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32篇
  免费   5954篇
  国内免费   4621篇
电工技术   9755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10120篇
化学工业   5359篇
金属工艺   2505篇
机械仪表   6245篇
建筑科学   19290篇
矿业工程   4649篇
能源动力   2048篇
轻工业   7358篇
水利工程   5068篇
石油天然气   5207篇
武器工业   1198篇
无线电   183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50篇
冶金工业   2893篇
原子能技术   1299篇
自动化技术   21408篇
  2024年   594篇
  2023年   2223篇
  2022年   2292篇
  2021年   2905篇
  2020年   3082篇
  2019年   4039篇
  2018年   1787篇
  2017年   2706篇
  2016年   3307篇
  2015年   4356篇
  2014年   9380篇
  2013年   7328篇
  2012年   8149篇
  2011年   8650篇
  2010年   7143篇
  2009年   7413篇
  2008年   8115篇
  2007年   6597篇
  2006年   5648篇
  2005年   5838篇
  2004年   5412篇
  2003年   4518篇
  2002年   3228篇
  2001年   2651篇
  2000年   2119篇
  1999年   1572篇
  1998年   1384篇
  1997年   1164篇
  1996年   1050篇
  1995年   964篇
  1994年   758篇
  1993年   545篇
  1992年   515篇
  1991年   492篇
  1990年   368篇
  1989年   365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
基于“以学生为本”的OBE教育理念,本文对电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整个过程将专业课程体系契合学业规划以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学生参与理论、实践教学和平台搭建,在夯实其理论知识的同时丰富教学资源;在创新考核中采用“螺旋递进式”的师生互动模式,全程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能力。多年实践探索表明学生在课程实践、学科竞赛、论文发表和申报专利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抱杆系统是悬浮式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安全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但由于其受力复杂且难以实时感知,造成铁塔组立施工难度过大甚至产生事故。为此,结合当前发展的无线物联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悬浮抱杆组塔无线监测系统。通过对悬浮式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工艺的分析,获取了抱杆系统的安全薄弱点,从而明确了系统功能原理与模块组成。针对抱杆及其拉线系统的受力、倾角、风速、高度、距离等数据特点,选择相应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监测与采集;并针对监测点分布广、层级多的特点,采用LoRa树型组网模式,形成以上位机为网络总节点的一主多从无线传输方式。系统采用阵列巡检应答通信模式,各信道通过时分进行有序利用,数据延迟控制在ms级以内,并通过临限预警功能将各危险点数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
刘日  乔源  郎蕾  张昱东 《机械设计》2020,37(3):67-71
针对弹力方程式赛车国际设计锦标赛中规定使用的驱动橡皮筋进行单轴拉伸和多股旋拧的极限性能测试试验,建立橡皮筋单轴极限拉伸长度与最大旋拧圈数(临界圈数)之间的关系,并推导橡皮筋处于1股状态时的最大旋拧圈数Q_(max)值。以Q_(max)为常数,建立橡皮筋缠绕股数n和对应理论临界圈数Q_(nL)之间的关系。将得出的理论值Q_(nL)与试验值Q_(nS)进行对比并计算修正量,推导橡皮筋的实际临界圈数Q_n的计算公式,并列出常用参考数据表,为指导弹力方程式赛车的设计工作及提升赛车速度和行驶距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开放式复杂网络下知识的快速流转及有效分配决定着跨时空知识创新与价值创造的实现,在揭示开放式知识网络典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参与主体的联合程度,针对联合式、强驱动式及无意识式多重驱动模式阐述知识结构布局的存量、流量和转量的影响要素与作用机理。建立开放式知识网络总量的二元时空交流域方程,深入挖掘网络时空分布的测度方法与演化特征。运用多层次案例研究方法,分析2012~2017年间3类知识服务网络的产生与演变过程,提出知识网络的治理策略。研究发现,不同驱动模式下的网络知识构成伴随组织形态不断演化发展,呈现为获取渗透、交换潜化、扩散倍化及转化应用4个阶段。知识市场缺口与地理缺口的时空距离不断减少,知识溢出效果不断增强,有效的知识治理方案有助于开放式知识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