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1):207-211
风味是鉴别汾酒品牌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针对传统品酒师品评的主观性及现阶段光谱仪、色谱仪等大型仪器检测汾酒的局限性,实验采用表面声波型电子鼻zNose~(TM)对6种不同品牌的汾酒酒样进行指纹图谱采集。通过比较指纹图谱差异,对酒样特征峰进行提取,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用贝叶斯判别函数验证其准确率,采用概率神经网络建立了识别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都能对不同品牌汾酒进行区分,且判别因子分析法的区分效果优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其识别率达到100%。研究发现,表面声波型电子鼻zNose~(TM)对不同品牌汾酒具有较好的鉴别和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的香气差异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样品量、加热温度、顶空进样体积的最佳值分别为1 000 μL、25 ℃、100 μL。在此最佳条件下,比较了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在处理电子鼻传感器响应信号时对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的区分识别效果。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分识别效果要优于判别因子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肉类电子鼻识别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子鼻对牦牛肉、牛肉和鸭肉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经热处理的牦牛肉和牛肉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建立用于识别不同肉类的DFA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DFA模型对于未知样品的识别率达到100%,能够有效的区分和识别牦牛肉、牛肉和鸭肉样品.电子鼻分析的结果显示,热处理对牦牛肉的挥发性物质影响较大,而对牛肉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4):165-168
通过电子鼻系统检测在羊奶中掺入不同比例的牛奶的混合物中挥发性物质的响应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及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对羊奶牛奶混合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各感应器对于原料羊乳和牛乳及杀菌羊乳和牛乳的反应值均不同。对于生奶和杀菌奶,PCA和LDA分析均能够区分羊奶中混入不同比例的牛奶,具有较好的区分性。  相似文献   

5.
为区分不同品牌啤酒并分析样品间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差异,采用PEN3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从宏观和微观上对5种品牌啤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PCA)、Fisher判别分析(FDA)对电子鼻响应值进行数据处理并建立分类判别模型,并与GC-MS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PCA分析与FDA分析都能对样品进行区分,R6和R9传感器起主要区分作用。GC-MS共鉴定出24种酯类、16种醇类、13种酸类、10种醛类、12种烷类、7种酮类以及13种芳香族化合物等挥发性物质。5种啤酒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大体相同,但是各组分含量有所区别。根据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电子鼻与挥发性风味物质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这两种方法在分类识别啤酒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子鼻对不同来源以及不同品牌的植物油进行检测,得到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信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判别因子分析法(DFA)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海藻油、亚麻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的植物油在风味上有一定差别,而不同品牌的植物油(福临门葵花籽油和多力葵花籽油、纯度不同的海藻油)在风味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模式识别分析中,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对于不同来源的植物油均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指纹图能更好地反映不同类型传感器对植物油中挥发性物质响应信号的强弱。  相似文献   

7.
电子鼻在调理牦牛肉新鲜度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子鼻技术对调理牦牛肉在冷藏过程中,不同贮藏时间下的挥发性气味进行了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及判别因子分析(DFA)对所获得的响应信号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理化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实验结果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和新鲜度的下降,肉类原料的气味发生变化,电子鼻技术能有效的区分样品之间的差异,通过与理化检测数据的比对发现电子鼻对调理牦牛肉新鲜度的识别较准确。  相似文献   

8.
采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生产的电势型味觉电子舌系统对20种不同品种、不同原料产地的食用植物油进行区分与识别,并对传感器阵列采集的食用植物油响应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传感器阵列的选择与剔除由不同食用植物油样品和不同传感器响应能力决定,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2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对食用植物油样品进行分类识别,分析结果显示判别因子分析优于主成分分析.电子舌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检测技术在油脂品质定性定量检测与分析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理化指标、感官分析和电子鼻对不同宜宾芽菜发酵后熟期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一的理化指标和感官分析均无法识别芽菜发酵后熟的程度.而采用电子鼻检测技术对获得的传感器信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判别因子分析(DFA),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芽菜发酵后熟期,且DFA分析方法优于PCA分析方法;同时,芽菜样品的分辨指数最高可达98.35%,识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7):237-241
该研究以电子鼻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快速定量检测鱿鱼中甲醛的方法,以达到对大量样本进行快速筛查的目的。结果表明,电子鼻对不同甲醛含量鱿鱼的挥发性物质识别主要以8根传感器为主;主成分分析(PCA)对电子鼻数据进行降维后,基于判别因子分析方法(DFA)和聚类分析(SIMCA)建立定性区分鱿鱼甲醛含量模型,验证了电子鼻快速检测的可行性;采取偏最小二乘法(PLS)法建立鱿鱼甲醛含量的快速定量预测模型(R~2=0.926 6);对定量模型进行外部样品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该研究方法能够快速、无损、定量检测食品中甲醛含量。  相似文献   

