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引燃柴油供油提前角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对天然气 /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随引燃柴油供油提前角的变更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的变化 ,发动机排放物中 THC、 CO和 NOx有较大变化 .综合考虑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及动力性等 ,得出了双燃料试验样机引燃油供油提前角和天然气替代柴油率的较佳范围  相似文献   

2.
柴油引燃天然气双燃料燃烧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天然气和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复合燃烧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阐述负荷、转速、替代率、柴油供油特性、引燃油量、进气混合气浓度和供油提前角等因素对燃烧循环变动、燃烧恶化和爆震燃烧等的影响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3.
张朝山  熊树生  任晓帅  姚红  徐进  谢莲  刘震涛 《兵工学报》2012,33(10):1162-1167
提出了将滑动弧电解制氢装置应用到天然气发动机中,通过电解天然气制氢,轻松实现天然气(CNG)发动机到天然气掺氢(HCNG)发动机的改装。通过自制装置,进行了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提前角与燃用不同掺氢比例的HCNG对发动机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用HCNG,其HC和CO的排放都减少,NOx排放量增加,但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或点火提前角的减少,NOx排放会大大减少,排放性能得到优化。同时进行了体积掺氢比20%的HCNG和纯CNG外特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纯CNG,燃用掺氢20%HCNG后,其动力性变化不大,燃料消耗率却相应的减少,经济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国内外天然气汽车双燃料发动机微喷技术的发展现状 ,探讨了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微喷技术的必要性和技术要求 ,结合当今蓄压共轨式柴油喷射、调制式柴油喷射等技术对双燃料微喷方案进行了设计 ,从实现技术和条件两个方面对不同方案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5.
电控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作者开发的双燃料发动机电子控制喷射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及该系统的发动机台架试验 .结果表明 ,电控双燃料发动机有较高的经济性和良好的动力性 ,发动机的排放性能也得到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点燃式单缸四冲程试验用发动机上, 用高速摄影的方法观察研究了燃烧天然气燃料时不同工况下的火焰传播过程. 结合示功图的分析,研究了不同混合气浓度下缸内气流运动对天然气燃烧过程、发动机性能和NOX 排放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燃烧条件下天然气燃料发动机循环变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将质量比90%的柴油分别掺混10%菜籽油,10%DMC以及5%菜籽油和5%DMC的混合物,连同纯柴油组成10%RO,10%DMC,5%R0+5%DMC和柴油共4种燃料,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进行燃烧、性能及排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氧燃料的特性不同对比燃油消耗率和热效率影响较小,但对燃烧和排放影响较大.3种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影响不大.与柴油相比,柴油机燃用5%RO+5%DMC和10%R0时,放热率峰值降低,滞燃期缩短,燃烧始点提前.燃用10%DMC时放热率峰值上升,滞燃期延长,着火延迟.与燃用柴油相比,柴油机燃用5%RO+5%DMC和10%DMC时,除烟度有所下降以外,CO,HC和NOx排放均高于柴油.柴油机燃用10%RO时的烟度和Hc排放均低于柴油,而CO和NOx排放高于柴油.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高原功率恢复供油参数调节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高原环境下增压柴油机功率下降的问题,通过仿真研究,对比了3种不同的供油参数调节方案,得出了在高原环境下通过调节供油参数恢复柴油机功率的方法。建立了某V型6缸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并采用试验数据对模型各系统进行了校核。在该模型基础上,研究了增压柴油机的平原性能,匹配了适应高原环境的增压器,研究了喷油提前角与功率、涡轮入口温度和缸内最高燃烧压力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了供油参数的调节方法和具体参数,仿真计算了3种不同的供油参数调整方案,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拔4 500 m条件下,采用提前角和供油量联合调整的方法可将发动机标定功率恢复至平原的75%.  相似文献   

