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黄粉虫油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粉虫油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雄性ICR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不同剂量(5、10、20mL/(kg·d))的黄粉虫油对小鼠进行灌胃,观察各实验组小鼠血脂水平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黄粉虫油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 亦显著降低;黄粉虫油能降低小鼠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提高肝脏总抗氧化(T-AOC)能力。结论:黄粉虫油具有调节血脂和增强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昆明小鼠为模拟对象,研究了摄入翅果油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选取30只6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花生油组和翅果油组,持续喂养6周后,分别测定其体重、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水平。结果表明:与花生油相比,翅果油可显著降低小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脏组织载脂蛋白Apo E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肝脏组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表达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研究表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V_E的翅果油有助于提高小鼠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血脂调节能力,是非常适宜食用的安全健康油品。  相似文献   

3.
不同剂量鹅油对小鼠血脂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剂量的鹅油对小鼠血脂代谢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猪油组相比,低剂量鹅油组小鼠体重极显著性降低(P<0.01),中剂量鹅油组显著性降低(P<0.05),而高剂量鹅油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②与猪油组相比,低、中剂量鹅油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极显著性差异,低剂量鹅油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极显著性降低,中剂量鹅油组LDL-C的含量显著性降低,高剂量鹅油组TC、TG、HDL-C均有显著性差异,LDL-C有极显著性差异。③与猪油组相比,低、中剂量鹅油组血浆和肝脏中总抗氧化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SH-Px)极显著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性降低;高剂量鹅油组T-AOC、SOD、GSH-Px显著性升高,MDA显著性降低;低剂量鹅油组血浆和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极显著性升高,中剂量鹅油组血浆和肝脏中CAT显著性升高;高剂量鹅油组血浆中CAT显著性升高,而肝脏中无显著性变化。④与猪油组相比,低、中、高剂量鹅油组血浆中肝脂酶(HL)显著性升高,脂蛋白脂肪酶(LPL)无显著性变化,中、低剂量鹅油组总脂酶显著性升高,而在高剂量鹅油组无显著性变化;中、低剂量鹅油组肝脏中HL、LPL和总脂酶极显著性升高;高剂量鹅油组HL、LPL和总脂酶显著性升高。⑤与猪油组相比,中、低剂量鹅油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极显著性降低,高剂量鹅油组显著性降低。表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鹅油能够调节小鼠血脂代谢,具有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发芽粟米对高血脂症小鼠血脂调节和抗氧化作用。用高脂乳剂灌胃小鼠建立高脂模型,观察发芽粟米对小鼠体重、肝指数变化、血清和肝脏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喂养发芽粟米的高血脂症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均呈降低趋势;血清和肝脏血脂中,发芽粟米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5),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血清和肝组织中,发芽粟米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结果表明:发芽粟米可调节脂质代谢和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香椿叶提取物(TLE)对高脂血症小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抗氧化功能,以高脂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观察TLE对小鼠血脂和肝脂质水平、血清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肝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LE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同时LDL/HDL水平亦显著下降;TLE能降低小鼠肝指数和肝脏TC及TG含量,提高血清总抗氧化力(FARP)水平,改善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能降低血清和肝脏MDA含量.因此TLE具有调节脂质代谢和增强抗氧化功能的作用,可减少高脂膳食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苦荞蛋白对高血脂症小鼠降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脂饲料诱导小鼠高脂血症模型,对苦荞蛋白各组分进行体内降血脂及抗氧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苦荞蛋白各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脂及体内抗氧化功能,其中清蛋白最强,球蛋白次之,谷蛋白最弱。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苦荞清蛋白高、低剂量组和球蛋白高剂量组,均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LDL-C) (P < 0.05),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HDL-C) (P < 0.05),有降血脂作用;同时清蛋白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P < 0.05),显著增强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 < 0.0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硒茶油的降血脂、抗氧化功能,为膳食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以及富硒茶油的推广提供借鉴。试验选用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高脂组、阳性组、富硒茶油组、茶油组。空白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余4组饲喂高脂饲料。