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关于对虾饲料加工工艺的探讨湛江粤海饲料公司(524001)林文旭根据广东、广西、海南等热带、亚热带的气候和养殖条件,对虾养殖主要品种包括:斑节对虾(草虾)、日本对虾(花虾)、墨吉对虾(白虾)三大类。有别于禽畜饲料,对虾饲料有三大主要指标:(1)对虾饲...  相似文献   

2.
对虾种类很多,我国主要出产东方对虾、斑节虾、闽虾等二十几种,连云港则盛产著名的东方对虾和羊毛虾。 东方对虾,壳薄色青,肉质细嫩,个大体肥,5~6个即为半公斤。羊毛虾,又名周氏新对虾,为连云港特产,长一般在7~8厘米之间,肉质极其鲜美,可以煮熟晒干制成“虾米”。  相似文献   

3.
草虾是目前世界上对虾养殖中品种优良、产量最多的一种.综述了草虾的营养需要方面的研究概况,旨在为研制开发新型草虾配合饲料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第6组过敏原(Pen m6),肌钙蛋白C(Troponin C)进行克隆表达、免疫学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意义。方法提取斑节对虾总RNA;根据Gen Bank:HM034316.1设计引物及构建表达载体PET-24a-Pen m6;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纯化后的重组Pen m6用Western bolt来鉴定免疫学特性;用生物信息学相关工具对Pen m6进行同源性分析,并预测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结果克隆出斑节对虾Pen m6基因开放阅读框453 bp,编码150个氨基酸。重组Pen m6蛋白呈可溶性,分子量约35kDa,能够与斑节对虾过敏患者血清IgE结合。斑节对虾与凡纳滨对虾亲缘关系比较近,其中斑节对虾Pen m6蛋白与凡纳滨对虾Troponin C1(gb|AET36896.1|)同源性为98%。理化性质预测Pen m6蛋白质不稳定。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果显示Pen m6的结构主要以α螺旋组成。T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得到4个肽序列(15~23、35~43、91~99、112~120)。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得到4个肽序列(7~16、21~30、28~37、58~67)。结论克隆的重组斑节对虾Pen m6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斑节对虾过敏原的结构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桃花流水染脂艳,春三四月黄鱼鲜。大黄鱼又称"大鲜""大黄花",小黄鱼又称"小鲜""小黄花""小黄瓜鱼"。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梅童鱼、鱼、黄唇鱼、毛鲿鱼,俗称"黄鱼七兄弟"。黄花鱼自清代以来便为贡品,清末有名士曾云":白花不似黄花好,鳃下分明莫误求。"大、小黄鱼形态相近,只是大黄鱼体长约40厘米,小黄鱼体长约20厘米。梅童鱼又称"大头鱼",  相似文献   

6.
杂说对虾     
对虾,为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枝鳃亚目对虾科动物的概称,其品种很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暖水海域。对虾.又名明虾、大红虾、闽虾、大虾等,这些称谓的由来,别有缘故。对虾的个体比较大,体长可达26厘米,一般体重在60~80克之间,个别对虾可达150克。虽然它们相对海产的龙虾来说,个体要小得多,但在众多的海虾中,也算是“大块头”了,所以北京等地称它为“大虾”。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技术,在分子水平揭示养殖密度对斑节对虾肌肉品质形成的影响机制。选取养殖密度100 尾/m2、300 尾/m2的斑节对虾为实验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所有样本Q20和Q30的最小值均大于90%,测序数据均满足生物信息学分析的要求;不同密度养殖条件下,斑节对虾的差异表达基因为778 个;将差异基因序列与7个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到不同密度养殖的斑节对虾中与肌肉品质相关的差异基因分布在胶原蛋白代谢、蛋白水解、蛋白转运、细胞蛋白代谢、细胞骨架组织、肌肉连接及葡萄糖代谢途径;q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分别以斑节对虾全虾和虾肉为原料,采用酸碱法(Isoelectric solubilization/precipitation)提取蛋白,探讨了极端酸碱pH溶解-沉淀条件对分离蛋白的提取得率、基本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9(g/mL)、pH 2.0、pH 3.0以及pH 11.0、pH 12.0条件下溶解,pH 5.5条件下沉淀,全虾的蛋白提取得率在75.67%~82.72%,虾肉的蛋白提取得率在68.33%~80.5%,且均在pH 2.0和12.0时有最大蛋白提取率。斑节对虾分离蛋白中干基粗蛋白含量在82%以上,灰分含量在1.3%左右,且酸性溶解条件提取的分离蛋白中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p0.05)高于碱性溶解条件。对虾分离蛋白中必需氨基酸量、半必需氨基酸量、总氨基酸量和风味鲜度均高于原料对照,但虾味氨基酸量低于对照;所得分离蛋白的必需氨基酸配比符合FAO/WHO/UNU的理想模式。对虾分离蛋白中K、Mg、Cu、Zn和Mn五种元素的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原料虾和虾肉,碱性溶解条件下分离蛋白中矿质元素含量低于酸性溶解条件(p0.05)。酸碱法制备斑节对虾分离蛋白具有蛋白得率高、营养品质佳的特点,可用于生产优良的食品和饲料。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对克氏原螯虾的生产与应用研究成果,参照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南美白对虾(Phascolosomaesculenta)、斑节对虾(Penaeus monndon)和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相关的研究报道,从其对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脂肪...  相似文献   