9.
神经网络结构PID方法在电液供油提前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张幽彤  王宪成  骆清国 《兵工学报》2008,29(10):1163-1166
根据大功率柴油机电液供油提前器的控制要求,进行了神经网络结构PID方法的应用研究。分析了电液供油提前器的工作特性和控制要求,引入神经网络结构PID方法,自动实现PID的参数整定,通过对供油提前角器的活塞位移闭环控制,提出了供油提前器的不灵敏角度补偿机械硬件误差,实现了对供油提前角的控制。进行Matlab/Simulin环境下的不同PID方法的仿真对比,神经网络结构PID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普通PID.并在实验台架上进行了电液供油提前器的控制试验,电液供油提前器的控制精度为0.3(°)CA,响应时间在2s内。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结构PID方法在电液供油提前器中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电液调节系统,建立了动态数字模型。通过微机对其进行闭环数字控制,得到了系统变采样周期情况下的优化参数和性能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完全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我军现装备的63C式履带装甲输送车上的6150L发动机为例,通过对发动机高压柴油泵提前供油角度调整方法的摸索和改进,大幅度缩短调整时间,提高维修保障能力,为战场抢修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2.
在不改变4B26增压柴油机结构的前提下,对柴油机气道喷射甲醇与柴油/甲醇直接混合燃料进行了燃烧过程、排放性能试验,对两种柴油/甲醇掺烧方式的燃烧过程与排放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柴油/甲醇直接混合相比,柴油机气道喷射掺烧10%甲醇,气缸压力相差不大,缸内平均温度较低,低负荷时滞燃期较长;气道喷射甲醇大幅度降低排气温度,NOx和碳烟排放降低效果较为显著,HC和CO排放较高。与燃烧柴油相比,两种方式掺烧10%甲醇时,发动机的动力性变化不大,缸内平均温度都有所降低,滞燃期有所延长;NOx和碳烟排放降低,HC和CO排放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混氢发动机稀燃极限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点火提前角、掺氢比、节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机油和冷却水温度对天然气混氢发动机稀燃极限的影响,在一台点燃式发动机上开展了台架试验。试验转速1 500~3 000 r/min,节气门开度10%~40%,机油温度75 ℃~95 ℃,冷却水温度65 ℃~85 ℃. 试验用燃料掺氢比0~40%,点火提前角条件为稀燃最佳角。结果表明:过大和过小的点火提前角都使发动机的稀燃极限减小;稀燃极限随燃料中掺氢比增加而显著提高;随节气门开度增加略有上升;随发动机转速增加而减小;随机油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随冷却水温度升高而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4.
王燕鹏  王忠  张登攀  居钰生  张永铭 《兵工学报》2015,36(12):2358-2362
将一台4气门汽油机改装为燃用M100甲醇发动机,测量了甲醇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参数,研究了M100甲醇发动机性能随过量空气系数、点火提前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速为2 500 r/min、 部分负荷工况时,当过量空气系数一定,随点火提前角的增加,甲醇发动机的转矩增大,当量燃料消耗率下降,NO排放升高80%以上;相同工况时,当点火提前角一定,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减小,发动机转矩增大,HC、CO排放明显增加。与燃用汽油相比,M100甲醇发动机外特性上的最大转矩增加约5.2%;在城市道路常用转速2 000 r/min,甲醇发动机按负荷特性运行,当量燃料消耗率低于原汽油机。  相似文献   

15.
在点燃式单缸四冲程试验用发动机上,用高速摄影的方法观察研究了燃烧天然气燃料时不同工况下的火焰传播过程,结合示功图的分析,研究了不同混合气浓度下缸内气流运动对天然气燃烧过程、发动机性能和NOx排放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燃烧条件下天然气燃料发动机循环变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发动机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天然气的车辆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 ,分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天然气发动机的特点 ,并对提高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排放性能的技术给予了详细的论述 .同时对液化天然气 ( L NG)发动机的开发和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三效催化器是目前解决排放问题的一项比较成功的后处理技术,然而国Ⅲ测试方法使得点燃式发动机冷起动阶段的排放问题更为突出,保证三效催化器快速起燃是发动机与催化器匹配上的关键.在研究手段上,传统的试验方法需做大量的实验来寻找二者的最佳匹配,这种方法消耗大,效率低,本文利用FIRE仿真软件,采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对催化器的起燃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充分分析催化器起燃的影响因素后,从发动机控制策略方面,提出了通过改变发动机点火提前角提高排温从而使催化器快速起燃的建议;其次从催化器设计角度,提出了几项改进建议,使催化器快速起燃,为三效催化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试不同工况下的高压油管嘴端压力和喷油器针阀升程,研究了不同配比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喷射过程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在供油提前角、转速和负荷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燃料中生物柴油含量的增加,高压油管最大喷油压力增加,喷射延迟期和喷射持续期变长,导致循环喷油量增大.  相似文献   

19.
对发动机工况、充气效率和过量空气系数、柴油喷射系统和LPG掺烧比例等因素对柴油机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柴油机掺烧LPG后 ,高、中负荷工况时能耗下降 ,而低负荷工况时能耗增加 ;充气效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不会影响经济性 ;适当增加喷油提前角和减小喷油器的喷孔直径 ,增大喷油泵柱塞直径 ,有利于改善经济性 .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地面试验系统进行弹用涡喷发动机的起动试验,获得起动过程发动机各工作参数及起动时间、喘振裕度等性能参数。对发动机起动阶段控制规律进行改进试验,得到供油曲线充填段和点火段的合理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加速段供油规律对起动性能影响较大,适当地提高加速段的供油量可以有效缩短起动时间,但同时会减少喘振裕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