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0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324篇
电工技术   188篇
综合类   717篇
化学工业   4390篇
金属工艺   159篇
机械仪表   210篇
建筑科学   353篇
矿业工程   107篇
能源动力   63篇
轻工业   3075篇
水利工程   90篇
石油天然气   632篇
武器工业   167篇
无线电   30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9篇
冶金工业   200篇
原子能技术   52篇
自动化技术   265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66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73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通过采集光伏电站逆变器的温度数据,构造同型号逆变器在相同运行环境下的温度数据组,根据温度数据组计算温度数据的正态分布情况,提出对温度异常设备的预警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的分析结果可以预测逆变器的运行情况,为逆变器过温故障或告警预判提供可行的诊断方案和方法,避免了无效报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炎性疾病患者的乳酸林格氏液(Ringer's lactate,RL)液体动力学特征以及炎性生物标记物是否可以作为协变量影响RL分布和排泄。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分级(ASA)I-II级,腹腔镜下择期胆囊切除术(胆囊炎组,n=20)或者腹腔镜下急诊阑尾切除术(阑尾炎组,n=20)。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开始输注RL,按15 mL/kg,35 min内输毕。采用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血浆炎症(TNF-α,IL-10和CRP)或者内皮损伤生物标记物(syndecan-1,SDC-1);利用血红蛋白(Hb)稀释-时间曲线和尿量,使用Phoenix软件,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计算RL液体动力学参数和协变量的影响。结果:与胆囊炎组相比,阑尾炎组RL从组织间隙到血浆的转运速率常数(k21)显著降低(14×10-3min-1 versus 35×10-3min-1;P=0.012)。阑尾炎组C反应蛋白(CRP)升高[中位数38.1(1.8-143.6) μg/mL versus 1.3(0.1-159.0) μg/mL;P<0.001];与清醒状态相比,麻醉期间(输液开始后30~45 min),液体从中央室中到外周室的转运速率常数(k12)显著增加(57×10-3min-1 versus 32×10-3min-1;P<0.01)。清除速率常数(k10)降低90%(0.6×10-3min-1 versus 5.3×10-3min-1;P<0.001)。无论在清醒状态还是麻醉状态下低血压均能降低液体清除;炎症或者内膜损伤的生物标记物不能作为显著影响RL液体动力学参数的协变量。结论:阑尾炎或者胆囊炎患者术前输入液体后“炎症反应的生物标记物”不是RL的液体动力学的协变量,但是两组患者中,全身麻醉期间输入液体的清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从自然腐败的樱桃上分离的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LD3.0086为指示菌,研究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抑制作用靶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染液(calcofluor white,CFW)染色观察苯乳酸对菌丝顶端生长的破坏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链格孢霉的超微结构变化,通过测定苯乳酸作用前后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变化研究苯乳酸对菌丝细胞壁的破坏作用,应用荧光双染色法观察苯乳酸对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12.5 mmol/L的苯乳酸能有效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与对照组(无菌水处理)相比,苯乳酸处理后链格孢霉顶端生长细胞无明显形变,经12.5 mmol/L苯乳酸处理的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苯乳酸处理24 h,链格孢霉菌丝细胞壁表面无明显损伤,细胞内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苯乳酸短时间(4 h)处理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仍较为完整,加入苯乳酸较长时间(8 h)后细胞膜发生破裂。综合分析可知,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作用靶位应不是菌丝体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是在菌丝体内部,通过破坏菌丝内部细胞器结构或引起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从而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和繁殖,发挥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平面并联机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求解困难、过程繁琐、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CAD求解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三维螺旋扫描方法。将[n]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分解成[n]条支链进行独立分析,得到每条支链下末端执行器的可达区域,再将所有支链可达区域取交集即为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平面并联机构模型,进行几何特征处理,通过自动求解器求解,将求解过程图形化,快速得到同轴布局5R机构和平面3-RPR并联机构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通过同轴布局5R机构的运动学实验,验证了该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ISL)对人胶质瘤细胞SHG44增殖、自噬、凋亡及相关分子信号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ISL在不同时段、不同浓度下对人胶质瘤细胞SHG44的增殖抑制情况。