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无纺布为固定化载体,以Candida rugosa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植物甾醇与油酸酯化反应合成植物甾醇油酸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摩尔比(油酸与植物甾醇摩尔比)、正己烷用量和酶用量对植物甾醇酯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经响应面实验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植物甾醇油酸酯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8 h,底物摩尔比2∶1,正己烷用量1 mL,酶用量62.06 U/mg。在最佳条件下,植物甾醇酯化率可达98.36%。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催化月桂酸和植物甾醇合成月桂酸植物甾醇酯。方法筛选出的最佳溶剂为正己烷,最佳的脂肪酶是固定于大孔树脂NKA的假丝酵母脂肪酶(CRL)——固定化酶NKA-CRL。分别以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为产物定性和定量,以酯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参数。结果在反应温度40℃,酸醇摩尔比2:1,反应时间16 h及酶添加量5%(占底物总质量)的条件下,酯化率达96%,固定化酶NKA-CRL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催化6次,酯化率仍可维持在80%以上。结论本工艺利用自制的固定化酶,在保证最高转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增强了酶的重复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固定化Camdoda antarctica脂肪酶催化胆固醇与油酸合成胆固醇油酸酯,通过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工艺路线进行研究,系统考察了反应溶剂、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己烷为溶剂,30℃,物质的量比(胆固醇:油酸)为1:1,2%(质量分数)脂肪酶,反应时间48 h,反应的最高酯化率可达到88%以上,产品经HPLC和LC-MS分析的纯度可达98%以上,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具有较高的催化的催化稳定性,其半衰期至少达100 d.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全细胞葡枝根霉YF6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氨酯为葡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YF6全细胞固定化载体,以2%全脂豆粉、0.5%菜籽油为主要氮碳源,150r/min振荡培养48h后,再加入0.1%的大豆油继续培养24h;滤出固定化茵丝载体,真空干燥,制成干燥的固定化YF6全细胞催化剂。在醇油摩尔比为3:1,甲醇分3次等量加入(可避免脂肪酶在甲醇溶液中失活),反应温度35℃,固定化酶加量3%条件下,其催化酯化反应的酯化率达到89%左右。该生物催化剂不仅能催化菜籽油、大豆油等植物油经酯化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而且也能催化高酸值废弃油酯化反应形成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5.
预处理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预处理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的过程。将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用叔丁醇处理3h后再用废油浸泡4h,用于催化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研究发现,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预处理后,过量甲醇对酶的抑制作用仍然存在。采用分步添加甲醇工艺,按总醇油摩尔比3:1,分别在0、0.5、1.0、1.5、2.0、2.5h等量加入甲醇,反应4h后,体系中甲酯含量达到97.86%,反应:效率是未处理固定化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体系的6倍。固定化酶重复使用仍具有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6.
米糠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及生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米糠为原料,研究了米糠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及生化性质.结果表明:米糠经过一定的处理后,不仅能获得米糠中油脂,且能保留米糠脂肪酶的活性,形成-种以米糠为天然载体的米糠固定化脂肪酶(immobilized rice-bran lipase;IRB-L),且以石油醚在35℃下去脂5min得到的IRB-L的活动度最高,约为10.72mL/g.该酶在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中,最适水解温度约为40℃,最适pH值为7.0.在催化油脂酯化反应中,最优条件为IRB-L与油酸的质量比为60%,甲醇与油酸摩尔比1: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h;在上述条件下,产物油酸甲酯得率可达44.98%.且该酶在40℃的环境中保存40天可维持80%以上的活性,在批次水解反应下重复使用5次之后,残余酶活力仍达62%.  相似文献   

7.
油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食品和化妆品领域应用广泛.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无溶剂体系中壳聚糖微球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制备油酸乙酯,考察了体系含水量、反应温度和底物摩尔比对油酸乙酯转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8h,体系含水量ll%,反应温度47℃,底物摩尔比2.4:1,油酸乙酯转化率达到68.4%.壳聚糖微球固定化酶循环使用次数达6次,油酸乙酯转化率从68.4%降至32%.分2次加入乙醇,油酸乙酯转化率增加到74.2%.  相似文献   

8.
偏甘油酯脂肪酶Lipase G50催化酯化法制备甘油二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偏甘油酯脂肪酶Lipase G50催化甘油和脂肪酸酯化反应合成甘油二酯.探讨了酶加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及加水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脂肪酶Lipase G50加量为350 U/g,甘油和脂肪酸的摩尔比5∶1,加水量为底物总质量的5%,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4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脂肪酸的酯化率为75.02%,甘油二酯的含量达到44.74%,产物中没有甘油三酯生成.  相似文献   

9.
酶法催化制备富含甘油二酯米糠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酸值米糠油为原料,采用无溶剂体系酶法催化制备富含甘油二酯的米糠油.考察了脂肪酶种类及添加量,酯化剂种类,底物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甘油二酯含量和游离脂肪酸残余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酶法催化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作为催化剂,油酸甘油一酯作为酯化剂,底物质量比0.25:1,反应温度56℃,反应时间5.75 h,脂肪酶添加量4.77%.在此条件下,产物中甘油二酯含量和游离脂肪酸残余量分别为27.61%和0.25%.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响应面法对脂肪酶Novozym 435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甘油和油酸酯化反应合成甘三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加酶量都对甘三酯的含量有影响(p0.05),其中底物摩尔比影响最为显著(p=0.0104)。经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油酸∶甘油)2.92∶1,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98℃,加酶量(以占油酸和甘油总质量的百分比计)2.96%。在最优条件下,甘三酯含量可达到90.88%±1.56%,酯化度达到93.09%±1.42%。  相似文献   

