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凝土碳化及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混凝土的碳化,主要是空气中的CO_2与水泥中的碱性水化产物,即Ca(OH)_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混凝土的碱度降低,从而使钢筋表面的纯化膜遭到破坏,造成钢筋的腐蚀。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庆油田气井深入开发,积液井数逐年增多稳产难度增大,但常规柱塞排水工艺需关井等待柱塞下落,关井时间长,影响气井产量,同时井筒中的液体灌入地层,造成近井地层气相渗透率下降,形成"水锁",影响气藏采收率。为此,设计了连续排水型柱塞,采用分体式结构,柱塞与密封件井底吸合组成密封柱塞上行举液,到达井口时柱塞与密封件分离,实现柱塞套与钢球分别先后下落,且下落过程中井筒中的气液两相流可通过钢球周围和有中心通道的柱塞套向上流动,减少柱塞下落阻力,提高下落速度,以缩短关井时间;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柱塞的内外部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了柱塞密封性。改进后的连续排水型柱塞可实现不关井连续排水,柱塞密封性良好,可延长气井生产寿命、改善气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的不断深入,农电管理体制的逐步理顺,电力营销由供电公司实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管理.农网改造及农电管理方式的变革,规范了农村电力市场秩序,让农民真正用上明白电,免交冤枉钱,真正减轻了农民负担,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农村人民群众的关心.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后续热处理对轧制-ECA大应变纯铝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ECA加工后的纯铝以小角度晶界为主,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减小,材料硬度先上升后下降,强度则持续下降。200℃以上温度的退火可以显著消除大应变加工后材料内部的拉长纤维组织;当退火温度超过300℃时,平均晶粒尺寸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5.
对P110与TP140 2种不同的套管材料与超级13Cr油管材料的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失质量、摩擦因数和往复磨损效率的对比研究,揭示了超级13Cr油管材料与不同套管材料的磨损特性。试验结果表明,TP140钢由于硬度比P110钢高,所以在单位时间内对超级13Cr钢造成的磨损更为严重。在恒定介质中,2对摩擦副的摩擦因数随着接触力和摩擦频率的改变变化不大。分析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超级13Cr油管材料表面磨损形貌为片状剥落和犁沟共存。  相似文献   
6.
7.
基于最小携液流速理论的泡排剂及其注入浓度优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气井最小携液流速理论为基础,选用改进后的特纳携液模型,形成一套泡沫排水采气用泡排剂的优选方法。将泡排剂性能参数和气井流体参数输入优选模型后,可计算出气井最小携液流速。通过与气井实际流速的比值,即可判断有水气井应用泡排剂是否可行,并优选出相应泡排剂及所需浓度,避免泡沫排水的盲目性。照上述研究思路,编制了气井泡排剂优选软件。通过对3口气井的泡排剂及加药浓度进行优选,结果与现场应用情况相吻合,表明优选方法可行,可帮助现场达到优选泡排剂及注入浓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9.
10.
针对机场输油管道的特点,提出了管道内壁腐蚀防护方法选用原则。对目前主要的几种管道内壁防腐蚀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比,提出了选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