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芽条件及营养液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糙米为原料,研究浸泡温度和时间对糙米吸水率的影响,发芽温度和时间对糙米发芽率和GABA含量的影响,同时分析pH值及不同营养液对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下浸泡10h吸水率达到22%左右;在30℃下发芽24h,糙米发芽率高且出芽整齐,且糙米GABA含量高达515.21μg/g。在营养液pH为5.5时,发芽糙米GABA含量可达1330.90μg/g,Ca2+浓度在0.15mmol/L时,GABA含量可高达586.24μg/g。磷酸吡哆醛(PLP)浓度在2.0mmol/L时,发芽糙米GABA的含量可达543.14μg/g。VB6浸泡液在1.5mmol/L时,发芽糙米GABA含量为566.61μg/g。谷氨酸钠浓度为2.00mg/mL时,GABA含量达590.01μg/g。可见控制发芽条件以及选择合适的营养液,能有效调节糙米富集GABA。  相似文献   

2.
通过发芽法富集小米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GABA)。以GABA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小米糙米发芽富集GABA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浸泡温度34℃、浸泡时间12 h、发芽温度34℃、发芽时间60 h条件下,小米发芽糙米中GABA质量分数可达184.75 mg/hg,较优化前提高了2.76倍,为未发芽小米糙米的8.44倍。发芽处理可以高效富集GABA,为小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糙米发芽后γ-氨基丁酸(GABA)增加很多.以糙米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糙米的发芽条件进行优化.先以GABA生成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糙米的发芽条件,再以正交实验初步优化糙米发芽工艺条件,最后根据正交实验结果,找出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糙米的发芽工艺条件,得出富集GABA的最佳糙米发芽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34℃,浸泡时间14 h,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19.82 h,氯化钙用量0.84%.此时GABA含量可达到131.91 mg/(100g),其结果约为发芽前的3倍.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酶预处理糙米发芽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发芽糙米蒸煮后口感差的问题,提出酶溶液浸泡糙米提供发芽条件的同时适当降解皮层粗纤维预处理工艺.研究酶浓度、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硬度的影响规律,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并以GABA含量为考核指标,将酶预处理工艺与传统浸泡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硬度变化影响显著;酶预处理工艺优化参数组合为:酶浓度为0.4mg/mL、酶解温度为33℃和酶解时间为110min,在此条件下,糙米发芽率可达到传统浸泡处理的90%以上,其硬度降低14.1%.最优酶解条件下得到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略低于未经酶浸泡得到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证实了发芽糙米皮层粗纤维降解是其硬度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研究稻谷品种、铁营养剂、Fe2+浓度、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培育温度、培育时间对发芽糙米有机铁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影响,优化了糙米发芽过程中有机铁生物强化的生产工艺,并对发芽糙米铁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0.005 mol/L FeSO4溶液为铁营养剂对‘绿旱1号’品种糙米进行铁强化发芽处理时,有机铁和GABA含量显著提高。获得铁强化发芽糙米最优生产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30 ℃、浸泡时间10 h、培育温度32 ℃、培育时间44 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铁强化发芽糙米的有机铁含量为(405.48±9.18)mg/kg,是普通发芽糙米的51 倍, 其中铁主要是与蛋白结合的形态, 占总铁含量的53.74%;GABA含量为(508.04±13.50)mg/kg,是普通发芽糙米的14 倍。  相似文献   

6.
通过利用纤维素酶处理发芽糙米的方法降低发芽糙米硬度,以提高发芽糙米适口性。研究酶浓度、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对发芽糙米硬度的影响规律,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以硬度和GABA含量为考核指标,将酶处理工艺与未经酶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发芽糙米硬度变化影响显著;酶处理发芽糙米工艺优化参数组合为:酶浓度为0.47 mg/mL、酶解温度为49.5℃和酶解时间为80 min时,所获得发芽糙米硬度接近白米硬度;最优酶处理条件下获得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高于未经酶处理获得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证实了发芽糙米粗纤维降解和皮层结构的破坏是其硬度下降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生产中应用纤维素酶处理发芽糙米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在发芽糙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本实验首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富含γ-氨基丁酸(GABA)发芽糙米的发芽务件进行优化,得出富含GABA发芽糙米的最佳发芽条件为浸泡时间12h,浸泡温度20℃,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26h,此时发芽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达47.1mg/100g,为发芽前的2.4倍。  相似文献   