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IP标记检测ISL(0,20,40,60,80μmol/L)作用于SHG44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的情况,透射电镜下观测ISL对SHG44细胞内部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测细胞内部及其周边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分布,Western blot检测ISL对SHG44细胞中Caspase-3,Bcl-2以及LC3B等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ISL作用下,SHG44细胞的增殖过程呈现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ISL(80μmol/L)组在作用72 h后对SHG44细胞的抑制率超过了半数;流式细胞术检测ISL作用SHG44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4±0.85)%,(6.72±2.81)%,(11.82±3.21)%,(16.61±3.79)%,(26.15±3.82)%;透射电镜下可见SHG44细胞内部出现自噬小泡及自噬溶酶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出现自噬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免疫荧光颗粒;Western blot显示ISL作用于SHG44细胞48 h后,LC3-Ⅱ/Ⅰ比值以及Caspase-3的表达呈上升趋势,而Bcl-2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 ISL能有效抑制人胶质瘤细胞SHG44的增殖,诱导SHG44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并且抑制了抗凋亡分子Bcl-2的表达,增加了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以及自噬相关分子LC3-Ⅱ/Ⅰ的比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95%2甲4氯异辛酯原药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二次腹腔给予小鼠低、中、高不同剂量的95%2甲4氯异辛酯原药,采样观察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发生情况来研究其是否具有致突变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玉米油)比较,95%2甲4氯异辛酯原药各剂量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95%2甲4氯异辛酯原药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2):10-11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及血乳酸水平在评估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HFMD患儿,根据入院PCIS评分结果将其分为普通组(n=25)与重症组(n=35),另收集同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各组均进行血乳酸检测,比较各组以及患儿不同治疗结局、不同乳酸清除率的血乳酸水平及PICS评分。结果:治疗前,重症组血乳酸水平均高于普通组、对照组,且普通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重症组PICS评分低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I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重症组血乳酸水平高于普通组、PICS评分低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儿中,存活55例(高乳酸清除率组)、死亡5例(低乳酸清除率组),死亡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存活组、PICS评分低于存活组,低乳酸清除率组PCIS评分低于高乳酸清除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S评分、血乳酸对分辨危重病例是否发生死亡的AUC(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2(0.74,0.91)、0.75(0.62,0.88)。结论:PCIS评分和血乳酸水平检测,均能较好预测危重症HFMD患儿的患病情况及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贺亚维  张颂红  黄杰  刘流  李国华  贠军贤 《化工学报》2020,71(12):5636-5643
采用超声乳化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纳凝胶,然后经结晶致孔法制备了内嵌纳凝胶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纳晶胶,对其接枝功能单体N,N,N-三甲基乙烯基苯甲氯化铵,得到内嵌纳凝胶阴离子交换纳晶胶,用于从发酵液中分离苯乳酸。结果表明:所得纳晶胶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和轴向分散性能,在流速为1 cm·min-1时,不同配比纳晶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容量为3.9~5.4 mg·ml-1;将质量比为 8∶2(HEMA∶pBMA)的纳晶胶用于从转化液中分离苯乳酸,所得苯乳酸的纯度达89.24%,回收率93.74%,分离效果好,表明其在生物分离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DMAP+I_2作为催化体系,考察了其在叔丁醇与乙酸酐的酰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可使乙酸酐与高位阻的叔丁醇顺利进行酯化反应,乙酸叔丁酯收率可高达70%以上,并且反应条件温和、催化体系易被回收和重复使用。同样通过实验验证该催化体系也可高效作用于正丁醇、仲丁醇与乙酸酐的反应。DMAP+I_2催化体系经核磁共振、质谱仪进行表征分析,发现DMAP和碘单质之间发生了配位或者酸碱反应,重复反应多次,催化剂组分没有发成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在急性溶血性贫血(Acute hemolytic anemia,AHA)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118例AHA患儿纳入AHA组,并选取同时期100名无溶血性贫血史的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儿童血清LDH水平,比较AHA组不同病情患儿血清LDH差异,并分析AHA患儿治疗前后血清LDH变化,分析LDH在AHA诊断及疗效评估中发挥的作用。结果 :AHA患儿血清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血清Hb水平低于后者,随着患儿病情的进展,其血清LDH水平逐渐升高、血清Hb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DH与Hb水平呈负相关(r=-0.693,P<0.05)。118例AHA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81.36%(96/118),随着患儿病情的加重,其有效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HA组患儿治疗后血清LD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完全缓解者血清LDH水平下降最为明显,其次为部分缓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AHA水平变化能够为AHA的早期筛查诊断、病情判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