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研究了脂肪酸对玉米固态生料发酵生产乙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脂肪酸可提高玉米固态生料发酵乙醇中酵母菌的乙醇耐性。几种脂肪酸适宜的添加量:油酸0.5 g/kg(原料)、硬脂酸1.5 g/kg原料、软脂酸0.5 g/kg原料。单轮次酒精产量最高可达158.5 g/kg原料,比不添加脂肪酸对照提高了13.70%。  相似文献   

2.
王川  罗惠波  黄丹 《食品科学》2015,36(19):190-193
研究几种不同脂肪酸对酿酒酵母在存活率、生长速率和发酵方面的酒精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两种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和油酸)能显著增加酵母菌在酒精冲击下的存活率,其中棕榈油酸的效应更强。同时这些存活的酵母菌在含酒精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也比普通酵母菌更快,而两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在提高酵母菌存活率和生长速率方面几乎无贡献。同时在添加相同浓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条件下,培养至稳定期的酵母菌比对数期酵母菌具有更高的存活率和更好的生长速率。但在发酵方面,添加短链脂肪酸(棕榈油酸和棕榈酸)能够使酵母菌发酵达到较高的酒精体积分数,这个结果与酵母菌生长耐酒精性的结果不一致,表明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酒精耐性机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高浓度酒精发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高浓酒精发酵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发酵醪液中淀粉含量,在适量的酿酒酵母菌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酒精。影响高浓酒精发酵的因素有:葡萄糖浓度、酒精含量、溶解氧浓度、酵母菌细胞密度、发酵温度和副营养物匮乏等。提高高浓酒精发酵的方法有:改良筛选优良酵母生产菌株、改进发酵系统、利用复合酶添加工艺和提高营养限制因子利用。  相似文献   

4.
UVB照射对酵母菌生长及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华 《酿酒》2004,31(2):26-28
探讨了UNB照射对酵母菌生长和酒精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UVB照射培养对酵母茵的生长有一定影响.细胞形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经UVB照射的酵母菌,其凝集力略有增加,但酒精发酵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另外,从UVB照射培养36h的菌液中分离得到一株原料出酒率为36.39%,比对照提高0.86%的酒精发酵酵母菌。  相似文献   

5.
发酵条件对发酵性丝孢酵母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摇瓶发酵,研究了温度、摇瓶转速、碳源种类和浓度对发酵性丝孢酵母(Trichosporom fermentans)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气相色谱法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发酵温度能提高菌体油脂的脂肪酸饱和程度,此条件下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49.1%:摇瓶转速高有利于菌体油脂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木糖浓度为100g/L时菌体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占脂肪酸总量的50.4%;木糖比葡萄糖更容易被转化生成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的油脂。菌体脂肪酸组成包括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其中棕榈酸和油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对复方发酵促进剂 1#在酒精发酵中的使用浓度及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该促进剂对酒精发酵的多个环节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剂添加浓度为 1×10 -6g/mL醪液时 ,可使发酵液中酵母出芽率提高10 %以上 ,酵母细胞数提高 2 0 %左右 ,发酵速率加快 ,出酒率提高 ,醪液中酒精含量可提高 6%左右。文中还探讨了促进剂的添加条件和应用领域 ,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导致酒精发酵停滞或缓慢的因素较多,包括甾醇(stemls)合成不足,吸收有毒脂肪酸,乙醇浓度加大,可吸收氮源下降及CO2浓度高等。通过在发酵中期加入生物调节剂,可优化发酵性能。调节剂由铵盐、硫胺素和热失活酵母组成。添加量为300mg/L,150h后酒精发酵完全。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调节剂,能减少发酵缓慢和停滞的发生,葡萄酒理化指标有所提高,口感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8.
植酸对刺梨果酒发酵作用及酵母菌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植酸作为发酵促进剂,应用于刺梨果酒发酵中,研究其对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及刺梨酒发酵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1)添加植酸能缩短发酵周期、降低刺梨果酒的残糖量,提高发酵的酒精度;(2)添加植酸能促进酵母菌的增殖,促进酵母细胞出芽,使其提前进入对数生长期;(3)植酸使酵母的耐酒精能力提高;(4)试验条件下植酸最佳添加量0.08%。  相似文献   

