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烟叶发酵是卷烟厂的一个重要工序,它直接影响卷烟质量,我厂发酵室十九间。以前采取人工控制发酵,每二小时工人进发酵室内查各种温度表、湿度表、烟包温度表一次,然后根据所查得的温度、湿度按工艺要求,手动操作蒸汽阀门,来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由于每个人操作经验不一样,并且二小时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很大,这就造成人工控制蒸汽阀门误差大,而且室内温湿度高、影响工人身体健康。为了进一步提高卷烟质量,节约能源,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必须采用先进技术。为此我们自己设计安装了发酵室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我厂为了解决烟叶发酵进室检查的落后操作,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烟叶发酵质量,安装和试用了发酵室温湿度遥测设备装置. 通过安装对照试用,我们觉得这套装置基本上能够准确反映出室内干湿球与烟包的温度,并且操作简单,便于记录观察掌握,维修简便,也为我们解决今后发酵自动控制方面得到了启示,增强了信心,打下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厂现有10间发酵室,每间使用面积为144平方,发酵室内采用钢筋水泥烟包架,每次发酵周期为10—12天,每月一间发酵室周转2.5—3次。为了准确掌握发酵温湿度,每间发酵室内设有2支干湿球计和6个烟包温度计,10间发酵室共80个温湿度检查点。2小时检查一次。过去用人工检查记录,一次需要30—45分钟,加上检查后各发酵室内的温湿度调整,两个值班工要忙一个多小时。在高温高湿下,检查一次出一身汗,特别是夏季,衣服  相似文献   

4.
发明冷冻机之前,啤酒发酵室的制冷是用堆放冰块的办法,在墙的上方和下方开有通风口,供冷空气自然循环,发酵室要很好的绝热。这种制冷办法成本高,室内潮湿,不卫生,操作不方便,不好管理。冷冻机出现之后,发酵室的制冷是用盐水或是液氨在冷却管中循环的办法。这种办法发酵室内潮湿,而且二氧化碳排出困难。近代用冷空气循环制冷,克服了这些困难。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全麦面包的加工和食用品质,利用7株乳酸菌发酵全麦酸面团并制备全麦面包,探究不同发酵类型乳酸菌对全麦面包焙烤品质、老化特性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与自然发酵酸面团相比,兼性异型植物乳杆菌酸面团发酵的全麦面包,比容增加了4.3%,而焙烤损失、硬度分别降低了10.1%、17.2%;老化率降低了44.11%,在抑菌性、延长货架期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总氨基酸含量提高5.51%,蛋白质化学评分最高,抗氧化能力较强,较对照组增加了70.69%。因此,利用兼性异型发酵型植物乳杆菌制备的全麦酸面团发酵菌剂可显著改善全麦面包的品质,该研究为后续全麦面包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6.
一、指定品种:提褶包子提褶包子是用发酵面团制作的,它是面点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尤其兑碱,发酵面团投放酵母数量,发酵面团软硬程度,室内温度高低、发酵时间长短,验碱条件等,都有一定影响.既要有熟练的操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实现发酵室烟包装卸机械化提出设想以供参考。实现烟包装卸机械化需增添停车和装卸场地、载重车及烟包架以及牵引提升设备等。一、场地图1中只画了4间,可根据需要增加间数。 1.将原加温设备移主发酵室顶板上,加湿房放在两发酵室之间,门采用折叠式。  相似文献   

8.
将食窦魏斯氏菌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进行混菌发酵,测定菌株生长曲线研究两菌种的共生作用,分析发酵24h后纤维素酶活力以及胞外多糖(EPS)产量,比较混菌发酵全麦面包与单菌发酵全麦面包烘焙与风味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单菌发酵酸面团的菌落总数[乳酸菌9.51lg(CFU/g),酵母菌8.21lg(CFU/g)],混菌发酵酸面团体系(MBF)中的乳酸菌与酵母菌菌落数分别达到9.61,8.09lg (CFU/g),说明两株菌具有良好的共生关系。相比于单一乳酸菌发酵,含有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混菌发酵酸面团中纤维素酶活力增加,胞外β-葡萄糖苷酶酶活为13.59U/g,提高了128.40%。发酵24h后,体系中水溶性的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从0.77g/100g上升至1.89g/100g。此外,相比于其他两组单菌发酵的全麦酸面团,混菌发酵全麦酸面团产EPS能力最高,为7.54g/kg。相比未添加酸面团的全麦面包,含有混菌发酵全麦酸面团的面包(MBB)比容、弹性显著提高(P0.05),面包芯硬度下降,混菌发酵全麦面包比容显著增加。风味特性结果表明,混菌发酵全麦面包的风味强度明显高于单一乳酸菌发酵,赋予全麦面包更浓郁的酒香和果香,感官评定证实其整体可接受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食醋生产操作方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醋生产工艺经历了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液态发酵又由表面静止发酵向深层发酵发展。目前,食醋液态生产的操作方式有批式、半批式、反复半批式操作和半连续法四种操作形式,其中批式操作和半批式操作在食醋生产也已不常用,但在日益自动化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传感器的发展及它们在食醋连续发酵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食醋连续发酵将会取代反复半批式操作和半连续法,这也将是食醋生产工艺操作方式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0.
将定性滤纸剪成小条包于:①锡箔纸(可用包香烟锡箔)外加包一、二层牛皮纸;②有光纸三、四层;③有光纸二层、外加一层牛皮纸。包好后蒸汽灭菌(1公斤/厘米~2,40分),凉后在无菌室内将液体试管培养发酵正旺的葡萄酒酵母刚接种针接上数滴,于滤纸上包好。1.室温存放7月31日接入滤纸,锡箔包好,外又包上牛皮纸置室温下,8月6日由南京带到连云  相似文献   

