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巴旦木仁油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巴旦木仁中的油脂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的巴旦木仁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4.01%)、硬脂酸(2.72%)、油酸(23.95%)、亚油酸(34.76%)和亚麻酸(28.55%).巴旦木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7%,适合制备营养保健油.  相似文献   

2.
巴旦木的营养评价及乳饮料的开发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经分析测定,巴旦木果仁的主要成分如下脂肪54.06%,蛋白质10.49%,水分6.36%,氨基酸总含量10.05%,脂肪碘价110.2g碘/100g油样,其维生素E含量为8.26mg/100g油样。果仁经一系列处理后,可按下列配比制得风味独特的乳饮料巴旦木果仁4.57%,蔗糖脂(HLB 7~15)0.34%,褐藻酸钠0.5%,明胶0.5%,蔗糖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提油方法对巴旦木粕成分及品质的影响,为巴旦木粕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用水酶法、水酶冻融法、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亚临界萃取法对粉碎的巴旦木仁进行提油后分离粕。比较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油提取率、粕粉得率、理化指标等,用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扫描电镜对不同提取方法的粕的基本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亚临界萃取法粕得率为55.6%、提油率为43.8%、脂肪含量为0、蛋白含量为60.96%、纤维含量为0、KOH溶解度为89.73%、氨基酸总含量达52 g/100g、吸水指数为339.81%,扫描电镜下观察粕粉粒细小,结构松散。结论:亚临界萃取法巴旦木粕得率、提油率在5种方法中处于较高水平,其低脂肪高蛋白零纤维的特性适合代餐食品,且口感较好。亚临界萃取法设备投资不高,适合食品工业化生产,因此,亚临界萃取法得到的巴旦木粕在食品生产尤其代餐食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测定分析了纸皮、双软、晚丰、浓帕烈4个品种巴旦木种仁在不同采收期的粗脂肪含量及其油脂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巴旦木采收过程中,其种仁粗脂肪含量总体均呈不断积累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表明采收期对粗脂肪含量有较大影响,种仁越成熟越有利于其粗脂肪的积累;不同采收期的4个品种巴旦木种仁油共检测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0%以下,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90.4%~93.2%、油酸含量(58.9%~77.6%)均为最高,在采收期内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亚油酸含量(15.2%~31.7%)较高,在采收期内总体呈波浪下降趋势(除纸皮巴旦木)。巴旦木是一种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高品质油料作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酶法从巴旦木中同时提取油与水解蛋白。依次使用复合细胞壁多糖水解酶(纤素酶;果胶酶=1:2)和碱性蛋白酶水解巴旦木浆,并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提取巴旦木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粒径40目、复合细胞壁多糖水解酶用量3.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h、碱提pH9.0、蛋白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h;水酶法提取巴旦木水解蛋白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5、粒径30目、细胞多糖水解酶用量3%、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h、碱提pH8.5、蛋白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5h。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总的巴旦木游离油和水解蛋白得率分别为68.74%和74.39%。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HPLC-ICP-MS)测定新疆巴旦木(Amygdalus communis L.)中硒代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 SeMet)和亚硒酸根[selenous acid, Se(IV)] 2种硒形态的分析方法。方法 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提法提取巴旦木样品中硒形态, 选用Dionex IonPac AS19阴离子分析柱进行分离, pH值为9.2的磷酸二氢铵水溶液作为流动相, 进样量为100 μL。结果 实现了在500 s内2种硒形态基线分离, SeMet和Se(IV)的方法检出限均为0.006 mg/kg, 加标回收率为90%~106%。对巴旦木样品中SeMet和Se(IV)含量进行测定, 2种硒形态的含量分别为37和20 μg/kg。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易操作、分离效果好且检出限低, 可以作为一种分析巴旦木中2种硒形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新疆南瓜子的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南瓜子仁含46.7%的粗脂肪,37.2%的粗蛋白质;南瓜子油碘值(I)高达118 g/100 g,不皂化物含量为9.02 g/kg;南瓜子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63.0%、亚油酸20.2%、亚麻酸6.8%;南瓜子仁中K(4 250 mg/kg)、Mg(3 741 mg/kg)、P(3 150 mg/kg)、Ca(1 943 mg/kg)、Na(39.25 mg/kg)、Zn(35.81 mg/kg)、Fe(31.59 mg/kg)、Mn(21.34 mg/kg)、Cu(11.68 mg/kg)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丰富。因此,新疆南瓜子是一种极具有开发价值的植物蛋白资源和油料作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新油料资源长柄扁桃仁的主要成分,同时采用水酶法提油技术提取长柄扁桃仁油脂,并对该油脂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柄扁桃仁中粗脂肪含量44.10%,粗蛋白含量24.70%。仁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属于完全蛋白,其中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达72.50 mg/g,占味觉氨基酸含量的29.95%。