空白组和高脂组灌胃蒸馏水,富硒茶油组、茶油组和阳性组分别灌胃富硒茶油、普通茶油和药物,9周后测定小鼠体重,肝、肾、脾、附睾脂肪垫质量,血脂水平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高脂组相比,富硒茶油组显著降低了小鼠体重、肝系数和附睾脂肪垫系数(P0.05),茶油组无显著影响(P0.05);富硒茶油组和茶油组对小鼠肾系数和脾系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高脂组相比,富硒茶油组显著降低了小鼠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P0.05),茶油组显著降低小鼠甘油三酯水平(P0.05),对总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富硒茶油组和茶油组均极显著降低了小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1),富硒茶油组和茶油组对小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与高脂组相比,富硒茶油组和茶油组均极显著降低了小鼠肝脏中丙二醛水平(P0.01),极显著提高了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肝脏总抗氧化能力(P0.01),富硒茶油组极显著提高了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P0.01),茶油组显著提高了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活力(P0.05)。富硒茶油和普通茶油均有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但富硒茶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考察昆仑雪菊油树脂成分分析及体内外抗氧化效果。以昆仑雪菊为原料,采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昆仑雪菊油树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雪菊油树脂脂肪酸进行成分分析,体外实验测定了昆仑雪菊油树脂对羟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体内实验测定了小鼠血清、肝脏和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T-AOC)能力。结果表明:昆仑雪菊油树脂中检测出12种脂肪酸,有4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3.28%,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达到22.81%,亚麻酸含量为10.84%,油酸含量为7.29%。体外实验表明,昆仑雪菊油树脂对·OH和DPPH·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且清除作用随油树脂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总还原能力较弱。昆仑雪菊油树脂对·OH和对DPPH·的IC50值分别为(0.7768±0.0675)、(0.8160±0.2219) mg/mL。体内实验表明,中、高剂量组昆仑雪菊油树脂能够使小鼠血清、肝脏和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增强(P<0.05),血清、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肾脏中总抗氧化(T-AOC)能力显著增强(P<0.05),但是对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肾脏中MDA的含量影响不显著。因此,适当剂量的昆仑雪菊油树脂可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机能。  相似文献   

9.
实验用超临界CO2萃取法从白苏种子提取得白苏油,并用白苏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苏油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脏丙氨酸转换酶(ALT)及谷草氨基酸转换酶(AST)的活性,减少丙二醛(MDA)、总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及肝脏指数,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的活性,组织切片也显示了白苏油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一定量的白苏油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肝脏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亨氏马尾藻醇提取物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本文以溶剂法得到亨氏马尾藻醇提取物高、低两个剂量,灌胃急性小鼠高脂模型,观察马尾藻醇提取物对小鼠血脂指标的影响,并检测其在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亨氏马尾藻醇提取物低剂量组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以及其肝脏中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p<0.05),脂蛋白脂肪酶(LPL)活力显著增强(p<0.05);高剂量组使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上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下降以及其肝脏中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p<0.05);且两种剂量均可显著改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1和AI2(p<0.05);同时,灌胃亨氏马尾藻醇提取物后,低剂量组使小鼠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上升(p<0.05),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说明亨氏马尾藻醇提取物在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葛根异黄酮降血糖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一次性注射15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动物分为空白组、损伤组、阳性对照组(消渴丸)、葛根异黄酮保护组,采用连续30 d灌胃给药法,通过测定血糖(BG)、体重、脏器指数、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肝脏中丙二醛(MDA)、蛋白羰基化(P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研究STZ对小鼠模型的损伤程度及葛根异黄酮的保护作用。结果:葛根异黄酮能够显著降低模型血糖,改善小鼠体重下降的趋势,降低血清中TC、TG的含量(P0.01,P0.05),增强肝脏中SOD、CAT活性(P0.05),降低肝脏中MDA、PCO含量(P0.05)。结论:葛根异黄酮能够增强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对糖尿病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服用秋葵籽油对小鼠力竭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建立小鼠力竭运动模型,给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秋葵籽油,对小鼠的肝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秋葵籽油对疲劳运动小鼠的肝脏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增强作用,有效降低MDA的含量,并且秋葵籽油剂量越高,效果越明显。秋葵籽油对机体的肝组织抗氧化能力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银耳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银耳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银耳为原料,经简单分离纯化,制得银耳多糖。将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银耳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每日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剂量组小鼠灌胃剂量分别为100、200、400 mg/(kg·bw),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每日一次,持续八周。