11.
裴斐  杜逸飞  孙磊  李文  方勇  胡秋辉 《食品科学》2022,43(6):212-220
用植物乳杆菌LB-1和酿酒酵母对小麦麸皮进行固态发酵,利用发酵麸皮重组全麦粉制备全麦面包,并对固态发酵麸皮的抗氧化特性及全麦面包的色泽、组织结构、风味、口感等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乳酸菌LB-1与酵母菌协同发酵36?h后,麸皮的总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多酚和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分别增加了0.44、0.8...  相似文献   

12.
发酵中乳球菌与乳杆菌的菌相迁移试解周恒刚北京市右安门大街轻工部宿舍15门132号(100054)开放式制曲与酿酒过程中,无不潜入亚硝酸菌及乳酸菌,因为该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尤如水银堕地,无空不入,防不胜防。但随着制曲或发酵的进行,侵入的乳酸菌的菌相...  相似文献   

13.
利用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发酵荞麦面团制作酸面团面包,研究乳酸菌发酵使面包面团抗氧化和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降低了荞麦面团的p H,令其总酸度值增加。乳酸菌发酵使荞麦酸面团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其中植物乳杆菌发酵的荞麦面团总酚含量提高21.3%、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未发酵荞麦面团的3倍和1.2倍。乳酸菌的引入还能够改善热加工对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影响,烘焙后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面包的总酚含量仅减少48.5%和51.6%,而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仅降低了41.2%、54.8%和69.0%、68.4%。乳酸菌发酵能够显著改善面包的质构,添加发酵乳杆菌后荞麦面包硬度减少了25.5%,其感官评分高于未发酵荞麦面包。  相似文献   

14.
我厂在局和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通过两年的艰苦奋斗,试制成功液体深层发酵制醋法,彻底改变了食醋生产的落后面貌。我厂食醋生产,过去一直沿用落后的固体发酵法,工人们无论冬夏都是在挥发着刺人的煤气、酒精气和醋酸味的室内操作,使用大缸,铁锨等简陋工具,室内温度高达30多度,不仅占用人力多,而且出品率低。近年来由于食醋销售量逐年增加,生产与需  相似文献   

15.
室内保温发酵制酱,由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在最适宜的温度下产生发酵作用,所以发酵时间较短,产量较高,但保温发酵所需的设备投资大,能源消耗也大,不仅加大了生产成本,更主要的是难以产生天然晒露发酵制酱的特有风味。多年来四川省青神翠微酿造厂利用地坪、  相似文献   

16.
室内保温发酵制酱,由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发育,所以发酵时间较短,产量较高,但是,保温发酵设施,设备投资大,能源消耗大,不仅增大了生产成本,更主要的是室内保温发酵不易产生天然晒露发酵制酱的特有风味,四川省青神县翠微酿造厂多年来利用地坪、屋顶、瓷缸等,用天然晒露法生产辣豆瓣、酱油、甜面酱、食醋,利用日晒夜露制酱,温差较大,有利于多种有益微生物繁殖,发酵时间也可缩短到20-25天,原料粗蛋白利用率明显提高,在光照下可加速酱类芳香有机物合成,形成特有风味,现将生产工艺介绍职下。  相似文献   

17.
刘子红  李阳 《酿酒》2014,(3):66-68
北方地区小曲清香型白酒多采用先培菌后糖化发酵的方法生产,是以根霉、酵母等作为糖化发酵剂洒在蒸熟后的纯高粱粒上进行糖化发酵,发酵结束后采用清蒸法进行蒸馏操作,具有工艺操作简便、发酵周期短、用曲量小等特点。由于采用整粒高粱发酵,因此蒸料前需进行润、泡、煮、焖、蒸等操作,其后的糖化、发酵、蒸馏方式与大曲操作法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不同酵母、不同发酵工艺对面包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使用不同酵母和不同发酵工艺,对面包的风味、感官质量和保鲜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酵母、不同发酵工艺对面包质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复式发酵模式对丟糟产香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室内敞开堆积方式对丟糟进行了预处理,结果表明堆积时间4~5d时发酵效果最优。并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产香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室内敞开堆积发酵4d,中温曲加入量26kg/甑,入窖发酵时间为39d。实验验证此工艺条件可以提高丟糟中香味成分含量和获得优质基酒。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乳酸菌和酵母共同发酵对面包生产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 ,乳酸菌和酵母共同发酵 ,比单一酵母发酵所制得的面包品质要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工艺条件 :乳酸菌用量为 4 %、酵母用量为 1%、糖量 8%、第一次发酵温度 2 8℃、发酵时间 5h ,能增大面包的体积、改善面包的风味和内部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