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3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3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API X80管线钢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落锤性能较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管线钢在落锤撕裂试样断口处存在大量的异常球形析出物,这些析出物为Mo、Ti、Ni等合金元素的碳化物,尺寸约为几个微米,不但削弱了这些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弥散强化作用,而且降低了管线钢的落锤撕裂性能。结合热处理实验,探讨了这些异常长大碳化物的生成机理,即钢板的冷却速度影响碳的扩散,并最终对碳化物的形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减少析出物较好的办法是终轧后空冷至碳化物形成温区的上限附近,然后再强制水冷,保证钢板快速通过碳化物形成区间,从而抑制碳化物的异常长大行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电弧炉炼钢产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电炉钢生产所需废钢和电能成本较高,电炉钢在粗钢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到2008年降至10%左右,远低于世界约30%的平均水平。分析了电弧炉炼钢过程中能量的构成,得出电弧炉炼钢的能源供应包括电能和辅助能源;重点介绍了我国电弧炉炼钢节能技术的概况,包括电弧炉容量大型化、优化炉料结构技术、节电技术、强化冶炼技术、余热利用技术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以某钢厂钢渣尾渣为研究对象,采用精细还原实验方法对渣中铁元素的回收利用进行研究.首先将尾渣细磨至> 80目和> 400目微米级的粒度,并进行XRF-荧光分析、化学分析以及XRD分析,确定渣巾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以及化合物存在形式主要为FeO、2CaO·SiO2、Ca2Fe2O5、(Mg,Fe )2SiO4.将细磨后的钢渣尾...  相似文献   
5.
全球正面临着化石资源枯竭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危机,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的压力巨大,而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介绍了我国目前化石资源短缺、温室气体排放、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概况,阐述了我国从自身国情出发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指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在政府强有...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CaO-Al2O3-SiO2-MgO-CaF2精炼渣的熔点进行了研究。经过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得出该五元精炼渣系的最佳组成为:25%Al2O3、12%CaF2、7%MgO、R2(CaO/SiO2)=2.5。并用SPSS软件回归出了可信度高的组分与精炼渣熔化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式:Tm=1 451.3-6.25CaF2-7.36R2。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条件下对承钢100 t转炉提钒的过程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测取承钢100 t转炉提钒冶炼的过程数据21炉,获得2 718项第一手实际生产数据。经统计分析,得到对熔池内元素成分变化的定量描述;进而对冶炼过程中钒元素和碳元素的选择性氧化进行了讨论。研究得到了转炉提钒冶炼过程中熔池内各元素的变化曲线、钒渣中V2O3的活度系数约为2.14×10-4、脱钒保碳临界温度在提钒冶炼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对比转炉熔池实际温度的变化对承钢提钒冶炼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平均粒度为2μm的超细赤铁矿粉和粒度分布为0.18~0.154mm的常规细矿粉在非熔态下的还原情况.以矿粉的还原度为目标,用改造后的L16(215)正交表安排4×23次试验,以排除还原气氛、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等因素的干扰.结果表明,在纯H2、100%CO两种气氛下,温度为650~850℃时,均能实现不同程度Fe2O3→Fe的还原,与常规粒度矿粉相比,超细矿粉的还原度较高,获得相同还原度时所需的还原温度约低365℃.试验中,各因子之间均无相关性,可分别估计其定量的影响,建立线性回归式.超细赤铁矿粉非熔态还原后的粒度分布观察表明,颗粒间并未发生烧结,还原产物仍为粉状.  相似文献   
9.
对印尼红土镍矿的基础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矿石主要由蛇纹石和辉石组成,其中Ni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取代Mg元素存在于蛇纹石中.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红土镍矿焙烧、氢气还原、磁选分离镍和铁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红土镍矿与碳酸盐添加剂进行混合焙烧实现了Ni和Fe氧化物的释放;对焙烧产物进行氢气还原,还原产物中Ni和Fe元素以金属形态存在,Fe金属化率最高超过80%,远大于原矿还原产物中Fe的金属化率(4%-8%),且随着温度升高,Ni元素易与Fe结合生成Fe-Ni;磁选所得产物中Ni和TFe品位分别达到3%和20%,Fe和Ni的回收率分别达到80%和90%,初步实现Ni和Fe的富集.   相似文献   
10.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第三代汽车钢(TG钢)在不同的变形温度下进行了热拉伸试验,研究其热塑性的变化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实验钢热变形的断口形貌及断裂机理.发现实验钢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热塑性曲线分为第Ⅰ脆性区、高温塑性区和第Ⅲ脆性区三个区域,其中第Ⅲ脆性区存在两个塑性极小值.在1300~800℃时实验钢的组织为奥氏体,断裂方式为连孔延性断裂,动态再结晶使韧窝分离前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断口为大而深的韧窝;750℃时实验钢沿奥氏体晶界析出铁素体,断裂方式为界面断裂,断口既存在着铁素体内聚失效形成的小的孔洞,也存在由于裂纹沿奥氏体晶界扩展形成的石块状形貌;650℃由于出现了铁素体的准解理,实验钢的塑性下降,热塑性曲线再次出现极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