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52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LC)外墙板的连接节点有多种,勾头螺栓法应用最为普遍,该连接做法为半刚性节点,限制了ALC外墙板在高层建筑外墙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预埋件式减震摇摆节点,该连接节点解决了主体结构随动变形的适应性难题及墙板的损伤问题,经理论分析、节点静力试验、平面推覆试验、振动台试验,系统地验证了该连接节点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应用于100m高层建筑外墙提供了可靠的柔性节点做法。该新型高效连接节点经过多个工程的实际应用,进一步验证了其安全性、安装便捷性、容差合理性、传力明确性,促进了外墙系统装配式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3.
采用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了某高层建筑的整体有限元模型,模拟其在实测风荷载作用下和单台动力设备作用下楼板的振动响应,并与现场振动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掌握了楼板在环境激励和设备激励作用下的振动规律,为拟建高层建筑内精密仪器的微振动控制提供了分析数据和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4.
复杂环境下动态应变测试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宝钢集团梅山轧钢厂轧钢生产线技改项目的健康监测工程为背景,介绍在高温、潮湿、强噪声、电场、磁场等干扰的环境下动态应变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经过实际工程的检验,证明该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耸塔台结构竖向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机场控制塔台的 1 /30配筋砂浆结构模型进行了模拟竖向地震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分析了该塔台结构竖向动力特征 ,并就其在竖向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规律作了探讨 ,为高耸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深入研究和设计理论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很难将结构整体与局部关键构件的性能用一种结构分析软件全面把握,联合使用目前成熟的动力弹塑性分析软件PERFORM-3D和ABAQUS,可以利用各自特点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全面评价。以某超限高层结构为例,首先建立该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所需达到的抗震性能目标,在PERFORM-3D软件中对整体结构在不同水准下的性能目标直接进行定义,使用ABAQUS软件对关键构件的钢骨、钢筋等局部应力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对结构构件性能水准的整体判定和关键构件的局部分析,全面评价了该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确定其是否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结果表明,两种软件的联合应用既可以反映结构的整体抗震承载力及抗侧刚度,又能够很好地把握结构关键构件的局部应力状态,可以更为全面且可靠地反映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阻尼器优化布置是结构减震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通过多次动力响应计算来完成。为此,提出了一种通过结构静力分析确定阻尼器合理布置位置的方法,并能够快速计算出优化方案的附加阻尼比。将该方法应用于一栋位于日本东京都新宿区29层钢结构建筑的减震加固设计中,分析了该建筑的强震观测系统在日本“311地震”中采集到的部分楼层加速度时程数据,并基于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的可靠性。采用所提方法对结构进行减震加固,得到双向共64个阻尼器的优化布置方案及其附加阻尼比,并通过动力方法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同时针对长周期及长持时特性的地震波,对减震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其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减震优化方案的减震效果明显,结构整体地震反应和构件损伤较非减震方案都大大减小;减震优化方案有效改善了高层钢结构楼层变形不均匀的情况,层间位移角均满足小于1/100的性能要求;通过减震优化后大部分钢支撑和钢梁的塑性率都降低至小于1。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层隔震结构模型在刚性地基和软土地基条件下进行对比振动台试验,研究软土地基上高层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和隔震效果。采用叠层剪切型土箱以减小边界影响,采用粉质黏土作为模型土,考虑基底压力的相似,采用高宽比为4的5层钢框架作为上部隔震结构模型,设计了软土地基上高层隔震结构、非隔震结构以及刚性地基上隔震、非隔震结构的振动台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程度较非隔震结构轻;SSI效应显著降低了隔震结构模型的自振频率、增加了体系的阻尼;软土地基上隔震结构能够有效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但是相对于非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比值增大,隔震效果降低;SSI效应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不仅与地震动类型有关还与输入地震动强度相关;软土地基上高层隔震结构基础输入地震动与自由场地震动在反应谱水平上基本一致,采用自由场地震动确定基础输入地震动是可行的,且偏于安全,而非隔震结构基础输入地震动则与地基更深层的地震动接近。  相似文献   
9.
不同土性地基上高层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体系的模型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土性地基上高层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和隔震效果。采用叠层剪切型土箱以减小边界效应影响,模型地基分别为刚性地基、均匀软土层地基、分层可液化地基,采用高宽比为4的五层钢框架作为上部隔震结构模型。试验发现,考虑SSI的隔震结构体系频率均小于不考虑SSI的体系频率,均匀软土层地基上隔震结构体系的阻尼比刚性地基增加,而分层可液化地基上体系的阻尼则降低;软弱地基上隔震层位移可明显大于刚性地基上的情况,而当地基发生液化时隔震层的位移则明显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建造于软弱地基、存在液化可能地基上的高层隔震结构仍然能够发挥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保温节能住宅围护结构构造的合理性,决定保温节能的效果、结构的安全、房屋的结构耐久时间、使用年限及用户满意成度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外墙内保温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