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波和超临界CO2萃取杜仲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微波萃取和超临界CO2萃取杜仲籽油的正交试验,考察影响萃取效果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环己烷为萃取剂,原料粉碎度40目,溶剂与物料质量比值为5.0,微波功率700W,每次微波辐射时间50s,微波累计辐射8次,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为27.07%。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70min、分离温度30℃、CO2流量25~30kg/h,原料粉碎度40目,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27.76%。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脂得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所需时间最短,油脂得率较高;超临界CO2萃取所得杜仲籽油的品质最优,是提取优质杜仲籽油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和微波辅助萃取佩兰挥发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虹燕  李京龙 《食品科学》2004,25(4):124-128
本文通过超临界CO2萃取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诱导萃取佩兰挥发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萃取温度32℃,CO2流量20kg/h和时间80min,得率2.71%;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辐射功率720W,辐射时间160s,溶剂量300ml,洗涤剂量30ml,得率3.76%。水蒸馏法提取率为0.76%。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和水蒸馏法萃取佩兰挥发油品质最好;微波萃取收率最高,但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和微波萃取茶叶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微波萃取和超临界C02(SC-C02)萃取茶叶籽油的正交试验,考察影响萃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探讨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超临界C02萃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80min、分离温度30℃、C02流量25~35kg/h,原料粉碎度40目,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为28.07%.微波萃取优化工艺条件为:以环己烷为萃取剂,原料粉碎度40目,溶剂与物料质量比值为5.0,微波功率700W,每次微波辐射时间50s,微波累计辐射6次,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为27.16%.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脂得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所需时间较短,超临界C02萃取所得茶叶籽油的品质较优,是提取优质茶叶籽油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超声波辅助萃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薰衣草精油的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影响薰衣草精油萃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60min,萃取压力20MPa,流量15L/h,萃取温度45℃,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4.497%.微波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正己烷为萃取剂,微波功率700W,溶剂用量200mL,辐射时间350s和洗涤剂用量40mL,在此条件下得率为2.60%.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粒度40目,料液比1∶ 12,超声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得率为1.09%.综合考虑,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为萃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光皮树子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超临界CO2提取光皮树子油的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和超声波诱导提取光皮树子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7MPa,萃取温度300C,CO2流量30kg/h和时间80min,得率16.34%;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石油醚,物料与溶剂比例1:3,辐射时间7min,辐射功率720w,得率8.12%。超声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与溶剂比例1:7,溶剂为正已烷,浸泡时间18h,得率7.75%。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光皮树子油品质最好,而且萃取也最高,质量最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提取雪梨籽中的油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雪梨籽油,研究超临界CO2萃取雪梨籽油的萃取工艺;考察了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对油脂得率的影响,并将提取的油脂采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压力35 MPa、温度35℃、时间130 min、CO2流量15 kg/h,其油脂得率为23.9%。油脂中主要含有7种脂肪酸成分。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核桃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核桃油工艺。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 察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四因素对核桃油萃取率影响效果。最佳萃取条件为:压 力30 Mpa,温度50℃,时间4h,CO2流量25kg/h,在此条件下萃取率可达52.4%。利用 GC/MS分析核桃油成分组成,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油样和乙醚萃取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8.
以香榧种仁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香榧油的工艺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5L/h,萃取时间3h。在此条件下香榧油得率为47.19%。各因素对香榧油得率的影响次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  相似文献   