11.
优化了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1,3-特异性脂肪酶催化高油酸葵花籽油与硬脂酸合成富含1,3-二硬脂酸-2-油酸甘油三酯(SOS)的合成工艺。以SOS体系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了酶的种类、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影响。确定无溶剂体系下SOS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特异性脂肪酶为NS40086,酶添加量12%(以底物总质量计),底物(高油酸葵花籽油与硬脂酸)摩尔比1∶12,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产物中SOS含量为66.1%,SSO含量为7.1%,SOO含量为13.5%。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甾醇酯的脂肪酶促催化合成及其分析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心组合设计,以酯化率为考察指标,对脂肪酶(由Candida rugosa生产)催化合成植物甾醇油酸酯进行优化研究。通过甾醇酯化率的响应面分析,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物质的量的比(油酸:植物甾醇)和酶量及其交互作用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构建相应的回归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41℃、反应时间19h、底物物质的量的比2.4:1、加酶量7%为最佳条件,验证实验酯化率可达77.43%。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对甾醇酯进行有效检测分析及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3.
固定化洋葱假胞菌G63脂肪酶转酯化大豆油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固定化洋葱假胞菌G63脂肪酶催化大豆油和甲醇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甲基三甲氧基硅和四甲氧基硅缩水和水解反应形成的硅胶包埋固定化洋葱假胞菌G63脂肪酶。研究了酶用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含水量对合成生物柴油的影响。优化的转酯化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4:1,含水量5%,固定化脂肪酶15%,反应温度50℃,48h后转化率可以达到96.4%。固定化脂肪酶经多次使用后活力未见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极度氢化大豆油作为饱和甘油三酯模型,以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催化其与油酸进行酸解反应,考察了脂肪酶初始水分活度、酶用量、底物摩尔比(极度氢化大豆油:油酸)、反应温度及时间对酸解产物甘油三酯中油酸含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Sn-1,3位的油酸含量随着酶初始水分活度、酶用量和底物摩尔比(极度氢化大豆油:油酸)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油酰基向Sn-2位转移受反应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选择3种大孔树脂AB-8、HZ-802、HZ-841吸附固定化Thermomyces lanuginosus脂肪酶液,用AB-8树脂固定化的脂肪酶比酶活最高,达到37451U/g。用此脂肪酶催化生产CLA甘油酯,发现其对底物甘油酯种类没有特异选择性。在CLA乙酯与食用油(甘油酯)摩尔比为3:1,酶加量为7%,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催化酯交换反应,CLA转酯化率可以达到47%以上。以AB-8弱极性大孔树脂固定化的脂肪酶有较高稳定性,连续反应8批以后,CLA转酯化率仍可以达到42%。  相似文献   

16.
肖伊莎  汪勇  张广文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191-194,198
以工业油酸和低聚甘油为原料,经磷脂酶A1(Lecitase Ultra)催化酯化制备低聚脂肪酸甘油酯。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实验条件,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加酶量、加水量以及底物摩尔比值(工业油酸和低聚甘油摩尔比值)对其酯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5℃,加酶量1.6wt%(占底物总质量),加水量4wt%(占底物总质量),反应时间12h,底物摩尔比值为1:1。最佳条件下酯化反应平均酯化率可达到56.6%。采用HPLC-ESI质谱通过检测相对分子质量验证了部分低聚甘油酯产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7.
超声酶促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超声辐照下,在有机溶剂中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考察了影响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反应的诸因素(溶剂、底物摩尔比、底物浓度、反应时间、酶量和超声功率),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10mL的正己烷溶剂中,0.164g维生素A醋酸酯和0.32g棕榈酸,在酶与维生素A醋酸酯的质量比为1∶4的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下,超声功率为90W,反应6h,酯化率可达82%。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有机溶剂体系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催化大豆色拉油合成生物柴油的过程。将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置于有机溶剂体系中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效果较好。研究发现,在40℃下反应10 h,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以石油醚作为有机溶剂转化率最高,当总醇油物质的量比为3∶1,固定化酶占5%(相对于油质量),加入5%质量分数的水时固定化酶反应活性最高,酯化率可以达到88.4%。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0次仍具有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绿色高效制备生物柴油,利用L-天冬氨酸离子液体([Asp]HSO4)联合猪胰脂肪酶催化油酸制备油酸甲酯,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反应时间、醇酸物质的量比、[Asp]HSO4用量、猪胰脂肪酶用量和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得到[Asp]HSO4联合猪胰脂肪酶催化油酸酯化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为[Asp]HSO4用量6%、醇酸物质的量比5.5∶1、猪胰脂肪酶用量4%、反应时间21 h、反应温度45℃,在此条件下转化率可达91.91%。[Asp]HSO4可降低甲醇和温度对猪胰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对猪胰脂肪酶催化油酸酯化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下脂肪酶催化长链混合脂肪酸和鲸蜡醇酯化合成一种液态蜡酯混合物的过程,该液态蜡酯混合物能作为鲸蜡油和霍霍巴油的替代品,对三种商业酶和自制固定化脂肪酶进行了筛选,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酯化反应进行优化,以酸的转化率为响应值,对温度、酶量、底物摩尔比、时间这四个因素的重要性做了适当评价,并给出了拟和良好、回归显著、可靠性较好的经验性模型方程.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44℃,固定化酶用量0.2g/g酸,底物酸醇摩尔比1:1,反应时间11h,酸的转化率可达93%,水解活力为150IU/g的固定化酶的半衰期约为10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