测定比较血清、肝脏、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皮肤中的羟脯氨酸含量的差异。与模型组相比,银耳多糖剂量组小鼠血清、肝脏、脑组织中的SOD、CAT、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MDA含量的异常上升受到明显抑制,皮肤中的羟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且以银耳多糖中、高剂量组的效果更好。银耳多糖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扇贝副产物抗氧化肽对衰老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半乳糖构建小鼠衰老动物模型,分别以不同性别小鼠肝脏中特征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及丙二醛(alondialdehyde, MDA)含量为指标,评价扇贝抗氧化肽的体内抗氧化功能。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灌胃剂量为0.5 mL/kg的样品组能够显著提高模型小鼠(雌性和雄性)中肝脏中SOD、CAT、GSH-Px等特征酶的活性,并降低MDA含量水平。同时以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吞噬指数为指标评价扇贝抗氧化肽对小鼠免疫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灌胃剂量为0.50mL/kg和1.0mL/kg的扇贝抗氧化肽能够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吞噬指数。结论扇贝抗氧化肽具有良好的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玉竹糖蛋白粗提物的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用石油醚提取玉竹糖蛋白,以高、中、低剂量饲喂小鼠,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肝脏、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玉竹糖蛋白粗提物可提高受试小鼠血清、肝脏和脑中SOD、CAT及GSH-Px活性,降低这些组织中MDA含量。结论玉竹糖蛋白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椒样薄荷多酚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灌胃处理(400 mg/kg BW·d)显著抑制了小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的升高(p0.05);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灌胃处理小鼠肝细胞结构完整,只有点状坏死,无大面积坏死,进一步表明椒样薄荷多酚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另外,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灌胃处理显著抑制了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的升高(p0.05);显著增强了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两种抗氧化酶活力,显著增强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了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说明椒样薄荷多酚在预防和改善肝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荞麦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和肝脏抗氧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将雄性C57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和高脂血症条件下的10种荞麦处理组,每组10只。于实验第12周眼球采血,收集肝脏。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检测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H-Px)的活力变化,并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高脂血症模型组比,添加荞麦的高脂血小鼠,体重增长率和肝脏指数均呈降低趋势;荞麦降低了高脂血小鼠血液的TC、TG、LDL-C浓度,而HDL-C浓度升高;荞麦改善了高脂血症小鼠肝脏的GSH-Px和SOD活性,并显著降低MDA浓度(P﹤0.05);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荞麦处理小鼠的肝组织细胞排列整齐,轮廓及索状结构清晰,细胞内脂滴空泡相对少。苦荞麦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优于甜荞麦。结论:荞麦具有降低高脂膳食引起的血脂升高作用;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脂代谢,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玉竹糖蛋白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双  张娜  牛付阁 《食品与药品》2012,14(4):250-253
目的 研究玉竹糖蛋白粗提物的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 用石油醚提取玉竹糖蛋白,以高、中、低剂量饲喂小鼠,用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肝脏、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 玉竹糖蛋白粗提物可提高受试小鼠血清、肝脏和脑中SOD、CAT及GSH-Px活性,降低这些组织中MDA含量.结论 玉竹糖蛋白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蛤蟆油水溶性总蛋白对小鼠耐缺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记录小鼠在常压耐缺氧、亚硝酸中毒、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中的存活时间,测定过氧化损伤模型中小鼠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结果:蛤蟆油水溶性总蛋白可明显地延长亚硝酸中毒、急型脑缺血性缺氧所致小鼠存活时间,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存活时间无明显的影响。蛤蟆油水溶性总蛋白能显著降低肝脏和血液中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肝脏和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论:说明了蛤蟆油水溶性总蛋白具有耐缺氧和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酒精溶液(50%,V/V,10 m L/kg)灌喂小鼠42 d,建立酒精肝损伤模型,研究红枣醋对酒精中毒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红枣醋均能显著降低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以及肝脏脂质过氧化(LPO)水平,明显改善肝组织肿大;不同剂量的红枣醋均能显著提高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提高肝组织总超氧化物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保护小鼠肝组织抗氧化系统。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红枣醋能明显改善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肝损伤,作用机制与其抑制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肝脏抗氧化酶以及非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