鲜味氨基酸谷氨酸(Glu)和门冬氨酸(Asp)、甜味氨基酸甘氨酸(Gly)、脯氨酸(Pro)和丙氨酸(Ala)、芳香氨基酸苯丙氨酸(Phe)含量相对较高,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5.50%,为长柄扁桃仁增添了良好风味。在水酶法提油工艺参数料液比1:4(g/mL),酶解温度60℃,酶添加量2%,酶解pH8.5时,长柄扁桃仁总出油率为39.51%,萃取率达89.5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7.4%,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高达66.6%和29.6%,油中活性物质生育酚含量为989.3 mg/kg,这些数据的分析为长柄扁桃籽资源多方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巴旦木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巴旦木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60 min,料液比1∶21(g/m L),乙醇体积分数73%。理论预测值为4.093 mg/g,实际测量值为4.090 mg/g。实际优化的工艺条件与理论预测拟合程度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L-8900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新疆8种特色干果——开心果、巴旦木、杏干、红枣、山核桃、沙漠果、夏威夷果和枸杞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分析比较了8种干果中人体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增香剂型氨基酸的含量,其中巴旦木中氨基酸含量最高,为188.66 mg/kg,杏干中氨基酸含量最低,为30.98 mg/kg。17种氨基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mol/L,线性回归系数均在0.999以上,方法检出限在0.05~10.0μg·m L-1之间,加标回收率为78.6%~101.6%。  相似文献   

11.
对虹鳟鱼骨中总蛋白、胶原蛋白、总氨基酸、脂肪与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虹鳟鱼骨中总蛋白、胶原蛋白、总氨基酸、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21.32%、4.56%、19.08%、18.38%、11.93%,其中必需氨基酸为22.03%;鱼骨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3.36g/100g,5.25g/100g,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3.36g/100g,占脂肪酸含量的18.05%;虹鳟鱼骨中钙、磷、钠、钾含量较高,分别为50252.58mg/kg、32893.20mg/kg、2080.52mg/kg、1113.89mg/kg,同时还含有铁、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虹鳟鱼骨营养丰富,颇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感官评分、硬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考察指标,分析巴旦木粕粉、粉葛全粉、低聚木糖添加量对巴旦木粉葛代餐饼干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饼干的最优配方;建立高糖饲料诱导果蝇2型糖尿病模型,以总蛋白含量、甘油三酯含量、海藻糖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巴旦木粉葛代餐饼干的降糖活性。结果表明,巴旦木粉葛代餐饼干的最优配方为巴旦木粕粉25%,粉葛全粉30%,低聚木糖2.5%,低筋面粉40%,玉米淀粉10%,水48%,玉米胚芽油14%,食盐1.5%,双效泡打粉1.0%,磷酸氢钠0.7%。巴旦木粉葛代餐饼干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为8.470±0.819 mg/mL,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为5.235±0.265 mg/mL,总抗氧化能力为0.184,巴旦木粉葛代餐饼干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体外降糖试验及果蝇生存试验表明,巴旦木粉葛代餐饼干具有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湘西猕猴桃籽的主要成分,同时采用水酶法提取猕猴桃籽油,并对猕猴桃籽油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西猕猴桃籽粗脂肪含量32.19%,粗蛋白质含量16.06%;猕猴桃籽中氨基酸种类不全,缺少2种氨基酸,属于不完全蛋白质;鲜味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很高,分别为6.1 mg/g和3.5 mg/g,占氨基酸总量的25.98%,为猕猴桃籽增添了良好的风味;水酶法提取猕猴桃籽油总出油率为25.89%,萃取率达80.45%;猕猴桃籽油中亚麻酸含量高达60.5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9.92%,生育酚含量为812.41 mg/kg。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盾叶木籽的营养价值,依据国标及常规方法对其千粒质量、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氨基酸、5种矿物元素及其油脂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盾叶木籽千粒质量为25.657 g,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70、2.20 g/100 g和6.90 g/100 g;盾叶木籽检出16种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8.06%,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61.44%,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为61.83,营养价值较高;盾叶木籽中钙和铁含量较高,分别为7.84×103 mg/kg和50.60 mg/kg;盾叶木籽油中共检出1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有6种,占脂肪酸总含量的14.26%,主要是棕榈酸(9.21%),不饱和脂肪酸有8种,占脂肪酸总含量的85.66%,主要是油酸(35.60%)和神经酸(18.10%)。综上,盾叶木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对黄曲霉毒素B1 (aflatoxin B1,AFB1)的降解效果及对巴旦木仁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黄曲霉毒素B1为目标毒素,首先研究了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在不同处理时间、不同电压和不同初始浓度下对目标毒素的降解效果,其次评估了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巴旦木仁中的理化指标及色差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 低温放电等离子体不同处理条件对AFB1的降解效果明显,以75 kV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处理5 min,50 μg/mL的AFB1的降解率为95.03%。