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场发射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是材料微观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但一方面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社会对其的拥有量,另一方面一个优秀的电子显微镜工作者必须经过多年的培养,因此如何有效地共享有限的设备资源以及电子显微学专家这一人力资源,在管理和技术方面都是一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
3.
一种单晶镍基合金蠕变期间位错网的形成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001」取向单晶镍基合金的恒温拉伸蠕变组织形貌的TEM观察表明,蠕变初期,基体γ相八面体滑系中两组1/2〈110〉位错运动至同一晶面相遇,发生反应形成三维节点的位错网络;稳态期间,其体中运动位错可通过界面位错网攀移过筱状γ’相;蠕变形变的特征是运动位错在位错网损坏处切处筏状γ’相内。  相似文献   
4.
对Ni基单晶合金的一系列力学性能试验及利用SEM、TEM进行形貌观察,表明:合金中含有大量的Mo、W、Ta等高熔点元素,使其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合金经表面渗Al后,持久寿命显著提高;蠕变后期,γ′相连续损伤是由于大量位错切入,使其有序强化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5.
采用3种端淬曲线预测模型计算两炉次高铁齿轮用钢18CrNiMo7-6的端淬曲线,对比端淬硬度检测结果,分析了不同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金满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端淬试验检测结果误差较小,可以用做这类钢的端淬结果预测。根据端淬曲线预测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结合相关高铁齿轮用钢技术条件的硬度规范对高铁齿轮用钢18CrNiMo7-6的冶炼成分控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淬火-分配(Q-P)工艺和分级淬火-分配(S-Q-P)工艺对中高碳钢力学性能的提升作用,对两种中高碳硅锰钢分别进行淬火-回火(Q-T)、Q-P和S-Q-P工艺处理。用拉伸试验机测定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利用XRD测定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用SEM分析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的Q-T和当前流行的Q-P工艺相比,经S-Q-P处理后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显著优化。特别是当含硅量较高时,S-Q-P处理后的中高碳硅锰钢强塑性积比Q-T处理后提高3倍以上。微观组织分析表明,S-Q-P处理过程中碳分配过程更加充分,其中的硅元素起到抑制贝氏体竞争反应的作用,因而中高碳硅锰钢经S-Q-P处理后表现出很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此外,Q-P工艺对中高碳硅锰钢综合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其中发生大量竞争反应,产生贝氏体组织所致。  相似文献   
7.
利用碳在马氏体与奥氏体之间的扩散分配实现钢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调控,是近年来钢铁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碳的完全均匀分配,Speer提出了淬火-分配(Q-P)热处理工艺,本文总结了近年Q-P工艺碳分配机理研究和工艺实践。同时,根据碳在奥氏体和马氏体中的扩散分配过程分析,提出了碳的梯度扩散分配与控制理念,并开发出了分级-淬火-分配(S-Q-P)工艺,希望能获得低碳马氏体、残留奥氏体、高碳马氏体相间分布的组织。对35SiMn钢分别进行淬火-回火(Q-T)、Q-P及S-Q-P工艺试验,并测量力学性能及观察显微组织。结果表明,S-Q-P工艺处理后钢的强塑性积达到31.2 GPa%(1240 MPa×25%),比传统Q-T和现行Q-P工艺分别提高67%和32%,其显微组织也接近于工艺设计的理想组织,证明了利用碳的梯度扩散分配可以实现对钢的组织与性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对[001]取向单晶镍基合金恒载拉伸蠕变不同阶段的组织形貌进行了SEM,TEM观察和EDAX成分分析,研究了γ'相定向粗化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蠕变初期,两相邻γ'相呈侧平面对接方式,沿垂直于应力轴方向定向生长为类似筛网的核状组织,外加应力使γ'/γ界面共格应变减少,应变能降低,释放的能量是促使合金元素定向扩散形成筏状γ'结构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亚共晶白口铸铁塑性变形行为的观察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经锻造和轧制等塑性变形的亚共晶白口铸铁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提示了共晶碳化物和基体的塑性变形行为,特别展示了被认为不能性变形的硬脆相共晶碳化物在变形应力驱使下由位错的运动,晶体滑移,扭转进行塑性变形的机制。为菜氏体钢铁材料塑性变形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材料除了具备密度小、易成型、耐腐蚀、成本低的优点外 ,其薄膜或器件经不同条件离子束处理后的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如表面硬度、摩擦阻力、抗腐蚀能力、导电能力等 )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 3 ] ,在核技术与宇航技术中 ,离子束改性聚合物材料的抗环境能力已备受关注 ,尤其是表面超硬耐磨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是近年来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文献和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得知 ,聚酰亚胺 (Kapton)在离子注入前后 ,电阻率由 10 15ΩM-1降低到 3× 10 -5ΩM-1;硬度由 0 5 5GPa提高到 6 7GPa ,在球盘式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