9.
以"赤霞珠"葡萄汁为发酵基质,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油酸或α-亚麻酸对葡萄酒酵母发酵活力和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油酸或α-亚麻酸的可以显著提高酵母的细胞量和发酵速率,同时增加葡萄酒的甘油含量。当添加12 mg/Lα-亚麻酸时,葡萄酒中高级醇含量适中(400 mg/L),酸类、乙酸酯类和乙酯类物质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13.36%,49.27%和32.41%,显著增强葡萄酒的花香、果香特征,改善葡萄酒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0.
酒精发酵中应用酸性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酸性蛋白酶在酒精发酵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添加酸性蛋白酶有利于原料中蛋白质的水解,增加醪液中酵母可吸收性氮,促进酵母菌生长繁殖,提高酒精发酵速率。而且,a-氨基氮的增加,减轻了酵母菌细胞氨基酸合成代谢的负荷,使底物(葡萄糖)更多地转向发酵生成乙醇,提高原料出酒率。接种酵母后,在醪液中添加0.01%的酸性蛋白酶,发酵时间由原来的52h缩短到32h,发酵成熟醪酒精含量为10.2%(V)。着延长发酵时间至44h,则发酵成熟醪中酒精含量由原来的9.8%(V)增加到10.7%(V),并对添加酸性蛋白酶和(NH4)2SO4的发酵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酸性蛋白酶是实现高效率酒精发酵的优选促进剂。  相似文献   

