加推力相似,轴线位于后续管道中间部位正上方,注浆时引起的地面变形较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SBS改性沥青和阻燃沥青及其胶浆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实验条件为空气环境、升温速率为20℃/min.结果表明:两种沥青胶浆的燃烧特性曲线形状十分相近,大致分为5个阶段.两种沥青燃烧过程较一致,主要分为4个阶段.沥青二次挥发分燃烧与残炭燃烧同时进行.目前的阻燃技术对沥青自燃点的影响不大,其主要作用是减缓沥青的燃烧速度.阻燃沥青的平均燃烧速率约为SBS改性沥青的60%.两种沥青胶浆的灰分含量相差不大,其平均燃烧速率也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
以12-羟基硬脂酸、Boltorn H20超支化聚酯和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超支化分散剂(HBD),研究了HBD处理CaCO3粉体后对PP/CaCO3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BD处理CaCO3粉体后的PP/CaCO3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比未处理的提高了52.8%和22%,加入少量HBD也有利于提高PP/CaCO3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对羟基苯甲酸、时苯二甲酰氯和偏苯三酸酐(TMA)为原料,合成了低支化聚酯液晶聚合物(LLCP),并将其与γ-氨基六面体倍半硅氧烷(POSS)协同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研究结果表明,LLCP/POSS能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起到很好的增韧作用,改性后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冲击性能是纯环氧树脂的2.1倍.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复...  相似文献   
5.
搭建同步满足阻力和压力相似的1/20分叉隧道通风比尺模型试验平台,并构建分叉隧道分离流动的三维CFD模型.研究分叉隧道流动特征和分流局部损失特性.结果表明:流速梯度变化和流动分离是产生主线分流局部损失的主因,而匝道分流局部损失还进一步受到流速转向的影响;主线隧道分流局部损失系数基本不受夹角的影响,而匝道分流局部损失系数在分流比小于0.5时,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在分流比大于0.5时,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利用试验数据修正Bassett公式,建立可准确预测夹角为5°~15°分叉隧道的分流局部损失系数计算公式,从而为分叉隧道的通风计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模拟杭州夏季高温高湿、冬季微冻融的气候特点,在综合考虑循环次数、热、氧及水等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室内干湿-冻融循环试验,采用薄膜烘箱对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短期老化,借助红外光谱(FTIR)与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了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特征官能团和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探究沥青水老化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在热(60℃)氧化条件较为温和的情况下,基质沥青与SBS改性沥青中羰基的特征峰在FTIR图谱中变化较小,以至观测不到;亚砜基指数明显增大,丁二烯指数明显减小;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散度及大分子区(LMS)含量均逐渐增大.推荐采用亚砜基指数和LMS含量来定量表征沥青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水老化程度.FTIR与GPC试验均表明,在水环境中,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将加剧沥青材料的老化;SBS改性沥青的抗水老化性能优于基质沥青.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行设计的室内盐蚀干湿循环试验,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SBS改性沥青胶浆进行温度扫描试验和多重应力重复蠕变恢复(MSCR)试验. 以3.2 kPa应力下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3.2为胶浆高温流变性能评价指标,分析试验环境和干湿循环耦合作用对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探究Jnr,3.2与常规流变参数、干湿循环次数及试验环境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表明,随着盐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胶浆的复数切变模量、车辙因子及Jnr,3.2均呈增大趋势,相位角和蠕变恢复率呈减小趋势. 在同种试验条件下,硫酸盐环境对胶浆高温性能的影响最大. Jnr,3.2与改进型车辙因子、试验环境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关联度系数均大于0.93. 建议采用日常清扫、定期洒水冲洗的方式来减小路面盐分的积累,提高高温高湿环境中沥青路面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选用相同的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劈裂试验,研究了常温和低温下级配、油石比、空隙率以及均匀性对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随着级配变粗,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增大;低温下,随着油石比增大,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和劲度模量增大,破坏应变减小;随着空隙率的增大,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减小;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劈裂强度间没有直接明显的相关性,但与其变异性间的关系很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目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评价指标的不足,实现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优化,依托城市道路大中修项目,采用离散元模拟和塑性活化能(Ea)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级配设计角度对试验路段进行抗车辙优化,其中,重点介绍了塑性活化能相关的理论,并给出Ea指标的试验确定和计算方法。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虚拟蠕变试验确定优化级配,然后对优化级配和原设计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蠕变试验,包括浸水和不浸水,20℃和40℃,有损(300 kPa)和无损(25 kPa)条件下分别进行试验。同时基于理论计算各自Ea大小,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级配有着较高的Ea。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原设计级配和优化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试验路铺筑,并观测车辙变形情况,对比结果表明优化级配路段抗车辙性能更好,与Ea指标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坐姿转变的发展期,这一时期佛教的兴盛极大地促成了踞坐坐姿在中原地区的推广.本研究通过梳理坐姿转变的历史背景,从人的身体行为角度挖掘整理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运用二重证据法对佛教在坐姿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初步总结得出:佛教将域外的踞坐坐姿吸收成为宗教化的身体语言,踞坐坐姿和高型坐具因佛教流行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