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昆明酸浆米粉中首次筛选适合于米粉发酵的优势乳酸菌菌株,研究不同培养温度对优势菌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探讨发酵性能。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及应用产酸能力、发酵活力与酸浆米粉的感官评价程序,筛选发酵优势菌株,并利用微量生化反应对优势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在37℃分离培养条件下乳酸杆菌较占优势,获得发酵性能优良的乳酸杆菌R1、R9、R11菌株。鉴定菌种结果:R1菌株为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magnum)、R9菌株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R11菌株为米酒乳杆菌米酒亚种(Lactobacillus sakei ss sakei)。其中R9菌株产酸能力最强,发酵活力最高,使酸浆米粉韧性高;R1菌株使酸浆米粉的米香风味最佳;R11菌株使酸浆米粉口感爽滑。可利用此3株发酵性能优良的乳酸杆菌人工制备酸浆米粉复合发酵剂,进一步开发研制优良品质的酸浆米粉。  相似文献   
2.
利用筛选自藏灵菇中的产胆盐水解酶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KL1,制备冻干菌粉作为受试物进行蛋鸡动物实验,探讨其对蛋鸡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将120只农大3号矮小鸡随机分为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中、高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摄入活菌剂量为10~5、10~6、10~7 CFU/(只·d)KL1活菌制剂,连续11周,期间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屠宰后测定肝脏脂肪含量并观察组织切片。结果表明,中、高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组织中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分别降低了32.4%、48.2%;低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9.4%;肝脏组织切片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随菌株KL1剂量的增加肝脏脂滴堆积现象逐渐减轻,其中高剂量实验组抑制脂肪肝的作用最强;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实验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分别为16.3%、13.9%、14.8%,中剂量实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提高19.4%(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实验组分别提高11.3%、16.4%,丙二醛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藏灵菇源副干酪乳杆菌KL1具有较强的抑制脂肪肝形成能力,并具有较好的脂质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从藏灵菇中筛选出的发酵性能优良且产胆盐水解酶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M3菌株,制备冻干菌粉作为受试物进行动物实验,探讨其对预防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采用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将40 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3 周龄的大鼠分为高脂模型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实验组进行实验。实验组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的受试物,高脂模型组灌胃蒸馏水,连续7 周。结果表明,前5 周4 组大鼠粪便中乳酸杆菌(lactobacilli)、沙门氏菌(Salmonella)、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数量处于平缓变化状态,且3 个实验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5 周时,3 个实验组大鼠粪便中乳杆菌的数量极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沙门氏菌的数量极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其中低剂量组的乳杆菌数量最高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最低,说明低剂量实验组优于中、高剂量实验组。显示藏灵菇源克鲁维酵母菌M3能够调节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并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具有良好的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孢杆菌对单增李斯特菌有强烈抑制作用,该文对其增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今后将其应用于食品和饲料奠定基础。在对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对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优化为葡萄糖1.0%,酵母浸粉1.0%,NaCl 0.5%,KH2PO4 0.2%,MgSO4·7H2O 0.2%,培养条件优化为pH5.4,装液量50 mL/250 mL,接种量3%,温度37 ℃,150 r/min培养14 h,在此条件下,活菌数可达到7.1×1010 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7.89倍。  相似文献   
5.
藏灵菇中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和苯酚-硫酸法获得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并对其发酵性能和酸奶品质进行测试。筛选的八株菌均具有高产胞外多糖和良好的发酵性能。其菌种鉴定结果是:菌株KTx、 KL1、J1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菌株Tx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菌株KS4、J4、Pl、P5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1actis),其中嗜热链球菌Tx制备发酵剂的粘度最高,凝乳时间最短,感官综合评分最高,可利用此菌株进一步开发研制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功能性酸奶。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C3产抗菌物质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3研究提高产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通过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3抗菌物质对黑曲霉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设计6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到优化的发酵条件为:种子液的菌龄12h,种子液接种量2%,发酵培养基装液量75mL/250mL,发酵培养基初始pH 7.0,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8h。在优化发酵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C3产抗菌物质的抑菌活性比优化前提高了26.52%。  相似文献   
7.
利用昆明酸浆米粉中分离的3种乳酸杆菌采用混合发酵法研制米粉复合发酵剂。以产酸能力、发酵活力与感官品质评价为指标筛选发酵性能优良的乳酸杆菌,并采用L16(45)正交试验确定制作酸浆米粉复合发酵剂的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从昆明酸浆米粉中筛选出发酵性能优良的3株乳酸杆菌R1、R9、R11菌株;利用此3株乳酸杆菌研制的复合发酵剂的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4h,发酵剂接种量4%,R1∶R9∶R11菌株接种比例为1∶1∶1;采用复合发酵剂制作的酸浆米粉与单一菌种相比,其酸度与活力均有明显提高。用此复合发酵剂制作的成品酸浆米粉,风味纯正、柔韧筋道、口感爽滑,色泽如白玉。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开菲尔酸奶复合发酵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开菲尔粒中分离的乳球菌和乳杆菌采用混合发酵法研制开菲尔酸奶复合发酵剂。针对影响发酵剂品质的三个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功能性开菲尔酸奶复合发酵剂的最佳发酵条件:球菌和杆菌的接种比例为2:1,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为43℃。用此发酵剂制作成品酸奶,凝乳时间短,凝固结实,口感细腻,甜酸度适中,有浓郁的酯香风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开菲尔粒中分离出15株能降低胆固醇的菌,通过生理生化反应以及其他指标对这15株菌株进行鉴定,其中7株为球菌,8株为杆菌。对这15株菌进行复筛,最终筛选出一株能产胆盐水解酶的菌株,用全自动生化鉴定仪对这株菌做进一步的鉴定,其鉴定结果为干酪乳杆菌。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胞外多糖分离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乳酸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分离纯化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目前在乳酸菌EPS分离、纯化研究中常用手段的优缺点,旨在寻找较优方法,以达到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与功能试验的纯度要求,为单独研究EPS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与分子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