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给虫草的固体发酵提供参考,将2个虫草菌株接种到以小麦为主要成分并添加不同比例辅料的5种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测定不同菌质的活性成分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同种菌质去淀粉后的多糖含量比去淀粉前减小,说明去淀粉处理可降低残留淀粉对虫草多糖测定的干扰;ZNB2.1和ZNB2.2菌株分别在B培养基质和E培养基质上产生的虫草多糖最多,ZNB2.1产生多糖的能力大于ZNB2.2;经2个菌株发酵后,培养基质的还原糖含量增高,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降低;ZNB2.2可产生虫草素和虫草酸,菌质中虫草素和虫草酸的含量分别达到207.4 mg/kg和22.1 g/kg,而ZNB2.1菌质中未检出虫草素和虫草酸。综合考虑虫草多糖、虫草素和虫草酸的产率,虫草固体发酵宜选用ZNB2.2菌株和基质E。  相似文献   

2.
探索蛹虫草和高雄山虫草固体培养时种子液的最佳接种时间,以期为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方法接种和计数,以液体发酵的菌丝干重、菌丝段和固体培养基上的菌丝覆盖率为指标,结果表明,2种虫草在液体发酵条件下,第3d~6d为菌株快速生长期,活力旺盛,适合转接,尤其是发酵4d的种子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其生长速度最快,生长状况最好,长满固体培养基的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松乳菇子实体为材料,分别取不同组织进行菌种分离。用 PDA 培养基培养纯化,筛选出8株菌株,取生长快的菌丝体用不同固体平板培养研究其人工培养特性。结果表明:叶柄间分离到的菌丝生长最快;葡萄糖为最佳碳源;乙酸铵为最佳氮源,其次是玉米浆和蛋白胨;不同培养基的最适 pH 分别是:配方1pH5.0~5.5,配方2pH5.5~6.0,配方3pH6.0~6.5。  相似文献   

4.
固体培养蛹虫草核苷类次生代谢物的产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温鲁  夏敏  宋虎卫  张乐  周吴  蒋洁  袁丞墅 《食品科学》2005,26(11):65-68
为提高固体培养蛹虫草核苷类代谢物的产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培养物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进行检测,从菌株、氮源、氮源水平、加水量、培养时间和光照等方面进行研究,在以20%豆粉为氮源、按1:1加营养液、接种Cm-2菌株、遮光培养35d的条件下,培养物的虫草素含量可达5.49mg/g,高于蛹虫草全草,为保健食品增加了新品种和新原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以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钾、亚硝酸钠4种不同的无机盐作为氮源,探讨其对红曲霉(Monascus)菌株GZUM-25菌落形态、菌丝形态以及色素种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红曲霉菌落的基质菌丝和气生菌丝生长紧密,且气生菌丝在边缘呈放射状,菌丝粗壮、分支多,色素种类多且色价最高为13.5 U/mL;在以硝酸钾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落基质菌丝较为疏松,气生菌丝呈毛绒状,菌丝较为粗壮但不具有分支,色素种类单一,色价较高为1.91 U/mL;在以亚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落基质菌丝细长且不具有分支,色价最低0.08 U/mL。由此可知,铵盐可以促进红曲霉菌丝的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成,而亚硝酸盐则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冀诱5号、杂3木耳为出发菌株,对比以柿木屑为主料、香蒲为辅料的新基质培养基中,黑木耳菌丝营养生长;并研究了生物制剂β-寡聚酸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每100 g新基质培养基中香蒲占1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在PDA中加入不同量的β-寡聚酸,研究不同量的β-寡聚酸对冀诱5号、杂3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和发酵醪液中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500 mL PDA培养基加入0.5 mLβ-寡聚酸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在加入β-寡聚酸效果最好处理浓度即每500 mL PDA中加入0.5 mL β-寡聚酸下的发酵醪液多糖含量有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高抗氧化能力的蛹虫草优良菌株评价筛选方法,以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胞外发酵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对10 株蛹虫草菌株进行抗氧化能力评价及优良菌株筛选。以菌株生长活性、胞外酶活力、抗氧化能力为指标,在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赋值计算的基础上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得到蛹虫草菌株抗氧化综合能力与发酵生物量、菌丝平均生长速度、β?葡萄糖苷酶活力、蛋白酶活力的蛹虫草菌株定向筛选模型,采用模型筛选得到优势菌株CH?1 及CA?1。通过结实性实验进一步验证,蛹虫草菌株CH?1 与CA?1 生物学转化率可达90%以上,其虫草素含量较野生菌株高60%左右,菌株生长周期短10 d 以上,试验结果说明此模型可用来快速筛选出具有高抗氧化能力的蛹虫草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8.
蛹虫草类胡萝卜素是一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是一类亟待开发的新型色素。以类胡萝卜素含量为指标,采用谷物类培养基优化3株类胡萝卜素高产菌株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菌株CM10的类胡萝卜素产量最高,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小麦73%、麸皮20%和玉米7%。通过两段培养和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确立蛹虫草CM10的最佳固体发酵体系为:基质颗粒度10目,基质初始含水量48%,自然pH,接种量25%,黑暗培养时间12 d,黑暗培养温度22℃,装料量25 g,光照温度25℃和光照时间14 d。此时,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达346μg/g。  相似文献   

9.
研究白灵菇菌株Pl.n0006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其在固体发酵条件下的最佳生长条件,为其栽培技术研究奠定基础。采用不同的固体培养基,研究培养基的组成、含水量、酸碱度及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在添加麦皮或稻草粉的木屑培养基中都能较好地生长;在培养基中添加1%~5%的石灰可促进菌丝生长,而添加1%~5%的过磷酸钙反而会抑制菌丝生长,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的最佳p H值为8~11;在黑暗条件下培养,菌丝的生长速度显著比光照条件下快。  相似文献   

10.
为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获得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较低且活性物质含量高的蛹虫草发酵菌质。以菌丝生长速度、菌质预估血糖指数(expected glycemic index,eGI)、多糖及虫草素含量为指标,筛选固体发酵大米的蛹虫草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利用沈农大虫草、皖西虫草、云虫草和全虫草4个菌株对大米进行固体发酵后,快速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含量均有所减少,慢速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和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增加,体外消化动力学数据表明发酵菌质的eGI值较未发酵前大米基质显著降低(P<0.05)。综合上述4个指标确定全虫草为固体发酵大米的最佳菌株,经过25 d发酵,发酵菌质的eGI值从发酵前80.33下降为65.63,达到中GI值水平,多糖含量为5.29%,虫草素含量为5185.98 mg/kg,其两种物质的含量均已高于子实体中的水平。因此,大米发酵菌质可替代子实体用于营养和功能食品开发,并为蛹虫草低GI产品的开发提供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