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83篇
  免费   2543篇
  国内免费   3872篇
电工技术   684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3209篇
化学工业   6035篇
金属工艺   4652篇
机械仪表   3480篇
建筑科学   2669篇
矿业工程   993篇
能源动力   956篇
轻工业   1680篇
水利工程   679篇
石油天然气   695篇
武器工业   385篇
无线电   112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982篇
冶金工业   1114篇
原子能技术   545篇
自动化技术   2624篇
  2024年   268篇
  2023年   937篇
  2022年   893篇
  2021年   1174篇
  2020年   941篇
  2019年   1266篇
  2018年   676篇
  2017年   1037篇
  2016年   1052篇
  2015年   1383篇
  2014年   2762篇
  2013年   2192篇
  2012年   2940篇
  2011年   2979篇
  2010年   2733篇
  2009年   3213篇
  2008年   3639篇
  2007年   3220篇
  2006年   2901篇
  2005年   2740篇
  2004年   2444篇
  2003年   2081篇
  2002年   1778篇
  2001年   1729篇
  2000年   1497篇
  1999年   1217篇
  1998年   1227篇
  1997年   1091篇
  1996年   1010篇
  1995年   1038篇
  1994年   944篇
  1993年   766篇
  1992年   769篇
  1991年   775篇
  1990年   692篇
  1989年   63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线锚索沿程预应力损失是影响衬砌结构应力分布的关键因素,获取摩擦系数和偏差系数尤其重要。开展不同加载状态曲线锚索沿程预应力损失研究,建立了模型试验平台,进行了不分级加载、分级加载和分级循环加载测试,分析了锚固端和张拉端受力特征、预应力损失变化规律、摩擦系数和偏差系数取值,并结合实际工程计算了曲线锚索任意点受力值。结果表明:曲线锚索沿程损失摩擦系数和偏差系数不仅与材料自身属性有关,还受到力学加载状态影响;与不分级相比,分级加载曲线锚索平均预应力损失由 8.47% 降低至 3.63%,且各级荷载必须给予足够停滞时间,以保持预应力传递;分级循环加载曲线锚索预应力沿程损失大幅降低,而加载时长却较久,不适宜作为常规加载方式,宜作为极个别曲线锚索预应力值不能达标时的应急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2.

该文基于掺钪AlN薄膜制备了高次谐波体声波谐振器(HBAR),研究了钪(Sc)掺杂浓度对AlN压电薄膜材料特性及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掺入Sc的摩尔分数从0增加到25%时,压电应力系数e33增加、刚度 下降,导致Al1-xScxN压电薄膜的机电耦合系数 从5.6%提升至15.8%,从而使HBAR器件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 提升了3倍。同时,当Sc掺杂摩尔分数达25%时,Al1-xScxN(x为Sc掺杂摩尔分数)压电薄膜的声速下降13%,声学损耗提高,导致HBAR器件的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降低。  相似文献   

3.
4.
三维异质异构集成技术是实现电子信息系统向着微型化、高效能、高整合、低功耗及低成本方向发展的最重要方法,也是决定信息化平台中微电子和微纳系统领域未来发展的一项核心高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毫米波频段三维异质异构集成技术的优势、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利用硅基MEMS 光敏复合薄膜多层布线工艺可实现异质芯片的低损耗互连,同时三维集成高性能封装滤波器、高辐射效率封装天线等无源元件,还能很好地处理布线间的电磁兼容和芯片间的屏蔽问题。最后介绍了一款新型毫米波三维异质异构集成雷达及其在远距离生命体征探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流延膜挤出机、拉膜机分别对锑(Sb)系聚酯和钛(Ti)系聚酯进行挤出、拉伸成膜,考察了两种聚酯的成膜性能,对两种聚酯在加工过程中的热稳定性以及薄膜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取向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挤出、拉伸过程中,Ti系聚酯的黏度降高于Sb系聚酯,Ti系聚酯切片的结晶度明显小于Sb系聚酯,但Ti系聚酯薄膜的结晶度与Sb系聚酯薄膜相当;在相同的成膜工艺下,Ti系聚酯薄膜的弹性模量、光学性能与Sb系聚酯薄膜相当,拉伸强度高于Sb系聚酯薄膜,断裂伸长率低于Sb系聚酯薄膜,双折射率大于Sb系聚酯薄膜。  相似文献   
6.
以模内装饰技术(IMD)测试平板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和实验方法分析薄膜滞热的影响因素及薄膜滞热对成型工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薄膜滞热使动模侧模具温度场变化滞后于定模侧温度场,且在实验条件下达到8.6 ℃的最大温度差;薄膜滞热随着模具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熔体温度和薄膜厚度增加而升高;薄膜影响熔体的充模与冷却,造成产品冷却不均的现象;薄膜滞热导致产品翘曲变形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聚酰亚胺薄膜在308nm准分子激光下的剥离效果,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分别探究了激光能量密度、光斑重叠率、脉冲频率、衬底温度对激光剥离效果的影响, 并结合显微镜观察剥离后的衬底和薄膜形貌。结果表明, 激光剥离能量阈值约为160mJ/cm2, 在激光能量密度为180mJ/cm2~190mJ/cm2左右、光斑重叠率为68.33%时, 剥离效果较好; 提高衬底温度有利于激光剥离过程。该研究对聚酰亚胺薄膜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志民  张朝川 《电子测试》2020,(9):108-109,111
针对传统低压回路电阻测试仪只能在被测设备停电时使用的一大限制,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低压回路电阻测试仪。该仪器可在低压设备运行状态下对其回路电阻进行测量,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设备停电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黄丽 《粘接》2020,42(4)
基于自制溶液拉伸装置与同步辐射技术,对不同温度状态下聚乙烯醇薄膜水中拉伸诱导结构演变,及其纤维化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拉力传感器所获拉伸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力学平台起点、终点、应变硬化点作为界限点进行区间划分。宽角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①~③区间,出现了拉伸诱导聚乙烯醇晶体熔融过程。小角X射线散射结果表明,拉伸诱导片晶-纳米纤维结构转换过程出现在②区间初始,且此过程即熔融-重构过程。在③区间,在含量不断增多趋势下,纳米纤维结构开始发生周期性排列,邻纤维间距大约在14~18nm。而拉伸温度上升,可显著提高纳米纤维结构排列整体性与完善性,此纤维结构有助于优化偏光膜产品结构均衡化与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