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川南某浓香型白酒生产企业50年窖龄且发酵正常的窖泥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以及放线菌群落结构,利用原位分离法从中分离得到2株放线菌,结合形态鉴定、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菌种属,并对其进行耐酸、耐乙醇特性研究,基于风味导向思路,分别对2株菌进行液态培养和固态培养,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发酵挥发性产物进行分析,为放线菌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放线菌在该窖泥样品含有较高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相对丰度达(10.7±3.4)%,且主要分布于链霉菌亚目(Streptomycineae)和科里氏杆菌亚目(Coriobacterineae)。采用原位分离法分离放线菌,将分离得到的2株菌编号为A1、A2,菌株A1鉴定为桑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sampsonii),菌株A2鉴定为鲁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rutgersensis)。菌株A1、A2均可在pH>4.3或乙醇体积分数<6%的环境中生长。菌株A1在液态和固态发酵条件下都会产生大量土臭素以及萜烯类物质,菌株A2在液态条件下能产生多种酯类,其中己酸乙酯相对含量(5.384%)较高,而固态条件下能够检测出大量的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和吡嗪类物质。  相似文献   
2.
浓香型白酒酒醅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试验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浓香型白酒酒醅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所有酒醅样品均出现13~23条较清晰的条带,其中第1、2、3、5、6、12、13号条带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且优势度较高;所有样品生物多样性指数都在2.12~2.80之间,发酵前期,多样性指数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发酵第49d时到达最低值,之后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后期保持平稳;相邻发酵时间酒醅细菌DGGE图谱相似性指数较高,为0.58~0.78。  相似文献   
3.
传统白酒品质鉴别方法主要通过感官尝评的方式来区分白酒的香气、口感、风格,其方法简便、实用,但缺乏客观指标。本研究尝试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30个批次的浓香型系列白酒以及2个假冒伪劣产品的白酒样品进行微观形态的表征。结果表明,真酒和假酒在微观形态上有明显差异,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建立的方法为泸州老窖酒的真伪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窖泥中放线菌在窖池中的性能,本研究以浓香型白酒窖泥为菌源,采用梯度稀释平板法从中分离出两株放线菌菌株,对目标菌株进行多相分类鉴定,包括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形态观察及部分生理代谢特性分析。本研究通过筛选培养获得两株放线菌菌株(X,Z)后的初步鉴定结果为:菌株X和菌株Z分别为产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以及德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drozdowiczii)。通过分析实验结论得知,两株菌最适生长p H值为6.5,最适生长温度区间均在25~30℃;菌株X可耐受乙醇浓度为10%,菌株Z可耐受乙醇浓度为8%;菌株X在液态环境下的对数生长期为12~48 h,菌株Z在液态环境下的对数生长期为18~48 h,两菌株稳定期均在48 h后;通过测试发现两株放线菌均能产生淀粉酶,且菌株X产淀粉酶能力明显强于菌株Z,结果表明窖泥中的放线菌株拥有分解淀粉的能力,可以为其他需葡萄糖微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菌X和菌Z均无产抗生素能力或产抗生素能力极低,表明在窖泥环境中,放线菌可能无需产生抗生素也能和其他微生物共生长。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窖池酒醅发酵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环境温度、酒醅入窖温度及窖池微生物生长代谢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该试验利用窖池温度检测系统对成都某酒厂采用浓香型白酒双轮底工艺的三口窖池酒醅温度进行实时精确检测,并绘制出其温度变化曲线。结果发现:采用双轮底工艺时,酒醅温度变化基本符合“前缓、中挺、后缓落”的传统经验,相比于普通工艺,双轮底酒醅温度变化更为平缓。  相似文献   
6.
以糯高粱和粳高粱为原料,通过对比其小曲酒酿造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差异,同时探究糯高粱的小曲酒酿造工艺,以提升小曲酒品质。结果表明:两种高粱的水分和淀粉差异不显著(P0.05),糯高粱的支链淀粉显著高于(P0.05)粳高粱,并且糯高粱的出酒率也显著高于(P0.05)粳高粱。粳高粱产酒中乙酸乙酯的量显著高于(P0.05)糯高粱,针对这点对两种高粱原料的处理工艺进行探究,发现酒醅疏松度可以影响高粱的糖化效果,最终通过添加辅料的方式去改善糯高粱的糖化效果提升出酒量和产酒中乙酸乙酯的量,当添加10%(与原料的质量比)的辅料时,可取得较好的效果,1 000 g酒醅的出酒量能达到450 mL(折65%vol),产酒中乙酸乙酯含量能达到0.53 g/L。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在窖泥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试验从泸州老窖浓香型白酒发酵窖池窖泥中分离纯化得到l株细菌。经菌落特征观察和镜检后,由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为Bacilluscereus/thuringiensisB(蜡状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  相似文献   
8.
该实验优化了玛咖酒试样中总皂苷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方法确认来考察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玛咖酒试样采用SPEC18柱纯化进行前处理;选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作为洗脱剂。人参皂苷Re吸光度值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0~0.20 mg/mL;方法检出限为4.6 mg/L;方法正确度的偏差在5 mg/L添加水平<20%、在15 mg/L及50 mg/L添加水平下均<10%,符合要求;精密度实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4%;加标回收率在90%~103%。建立的玛咖酒试样中总皂苷检测方法精密度及准确度高,适用于该产品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硕士生培养强调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强烈的应用型特色,故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硕士培养模式,以期对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战略调整及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比国家标准GB/T 10781.1—2021《白酒质量要求第一部分:浓香型白酒》与GB/T 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理化要求的变化,对各个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2021版新增指标酸酯总量和己酸+己酸乙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酸酯总量含量增加,己酸+己酸乙酯含量减少。研究获得详细准确的数据,为浓香型白酒企业在生产工艺和酒体设计等方面的改良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