11.
从大豆糖蜜中进行高产乙醇酵母的筛选和鉴定,并对其发酵特性进行研究。从大豆糖蜜中通过菌种的富集分离,TTC平板法初筛,耐乙醇能力及乙醇发酵能力的测定,筛选出一株乙醇产量达9.07%(V/V)的菌株P14。通过个体形态、菌落特征、生理生化及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将菌株P14鉴定为酿酒酵母。研究了大豆糖蜜浓度及添加氮源和无机盐对酿酒酵母P14发酵生产乙醇的影响及酿酒酵母P14对大豆糖蜜中低聚糖的利用,结果表明大豆糖蜜浓度、添加氮源和无机盐对乙醇发酵影响显著,最佳的大豆糖蜜浓度为40%,添加氮源为1.2 g/L的蛋白胨;补加的无机盐为0.4 g/L MgSO4。在此培养基中发酵72 h后,糖蜜中90.10%的葡萄糖,91.23%的蔗糖,92.56%的棉籽糖和96.97%的水苏糖被酵母利用。因此大豆糖蜜中筛选出来的酿酒酵母P14具有较强的利用大豆糖蜜中的大豆低聚糖发酵产生乙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得到具有高富锌能力的酵母菌,该研究以面包来源的酵母菌DLY28为出发菌株,重复驯化后筛选获得一株优良耐锌酵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富锌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过驯化筛选得到一株优良耐锌酵母S7,其富锌的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蔗糖含量82 g/L、胰蛋白胨含量26 g/L、锌含量404 mg/L。在此最优条件下,富锌酵母S7的锌吸附量为18.79 mg/g,生物量(OD600 nm值)为1.49。该研究为富锌酵母的生产以及食品有机锌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主要通过过表达GIS1基因来提高酿酒酵母的耐受性。在GIS1基因的N端加入强启动子PGK1p来实现GIS1基因的过表达,然后通过稀释点板实验来对比其对热激、乙醇、渗透压以及乙酸的耐受性,同时通过高温生长曲线和高温浓醪发酵测定其高温耐受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稀释倍数下,55 ℃热击4 min之后菌株AY12a-gis1的生长能力明显优于出发菌株,在含有5%(V/V)乙酸的平板上改造菌和出发菌耐受性相差不大,同时通过38 ℃浓醪发酵实验发现菌株AY12a-gis1的酒精度提高了3.79%,残糖略有下降,且发酵时间与亲本菌株相一致。因此通过过表达GIS1基因得到菌株AY12a-gis1,是对工业乙醇发酵有一定应用价值的优良耐逆性菌株。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适合刺梨果酒酿造的非酿酒酵母菌株,从刺梨自然发酵液中分离优质非酿酒酵母,通过形态学与26S rDNA序列分析来鉴定菌株;从葡萄糖耐受性、柠檬酸耐受性、酒精耐受性、二氧化硫耐受性、单宁耐受性、β-糖苷酶产生能力、硫化氢产生能力等方面分析菌株的生理特征;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刺梨果汁,从发酵刺梨果酒常规理化指标、感官品评以及香气物质方面探讨非酿酒酵母对刺梨果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赖氨酸筛选培养基从刺梨果实上筛选出80株非酿酒酵母,嗅闻法筛选出一株产香浓郁的菌株F13。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F13为一株刺梨来源的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该菌株可耐受浓度为300 g/L葡萄糖、3%乙醇、3%柠檬酸、300 mg/L SO2以及25 g/L单宁处理。但酒精耐受性和β-糖苷酶产生能力不及酿酒酵母X16。此外,F13菌株不产硫化氢。F13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可降低刺梨果酒的酒精度和挥发酸,增加残糖量,分别为11.1%±0.39%、(0.67±0.03)g/L、(20.41±1.44)g/L。F13不影响刺梨果酒的感官品评,但可有效增加刺梨果酒中醇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降低酯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本研究从刺梨自然发酵液中得到一株非酿酒酵母F13,对酿酒环境具有较优的耐受性(耐糖、酸、酒精度、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产量,以产GABA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AB157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125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共发酵条件;同时分析最优条件下共发酵和单菌发酵体系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的酶活力及通过添加无细胞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探究高产GABA机制。结果表明:当总接种量2%(V/V),发酵温度为35 ℃、屎肠球菌AB157和酿酒酵母SC-125的接种比例为5:1(V/V)、L-谷氨酸钠浓度为12 g/L、发酵96 h时,共发酵体系GABA产量最高,达6.55 g/L,较单菌发酵体系产量提高到1.78倍;GAD酶活力分析表明,共发酵可显著提高GAD酶活;添加屎肠球菌AB157或酿酒酵母SC-125的CFS可显著提升GABA产量。本研究为屎肠球菌和酿酒酵母共发酵提高GABA产量及高产GABA机制的探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10株戴尔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编号为TD1~TD10)对葡萄糖、乙醇、酒石酸、SO2的耐受性能及其产β-葡萄糖苷酶性能,筛选发酵性能良好的戴尔有孢圆酵母,并将筛选菌株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T混合发酵冰葡萄汁,最后对冰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菌株TD2外,其他菌株均能够耐受葡萄糖500 g/L、乙醇体积分数4%、酒石酸16 g/L及SO2 350 mg/L,其中菌株TD6与TD9产β-葡萄糖苷酶活力较高,为优良本土戴尔有孢圆酵母。将菌株TD6、TD9分别与酿酒酵母ST混合发酵冰葡萄汁时均能在30 d内完成酒精发酵,且冰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GB/T 25504—2010《冰葡萄酒》规定。此外,戴尔有孢圆酵母的接种对整个发酵过程的发酵速率与酿酒酵母的生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降低冰葡萄酒中乙酸和乙醇含量,提高总糖含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山茶油掺入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掺伪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可作为鉴别山茶油中掺伪大豆油和菜籽油的特征脂肪酸,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可作为鉴别山茶油中掺伪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特征脂肪酸;回归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2)较高(> 0. 99),可分别检出掺伪量4%的大豆油和菜籽油,掺伪量8%的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回收率在96. 56%~112. 88%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为掺伪山茶油纯度鉴别及调和山茶油配比的定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