11.
电子鼻识别大米挥发性物质的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利用电子鼻对不同收获年份、不同产地和不同基因型大米的挥发性气味物质进行检测,并对采集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DFA).结果表明:所测样品被区分为两大组群,分别是2011年和2009年收获的稻米,201 1年收获稻米的两个不同基因型大米的区别指数为92.01%,同一基因型不同产地大米间区别指数小于80%,电子鼻能很好地区分出不同基因型、不同收获年份大米气味物质的差异,但是不能很好区分大米的不同产地,将其应用于鉴别大米新陈和基因型的差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电子鼻在珍珠粉品牌区分及真假辨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鼻技术对珍珠粉进行了辨别。通过考察电子鼻对珍珠粉的传感响应,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判别因子分析法(DFA)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探讨了电子鼻在珍珠粉鉴别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可分别准确辨别六种品牌的珍珠粉。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仿生嗅觉特征的黄酒产地判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GC-Flash型电子鼻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黄酒进行区分判别。以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产地判别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判别模型中,绍兴原产地(地理标志)、非原产地(非地理标志)与绍兴以外地区的黄酒样品分别占据着不同位置;绍兴原产地和非原产地各自有较大的相对集中分布区间,存在一定的边缘交集,但是他们与绍兴以外地区的黄酒样品分界明显。判别因子法所建产地判别模型中,绍兴原产地、绍兴非原产地和绍兴以外地区的黄酒样品得到正确判别。研究表明,电子鼻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较好地用于黄酒产地的判别。  相似文献   

14.
为鉴别不同生产类型的金银花酒,该研究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及二者拟合技术结合人工感官评价对金银花酒样品进行检测,对所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分别从气味和滋味两方面进行评价鉴别。不同生产类型金银花酒样品在电子鼻、电子舌和二者拟合结果的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PC1)与第二主成分(PC2)的贡献率之和分别达到了90.97%、90.91%、95.00%;电子鼻判别因子分析总贡献率为89.72%,佐证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滋味雷达图显示小曲酿造金银花酒在鲜味上的响应度明显高于大曲酿造和大曲配制的金银花酒,这与人工感官评价相一致;以上表明电子鼻、电子舌技术能够准确的鉴别不同生产类型的金银花酒样品,可用于今后对不同金银花酒的比较分析中。  相似文献   

15.
电子鼻检测玉米象不同虫态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粮堆中储粮害虫玉米象检测技术落后,检测结果不可靠等问题,利用电子鼻对玉米象不同虫态及虫态组合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判别因子分析法(DFA)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可以对不同密度的玉米象成虫进行有效的识别,但当虫口密度高于20头/瓶时,无法进行区分;使用电子鼻检测玉米象不同虫态时,PCA分析法的重复间数据较分散,区分度不高,而DFA分析法可将各虫态有效区分;电子鼻检测玉米象混合虫态时,DFA分析法可将不同组合有效区分,而PCA分析法无法区分,因此将电子鼻检测结合DFA分析法用于玉米象不同虫态及虫态组合的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子鼻区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烤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区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烤烟的有效方法,利用电子鼻检测了3个地区(贵州、云南、辽宁)共70种烤烟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并对电子鼻采集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通过判别函数分析方法所建立模型对测试集样品的正确判别率达到91.7%,结果表明电子鼻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烤烟,该方法可为人工鉴定烤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子鼻在天然苹果香精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电子鼻检测仅知生产日期的天然苹果香精样品,并对所获数据进行PCA及DFA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日期与产品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牟平总公司样品以2004年10月31日为界分为两大组群,白水分公司2005年的样品明显区别于2004年的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