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蔬菜中辛硫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蔬菜样品经乙腈提取,45℃水浴氮吹至近干,丙酮定容,经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TOF MS)检测。结果辛硫磷的保留时间为13.34 min,在1~4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1μg/L。将该方法用于西葫芦、白萝卜、小白菜、西红柿、葱等常见蔬菜的辛硫磷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辛硫磷的添加回收率在87.0%~9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5.14%~8.3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高效,可以用于蔬菜中辛硫磷残留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环丁砜抽提蒸馏工艺在中国石油庆阳石化10×10^4 t/a苯抽提装置的应用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苯产品纯度达到99.95%,结晶点大于5.4℃,苯回收率99.81%,装置能耗810.15MJ/t,均达到设计要求。此外针对运行中出现的抽提蒸馏塔液泛、脱C6塔底热量没有充分利用、白土失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灰熵关联分析法研究了胜利稠油W/O乳状液增黏倍数与稠油组成(极性四组分含量、有机杂原子含量和过渡金属含量)和油品性质(稠油极性组分的分子质量和偶极矩)的关联。结果表明,在稠油组成中,沥青质和胶质的含量、O含量及Ni含量是影响W/O乳状液增黏倍数的重要因素;在稠油性质中,沥青质的性质是影响W/O乳状液的增黏倍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FT-IR、SEM、偏光显微镜分析了降黏剂OP-10对稠油GB1×28、Shan56-4X4和GD2-25P530表现出选择性降黏的原因。OP-10分子使稠油GB1×28和Shan56 4X4的胶质、沥青质的氢键缔合作用减弱,部分拆散了沥青质的堆积结构。OP-10使超稠油GB1×28和Shan56-4X4乳状液由W/O型反相为O/W型,并且使蜡晶的聚集形态由细小均匀变为尺寸较大的絮凝体,破坏了蜡晶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降黏效果,而在稠油GD2-25P530中加入OP-10却没有类似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胜利油田典型区块稠油W/O乳状液稳定性与稠油组成(极性四组分、有机杂原子与过渡金属含量)和油品性质(稠油极性组分偶极矩)的关联,结合稠油W/O乳状液液滴的粒径大小分布及稠油极性四组分Zeta电位,分析了乳状液的稳定机理。用SV值表征乳状液稳定性,SV值越大,乳状液稳定性越好。结果表明,极性四组分、有机杂原子与过渡金属含量与乳状液SV值的关联度从大到小分别为:胶质(0.9945)>饱和分(0.9928)>芳香分(0.9901)>沥青质(0.9597),N(0.9993)>O(0.9918)>S(0.9667),Ni(0.9891)>Fe(0.9852)>V(0.9845),胶质、N及Ni含量与SV值的关联度最大,对乳状液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稠油极性组分偶极矩与SV值的关联度依次为:胶质(0.9929)>沥青质(0.9916)>芳香分(0.9796),胶质的偶极矩是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关键因素。3-12-182区块稠油的极性四组分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W/O乳状液中液滴粒径最小、尺寸分布最集中(0.5~1.5),SV值最大(1026.70),乳状液最稳定。表2参1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