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最能反映豆腐感官质构的仪器指标,选取了四种市售鲜豆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豆腐质构仪器测定中常用的二次压缩和插入试验进行仪器指标测定,同时进行分析型感官质构评定试验,并对两者测定指标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压缩试验中的5项仪器指标(硬度、弹性、咀嚼性、凝聚性及胶粘性)除凝聚性外,其余4项均与感官质构评价指标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中硬度与感官质构硬度相关性显著(r=0.952,P<0.05);插入实验中的3项仪器指标(表观破断应变ε、表观破断应力σ、表观弹性率E)均与感官质构评价指标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中表观破断应力σ与感官硬度、细腻性之间相关性显著(r=0.989, ?0.978,P<0.05)。综合考虑,仪器评价指标中的硬度及表观破断应力可以代替感官评定指标客观准确的评价豆腐质构的好坏,在豆腐的实际生产中及豆腐质构的科研中也可考虑仅选用这两个仪器指标。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从采集于全国具有代表性的6大豆腐产地的7种豆腐酸浆老汤中分离筛选各样品中高产酸乳酸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产酸特性、耐酸特性及耐盐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到7株产酸性能优良的乳酸菌,并鉴定菌株L2-03、L3-01、L6-07与L7-01为玉米乳杆菌(Lactobacillus zeae),菌株L1-02、L8-03与L10-01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除菌株L6-07外,6株乳酸菌均能产草酸、酒石酸、丙酮酸、乳酸、乙酸、富马酸及琥珀酸共7种有机酸,其中乙酸与乳酸为主要有机酸。产酸能力方面,菌株L6-07产酸量最高,达25.69 g/L,产酸能力最强;耐酸性方面,菌株L6-07在pH 2.5的酸性条件下仍能保持生长,耐酸性最好;耐盐性方面,菌株L1-02在5%NaCl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耐盐性最强,菌株L6-07次之。  相似文献   
3.
发酵布丁豆腐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恩岐  乔支红 《食品科学》2006,27(6):128-130
本实验通过在豆浆中添加葡萄糖酸-δ-内酯(GDL)和CaCl2并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一种新型的布丁豆腐,其质地细腻、营养丰富、富有弹性,并具有独特的豆香味。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5h、接种量4%,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GDL和CaCl2的最佳添加量为:0.2%和0.05%。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天培生产菌种、生产工艺及功能营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天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发酵豆渣的功能性及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渣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农产品副产物,对豆渣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发酵的方法可以使得豆渣的营养价值、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本文从发酵豆渣的功能性、应用研究及未来研究趋势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豆腐凝胶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支红  李里特 《食品科学》2007,28(6):363-366
豆腐是一种大豆蛋白质凝胶体。豆腐凝胶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加工豆腐的原料、加工条件以及凝固剂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对于豆腐凝胶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豆腐的规模化、自动化生产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并对今后豆腐凝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天培生产菌种、生产工艺及功能营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天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酸浆标准化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豆腐酸浆老汤中筛选到的五株产酸菌,以大豆黄浆水为培养基,以酸浆的p H为考察指标,探讨了单菌发酵、双菌发酵、发酵温度、菌种接种量及菌种的混合比例对酸浆p H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正交实验,以确定酸浆纯种发酵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浆纯种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双菌混合发酵,混合比例为1∶9(1号菌∶3号菌),接种量5%,发酵时间24h,发酵温度42℃。对正交实验的结果进行验证得到酸浆的p H为3.56。  相似文献   
9.
乳酸对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及杀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3株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用于测定乳酸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研究乳酸对3株致病菌细胞对数期代时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浓度乳酸对大肠杆菌膜电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乳酸对3株食源性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得出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MIC 1.8 mg/mL,MBC3.6 mg/mL;蜡样芽孢杆菌MIC 3.6 mg/mL,MBC 7.2 mg/mL;大肠杆菌MIC 0.9 mg/mL,MBC 1.8 mg/mL;乳酸在最小抑菌浓度下显著(p≤0.05)延了3株食源性致病菌对数生长期的代时.大肠杆菌对乳酸的敏感性较强,代时增加128%.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肠杆菌的膜电位.发现乳酸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电位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乳酸浓度的增加,细胞膜电位逐渐增加,导致细胞的超极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直至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0.
布丁豆腐发酵菌种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乳酸菌发酵豆浆,选用了5个不同比例的豆浆和奶混合物培养基对商业菌种(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丁二酮乳酸链球菌、乳酸乳杆菌、乳脂链球菌)进行了培养驯化试验,用以调制适应豆浆环境的生产发酵菌种。并将其应用于发酵豆腐中,为产品加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将驯化后的5种菌分别接入制备好的豆浆烧杯中并在每种菌的最适温度下进行发酵试验,根据凝固时间、产酸性能以及组织状态、发酵风味、香味等感官综合评分淘汰筛选。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丁二酮乳酸链球菌按等比例混合发酵生产的布丁豆腐组织状态和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