8.
以收获干燥后的普通稻谷和不同水分含量的高水分稻谷为原料,研究稻谷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工艺。通过测定爆腰率、发芽率、富集后GABA含量及干物质损失率几项指标,分析初始原料水分、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富集温度、富集时间对GABA富集工艺的影响,并且利用多元回归建立了富集后GABA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使用高水分稻谷发芽,得到的发芽糙米爆腰率极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建立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富集后GABA含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芽糙米生产过程中糙米所含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变化规律,以发芽温度、发芽时间、浸泡时间、赤霉素浓度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植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发芽温度和发芽时间对植酸含量的影响显著,发芽温度的提高和发芽时间的持续使糙米中植酸的含量逐步下降;通过发芽降低糙米植酸含量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发芽温度36℃、发芽时间34 h、浸泡时间12 h、赤霉素(GA3)浓度0.30 mg/L,此条件下发芽糙米产品中的植酸含量为3.22 mg/g.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并优化了各种条件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含量的影响,确定了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达到最高时的发芽条件。结果表明:浸泡12 h后,糙米吸水基本达到饱和,浸泡温度为30℃时,糙米吸水较快且不影响糙米感官品质。糙米最佳发芽条件为: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4 h、pH5.5、谷氨酸钠浓度12 mmol/L、钙离子浓度0.5%,在该条件下,发芽糙米中GABA的含量可达63.34 mg/100g(干基)。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粮食与油脂》2013,(8):26-28
该文报道研究一种既提高发芽糙米GABA富集量又减少重金属含量新方法。在糙米发芽前,采用EDTA–CaNa2溶液浸泡,当EDTA–CaNa2浓度为80μg/mL(Ca2+浓度约0.2 mmol/L)、浸泡时间为10.5 h时,可使发芽糙米GABA富集量提高42.4%,达到63.36 mg/100g;同时,EDTA–CaNa2溶液浸泡可促进糙米中镉、铅元素迁移溶出。所以,EDTA–CaNa2溶液浸泡不仅提高发芽糙米GABA富集量,且提高发芽糙米产品安全性,为发芽糙米产品加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研究超声波对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处理对发芽糙米富集GABA的最佳处理条件为pH6.0、温度40℃、在发芽17 h时进行超声波处理,超声波处理时长16 min、超声频率30 kHz,此条件下发芽糙米中得到的GABA含量平均值为77.56 mg/100 g;影响因素按大小顺序为超声波处理时长、超声波处理时刻、超声波处理频率。利用响应面法得到GABA含量的数学模型的理论值是77.91 mg/100 g,实测值与模型基本相符,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糙米发芽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糙米发芽后营养价值大大提高,其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提高最显著.以糙米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富集GABA的糙米发芽条件进行优化.先以GABA生成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糙米的发芽条件,再以正交实验初步优化糙米发芽工艺条件,最后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确定影响较大的3个主要因素,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糙米的发芽工艺条件,得出富集GABA的最佳糙米发芽工艺条件为:发芽时间25.8 h,发芽温度32.9℃,浸泡液pH5.11,浸泡液温度30℃.此时发芽糙米的GABA含量达到149.42 mg/(100 g),约为发芽前的2.8倍.  相似文献   

14.
发芽糙米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可提高稻米附加值,丰富米制品市场。该文评述发芽糙米活性成分、制备工艺和产品开发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以下研究和开发方向:(1)拓宽原料来源,深入研究糙米品种中GABA含量差异的内在机理,选育高含量品种作为发芽原料;优化发芽工艺、富集GABA,并研究其后续加工和储藏的变化规律;解析发芽率较低的储备早籼稻谷中GABA的变化规律,拓宽储备稻谷用途和降低原料成本。(2)研究植酸在发芽糙米内源酶作用下的转化规律和富集利用。(3)开发和优化发芽糙米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关键技术。(4)开发控制发芽过程的微生物含量新技术,保证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温度和时间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提供的籼稻"繁71-49"为原料,对发芽糙米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研究了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发芽温度和发芽时间等因素对吸水率、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水率和发芽率与浸泡温度和时间有关,吸水率影响发芽率,发芽时间对发芽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产生影响;制备高含量γ-氨基丁酸的最适宜条件是: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24 h、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8 h;采用该工艺,发芽后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是未发芽糙米的2.3倍,是精白米的7.6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探讨了糙米发芽条件及浸泡液组成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最终得到较优工艺条件: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4 h,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13 h;浸泡液:pH5.5,维生素B60.7 mg/ml,L-谷氨酸钠0.5 mg/ml,氯化钙3.5 mmol/L。此条件下,发芽糙米GABA含量可达428.1 mg/kg,是糙米61.9 mg/kg的7倍左右。  相似文献   

17.
将从发芽糙米分离到优势细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添加到发芽糙米中,对照则采用添加复合抗生素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通过对二者比较,研究蜡样芽孢杆菌对发芽糙米发芽率、γ–氨基丁酸(GABA)产量、感官特性及还原糖含量影响,并初步探讨蜡样芽孢杆菌对发芽糙米品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使发芽糙米发芽率、GABA产量显著降低,还原糖含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蜡样芽孢杆菌消耗发芽糙米部分营养物质;蜡样芽孢杆菌还使发芽糙米带有轻微酸臭味。  相似文献   

18.
通过脉冲强光技术促进糙米发芽过程富集GABA,并采用响应面方法确定了其最佳处理条件:浸泡12h后,对单层糙米进行脉冲强光照射,单次能量400J、闪照次数277次、闪照距离11.3cm,此条件下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可达到345.7mg/100g。  相似文献   

19.
有机酸和茶树油对发芽糙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晚籼923”籼米为材料,在发芽过程中添加茶树油和(或)有机酸如抗坏血酸、柠檬酸、乳酸钙进行浸泡,比较茶树油和(或)有机酸对发芽过程中糙米表面菌落总数、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以及糙米呼吸强度、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4.0g/L抗坏血酸、2.0g/L柠檬酸、3.0g/L乳酸钙组成的有机酸溶液能促进糙米呼吸和GABA积累,加速淀粉降解转化为还原糖;茶树油(4.5g/L)则对糙米呼吸、淀粉降解和GABA富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茶树油和有机酸溶液对抑制糙米发芽过程中细菌的滋生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浸渍发芽条件下,培养温度对发芽糙米生理活性及γ-氨基丁酸(GABA)等主要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4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糙米的生长速率加快,呼吸作用增强,可溶性蛋白质与淀粉含量下降,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GABA和谷氨酸(Glu)累积量增加.综合考虑发芽糙米品质和GABA累积量等因素,糙米宜在培养温度为32℃的条件下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