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巴旦木仁的理化性质、蛋白浓度、色差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巴旦木仁的香气成分也得到了良好的保持。结论 低温放电等离子体对AFB1具有较明显的降解效果,且对巴旦木仁的品质无影响。这一研究有望为干果中真菌毒素的降解提供新思路,为保证干果的食品安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鉴别杏仁露中巴旦木掺假的半定量鉴别方法。方法 样品经裂解液裂解, 超滤脱盐获得粗蛋白。粗蛋白经2-巯基乙醇还原, HPCE分离, 以特征峰与内标的迁移时间比值和特征峰峰强度差异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经过优化的方法检测, 当植物蛋白饮料蛋白质含量为0.55 g/100 g时, 迁移时间比值1.16~1.19的电泳峰为单峰, 可判定仅含巴旦木蛋白; 当迁移时间比值1.16~1.19的电泳峰为双峰, 且前峰峰高高于后峰时, 可判定掺入了巴旦木, 判定限为10%。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操作性强, 适用于杏仁露中巴旦木的掺假鉴别。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野生长柄扁桃仁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主产区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1 个地区的长柄扁桃仁为实验材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并进行了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长柄扁桃仁总氨基酸含量在21.74~32.35 mg/g之间,平均为26.78 mg/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范围在24.86%~28.22%之间,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平均值为69.13;以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等指标,将11 个产地长柄扁桃仁氨基酸聚类分为4 类,其中呼和浩特市小井沟生态园长柄扁桃仁蛋白含量最高,品质最好;长柄扁桃仁中味觉氨基酸和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开发利用潜质较大。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对双峰驼血液(驼血)中营养物质含量及其血液学参数进行测定和评估。利用BCA蛋白浓度试剂盒对阿拉善双峰驼血液总蛋白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液相色谱及质谱连用分析法对其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其血液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驼血总蛋白含量为78.45%±1.49%。驼血水解后共得到34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27.82±1.86 g/L),其次为精氨酸(23.60±4.17 g/L),天门冬氨酸(22.41±1.26 g/L);驼血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1.0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9,符合FAO/WH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驼血中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其中戊二酸含量最高(1900.70±571.02μg/mL)其次为油酸(1342.00±194.12μg/mL),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最低(11.22±5.24μg/mL);驼血中饱和脂肪酸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60.89%,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所占比例为21.32%,多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为17.05%,长链脂肪酸所占比例为47.50%,中链脂肪酸所占比例为52.50%,奇数碳脂肪酸所占比例为36.13%。驼血中富含人体中所需的各类矿物质,其中钠(5300±2300mg/kg)含量最高,其余依次为钾(1600±100 mg/kg)、铁(452.00±35.75 mg/kg)、磷(300±20 mg/kg)、钙(90.71±6.03 mg/kg)、镁(39.40±2.26mg/kg)、锌(12.43±1.17 mg/kg)、铜(0.65±0.06 mg/kg)、锰(54.78±12.32μg/kg)、铬(10.21±0.89μg/kg)。驼血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牛、羊等畜种,且其免疫细胞的分布比例也与大多数畜禽不一致。  相似文献   

19.
菌核侧耳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标分析方法,对菌核侧耳干品中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菌核侧耳中蛋白质含量为15.60%、脂肪2.50%、粗纤维6.30%、粗多糖10.8%、总糖34.60%;矿质元素中钾、钙、铁、锌、硒含量较高,分别为22.4g/kg、768mg/kg、157mg/kg、105mg/kg、0.05mg/kg;氨基酸总含量为14.9%,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6.10%,异亮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国标方法对掌叶木种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种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掌叶木种仁粗脂肪含量为49.20%,种仁油中含有13种脂肪酸,主要成分为二十二碳一烯酸(35.65%)、油酸(25.03%)、花生一烯酸(15.42%)和二十二碳四烯酸(9.35%),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量高达96.68%;种仁总糖含量为6.60%,粗蛋白质含量为15.10%,种仁蛋白氨基酸含量为12.31%;在种仁蛋白中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3.23%,氨基酸组成较全面;种仁中钾(10.10×103mg/kg)、磷(5.20×103mg/kg)、镁(2.43×103mg/kg)、钙(1.83×103mg/kg)、铁(42.50 mg/kg)、锌(19.00 mg/kg)、铜(12.20 mg/kg)、锰(11.80 mg/kg)等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丰富。分析结果表明,掌叶木种仁既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也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是良好的蛋白质和食用油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