10.
南极磷虾为磷虾科磷虾属,腹下有生物萤光器官,可以每隔2~3秒发出黄绿色的"磷光",故称"磷虾",主要分布在南极及附近海域.与市面上常见的对虾等虾不同,磷虾的胸肢没有分化,没有颚足、鳃裸. 它们体型小巧,在冰冷的海水中生长缓慢,2年左右才能长到约6厘米的成虾.它们是群居动物,以量取胜,密度可高达1~3万尾/立方米.  相似文献   

11.
养殖密度对斑节对虾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三种养殖密度(100、200和300尾/m2,分别表示为M1、M2和M3)下的斑节对虾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基本营养成分和持水力,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分析其风味差异,结合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探究养殖密度对斑节对虾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水分和灰分含量呈升高趋势,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呈降低趋势;持水力呈极显著降低趋势(p<0.01)。通过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发现,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硬度、弹性、紧密性和咀嚼度都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经感官评价和电子舌分析发现,滋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鲜味上,M3的鲜味最差;经电子鼻分析发现在气味上的差异可以通过6(W1S,甲烷等短链烷烃)、7(W1W,无机硫化物)、8(W2S,醇醚醛酮类)、9(W2W,有机硫化物和芳香成分)这几个传感器来区分,且这几类物质也是斑节对虾肌肉的主要挥发性气味物质。从经济角度和肌肉品质综合分析判断,200尾/m2是实际生产中可以推荐的适宜养殖密度。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螺旋挤压式对虾去头装置,该装置根据对虾的生理特性和体型特征,利用对虾头部和虾体连接处薄弱的特性,依靠2个平行螺旋辊形成的螺旋槽夹持对虾头部并进行挤压使得对虾在头部与虾体分离,从而实现对虾的去头工作。对按照厚度分级后体长为120~150mm的新鲜南美白对虾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挤压式对虾去头效果良好,去头率达到95%,得肉率达到68%,工作效率提高1倍多,为今后对虾去头装置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虾是以“对”出售而得名,又称为明虾。体长侧扁,长18~24厘米,甲壳薄,光滑透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宜炸、煎、焖、熘等。若烹饪得法,则成型美观。 一、蟹黄虾盅 原料:大虾仁250克 猪肥膘肉100克 蟹黄20克 蟹腿肉5只 菠菜1棵 鸡蛋清4个 精盐3克 味精2克 料酒10克 猪油15克 湿淀粉适量 清汤150克 制作:  相似文献   

14.
电波接力赛     
一提起"微波",好多小朋友往往会"望字生义",以为是一种"微弱"的电波。其实不是,这里的"微"指的是"短"的意思。就是说"微波"是一种波长非常短的电波,短到比超短波还短,可以说是"电波小字辈"了。微波的波长从1毫米到30厘米,1毫米,大约只有铅笔芯直径那么一点,而30厘米也还不到1市  相似文献   

15.
新品     
<正>威骏出品NB5051 1/350美国海军LPD-17船坞登陆舰"圣安东尼奥"号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是当今最先进的运输舰,其首舰"圣安东尼奥"号于2006年正式服役。作为少有的350比例的圣安东尼奥级运输船,该模型十分巨大,舰体长约60厘米,加上水线和雷达后高约15厘米。由于现代战舰外表都很简单,因此模型最有表现力的地方就是船上搭载的装  相似文献   

16.
喜欢吃虾,似乎不仅仅是中国人,世界各地的美食者们对虾都有着特殊的偏爱。如果在聚餐中点一道虾,一定会得到所有人的欢迎。虾的肉质肥嫩鲜美,老幼皆宜,因此才备受青睐。一般来讲,虾主要分为淡水虾和海水虾。我们常见的青虾、河虾、草虾、小龙虾等都是淡水虾;对虾、明虾、基维虾、琵琶虾、龙虾等都  相似文献   

17.
塘鳢鱼颂     
正春来踏青,如果你去江浙一带的水乡,应该吃一吃塘鳢鱼。它的学名叫"沙塘鳢",也叫"春斑",是鲈形目塘鳢科的一种。体型甚小,短而壮,稍显侧扁,一般在10厘米以内,很少有大过20厘米的;长相古怪,较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对像翅膀一样的大胸鳍。  相似文献   

18.
刺猬,是北方农村十分常见的小动物.它体长不过25厘米,四肢短而爪尖利,眼和耳都  相似文献   

19.
《美食》2018,(4)
正长江刀鱼/长江河豚/长江鲥鱼长江刀鱼刀鱼学名刀鲚,属鲱形目,鳀科,鲚属,为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季由海入江河行生殖洄游,在长江干支流域或湖泊缓流区产卵。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肥育至秋后或翌年入海,成鱼食小鱼虾。最大者体长达41厘米,重360克,为长江下游地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长江下游及附属水体。"扬子江头雪作涛,纤鳞泼泼形如刀",刀鱼体长而侧扁,形似蔑刀,胸鳍上部有6根分离而延长的鳍丝如麦芽状,可达臀鳍部,其鱼鳞细白如银,其肉质鲜嫩,腴而不腻,是极其珍贵的长江鱼类品种。  相似文献   

20.
"风吕敷(Furoshiki)"是日本人自古以来包裹、携带物品的一块再简单不过的布。这块近似正方形的布,布料为棉、麻、人造丝、丝绸等,尺寸也各种各样,可根据用途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尺寸和包法。不过,最常用的是边长分别为50厘米左右(小号)、70厘米左右(中号)、100厘米左右(大号)三种。中国有包袱,韩国有"POJAGI",在日本,用布包裹物体的文化始于距今1 000多年前,称作"风吕敷"则是14世纪之后的事了。"风吕"是指"泡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