9.
核桃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核桃油的提取工艺。采用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试验,考察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对核桃油萃取率的影响。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50℃,时间4h,CO2流量25kg/h,在此条件下核桃油的萃取率可达52.4%。利用GC/MS分析了核桃油的组成成分,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核桃油的油样和乙醚萃取核桃油的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花生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花生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花生油萃取率作用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花生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18kg/h,萃取时间150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花生油萃取率达到49.87%.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辅助法从大豆废料中提取分离大豆皂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  孙江伟 《食品科技》2007,32(4):230-233
以大豆废渣为原料,大豆皂苷产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微波辐射下提取大豆皂苷的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微波功率、萃取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级数等对大豆皂苷产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70W、提取时间90s、乙醇浓度75%、料液比为1∶10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与传统的溶剂浸提法、索氏提取法相比较,微波辅助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原料利用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并且明显提高了大豆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辣椒素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素是存在于辣椒中的一种极度辛辣的香草酰胺类生物碱,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卫生以及军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是提高其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以辣椒素提取率为指标,首先比较了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然后对浸提溶剂、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方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研究发现当以95%乙醇为浸提溶剂、浸提温度为40 ℃、浸提时间为4 h、液固比为12∶1时,辣椒素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2.7 mg/g.该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此方法是一套较为有效可行的提取工艺,同时也为辣椒素的进一步大规模提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石榴籽中油脂类成分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利用石榴籽,采用超声、加压、回流、超声―加压、超声―回流等方法对石榴籽中油脂类成分进行提取,考察提取方法对油脂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提取方法下的石榴籽提取物得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方法提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超声―加压,加压,超声―回流,回流,超声;其中超声、加压、回流的提取过程符合提取动力学方程1–2/3α–(1–α)2/3=kt,超声―回流、超声―加压的提取过程符合提取动力学方程t/Ct=t/Cs+1/k Cs2。  相似文献   

14.
大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内源蒜酶(alliinase)酶解蒜氨酸而生成。文中研究了以乙醇为提取剂分离提取大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蒜泥在40℃下酶解0.5h,按料液比1g:4mL 加入体积分数95%乙醇于 30℃下萃取1.5h,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在50℃,压力在0.01MPa,旋转蒸发仪转速在75r/s 进行减压浓缩,大蒜素的提取率达到0.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不同提取方法对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进行方法比较。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获得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高温高压提取法对木耳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在得率、功效、成本、实用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热水浸提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00~160目,温度为100℃,料液比为1:20,pH调至5,浸提4 h;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40,功率400 W,提取50 min;微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20,功率700 W,提取时间为50 min;高温高压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00~160目,120℃,1:40料液比,提取80min。结论高温高压法提取率高,其工艺路线简捷,易于工业化生产,是一种木耳综合加工利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丝兰粉末为原料,综合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丝兰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中影响丝兰皂甙提取率的4个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微波功率,此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固比80:1(mL/g)、提取时间10×20s(提取10次,每次20s,时间间隔2min)、微波功率480W,此条件下的皂甙提取率为2.18%。与以往常用乙醇浸提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可缩短80%的时间,且提取率提高41.56%。  相似文献   

17.
代守鑫  周颖  王成荣 《饮料工业》2011,14(6):11-13,23
对山楂汁热浸提法、酶法浸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与冷冻浸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浸提法最佳技术参数为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30min,浸提时间12h;酶法浸提最佳技术参数为酶用量0.15%、酶解时间90min、温度50℃。酶法浸提的出汁率高于热浸提法与冷冻浸提法,在保持营养成分方面冷冻浸提法优于酶法浸提与热浸提法。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优化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变绿、发芽的马铃薯皮为原料,在系统优化筛选双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马铃薯龙葵素的基础上,比较乙醇回流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双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4种方法对马铃薯龙葵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双溶剂提取马铃薯龙葵素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7h、料液比1:20、乙醇乙酸比10:2、原料粒径0.3mm,龙葵素得率为0.6417%,4个因素对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为乙醇乙酸比>粒径>料液比>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70%乙醇、pH3、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15、原料粒径0.3mm、超声2次,龙葵素得率达到0.8356%,4个因素对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为粒径>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和乙醇回流的提取得率分别为0.5489%、0.1881%。比较4种提取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的解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萃取法进行了对比。溶剂萃取法工艺简单,但有溶剂残留,产品收率低,纯度低。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率高,产品纯度好,流程简单,能耗低,无有机溶剂残留,但对设备要求高,不易形成工业化生产。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快速、价廉、提取率高,但工业化生产还需进一步研究。微波萃取法可缩短萃取时间,提高提取率,但耗能大,成本高。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生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是使用二氧化碳作为萃取溶剂的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具有低温处理、能有效地萃取易挥发物质,无氧化变质,对人体无害,稳定安全等优点。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生姜萃取的工艺条件,结合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二氧化碳流量、物料粒度等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变化的实验方法,得出生姜萃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2~20Mpa,温度35~40℃,二氧化碳流量15L/h,时间2h。并与水蒸气蒸馏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