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栀子黄色素标准品藏红花素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栀子果实为原料,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联合硅胶层析法精制栀子黄色素的标准品藏红花素。其栀子黄色素树脂精制条件:吸附条件为树脂30 mL,栀子黄色素提取液上样量300 mL;吸附流速1.5 mL/min;洗脱条件为提取液杂质洗脱乙醇体积分数30%,洗脱体积150 mL;栀子黄色素洗脱乙醇体积分数50%,洗脱体积150 mL;在此条件下可制得色价≥300,OD值0.4的桅子黄色素,并用其硅胶层析精制藏红花素。硅胶柱层析条件,洗脱流动相:V(乙酸乙酯)∶V(甲醇)∶V(水)=10∶2∶1;V(乙酸乙酯)∶V(甲醇)∶V(水)=10∶3∶1,进行梯度洗脱制取藏红花素。栀子黄色素提取液经过分离纯化,红外光谱、质谱测定,确定为藏红花素的结构,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藏红花素的纯度达98%。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藜麦β-蜕皮激素.通过静态-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确定大孔吸附树脂最佳纯化工艺:大孔吸附树脂为D101型,上样质量浓度为25 mg/mL、上样流速2.0 m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30%和洗脱流速2.0 mL/min,得到纯度为12.12%的β-蜕皮激素.通过薄层色谱与硅胶柱...  相似文献   

3.
多杀菌素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孔树脂吸附结合硅胶柱层析技术对发酵液中多杀菌素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首先考察了提取溶剂、发酵液pH和料液比对浸提多杀菌素的影响;然后对7种不同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吸附、解吸条件对大孔吸附树脂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硅胶柱层析法精制多杀菌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发酵液pH为8.0,料液比1∶3(g∶v)时,乙醇可高效浸提多杀菌素;大孔吸附树脂DM11对多杀菌素的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分别为12 508μg/g(湿树脂)和93.47%;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最佳pH为9.0,最佳载样比为多杀菌素质量(mg):树脂体积(mL)=2.5∶1;采用70%~95%乙醇梯度洗脱,多杀菌素洗脱率为97.5%;多杀菌素精制时硅胶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2∶1∶0.2和1∶1∶0.25)为洗脱剂进行分段洗脱。该工艺得到的多杀菌素回收率为67.25%,纯度为90.58%。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酸性乙醇溶液提取粉叶爬山虎果皮中红色素,比较了九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色素静态、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筛选出红色素纯化的最佳树脂,并用薄层色谱法对红色素进行了单体分离.结果表明:LSA-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红色素效果较好,确定了吸附和洗脱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柱液pH6.5~7.5,样液质量浓度0.56mg/mL,吸附流速2.0mL/min;以60%乙醇为解吸剂,洗脱液流速1.0mL/min;通过薄板层析(TLC)研究,得其TLC最佳展层剂是:V(水):V(甲酸):V(乙酸乙酯)=3:2:10,分离红色素,得到4种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5.
以原薯蓣皂苷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优选性能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确定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葫芦巴中原薯蓣皂苷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HP-20型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对原薯蓣皂苷最佳的分离纯化性能,工艺参数为:树脂药材质量比为8∶1,上柱吸附体积流量为4BV/h,树脂柱径高比为1∶12;洗脱剂流速为10BV/h,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定为3BV。该分离纯化工艺稳定、可靠,分离纯化效果良好,可为实际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大孔树脂纯化红树莓果中树莓酮的最佳工艺,以红树莓果中得到的粗提液为原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树莓酮含量,以吸附率和解析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及解析实验对4种大孔树脂(AB-8、D101、DA-201、X-5)进行筛选,得出最优大孔树脂并进行树莓酮的分离纯化实验。最终确定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红树莓中树莓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择AB-8型大孔树脂,纯化浓度为3.155μg/mL,上样体积为30mL,吸附流速为1mL/min;收集用浓度为30%~70%乙醇溶液洗脱的树莓酮纯化液,洗脱剂用量为100m L,洗脱流速为1.5mL/min。经验证实验得树莓酮纯度可达51.33%,说明AB-8型大孔树脂能较好的用于树莓酮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工艺条件,为桂花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贵州产桂花为原料,以桂花总黄酮吸附量及回收率等为考察指标,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桂花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分别采用静态试验、动态试验等考察AB-8型大孔树脂对桂花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最佳工艺条件及效果。结果:pH值、洗脱剂、温度、上柱液浓度、径高比、流速、总黄酮与树脂质量比等工艺条件对桂花总黄酮的吸附洗脱量、回收率等影响甚大。结论: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4~ 5;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4倍树脂体积,流速3~ 4 mL/min;上柱总黄酮质量与树脂质量比为1:9.4,上柱液总黄酮浓度为17.86 mg/mL,流速2~ 3 mL/min;冲洗杂质用水体积2~ 3 BV,流速2~ 3mL/min;径高比1.5/21.6;温度升高,吸附量下降但洗脱率加大。  相似文献   

8.
野菊花总黄酮的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野菊花总黄酮含量及回收率等为考察指标,研究野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野菊花总黄酮工艺.结果表明:采取乙醇浸提L9(34)正交试验方法,野菊花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野菊花总黄酮静态饱和吸附量为114.65 mg/g(干树脂),洗脱率94.9%,动态饱和吸附量为94.5 mg/g(干树脂1,总黄酮回收率在92.6%、纯度在90%以上,是实验树脂中分离纯化野菊花总黄酮的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野菊花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倍树脂体积,流速3~4 mL/min,上柱总黄酮量与树脂比为1:10.5,上柱液总黄酮浓度为19.8 mg/mL,流速2~3 mL/min,上柱液pH值4~5,冲洗杂质用水体积2~3 BV.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孔树脂对粘性红圆酵母RM-1产β-胡萝卜素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最佳的吸附和解吸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树脂为X-5树脂,最佳洗脱剂为乙醚,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111.82μg/mL、吸附流速1mL/min、洗脱流速0.5mL/min。经纯化,β-胡萝卜素纯度达到33.29%,与未纯化相比,提高了6.87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绿色高效的茶多酚纯化工艺,实验以粗老绿茶为原料,采用XDA-5大孔树脂应用于茶多酚纯化。研究发现,XDA-5大孔树脂对茶多酚有较强的吸附及解吸功能。通过探究上样量、吸附流速、上样温度、洗脱剂用量、洗脱流速五个因素对茶多酚分离效果的影响,优化茶多酚纯化工艺。确定XDA-5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茶叶与树脂用量比为1∶7,吸附流速为0.5mL·min~(-1),上样温度为50℃,洗脱剂用量为6BV,洗脱流速为0.5mL·min~(-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茶多酚产品,得率为10%,纯度为70%。该法简便易行,绿色环保,适于茶多酚的纯化,具有重要的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多种大孔树脂的解吸和吸附动力学,筛选出最佳的纯化姜黄素的大孔树脂,并研究上样浓度、上样流速、上样体积对大孔树脂吸附率的影响和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洗脱剂用量对大孔树脂解吸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大孔树脂纯化姜黄素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DA201大孔树脂对姜黄素吸附能力较大,并且解吸性能好,确定纯化姜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上样浓度为382mg/L,上样流速为1mL/min,上样液体积为75mL,此时姜黄素吸附率为70.64%;洗脱剂浓度为90%的乙醇,洗脱流速为3mL/min,洗脱剂用量为70mL,此时姜黄素解吸率为71.06%。经纯化后,姜黄素的纯度可以达到80.25%。  相似文献   

12.
研究AB-8大孔树脂对荷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确定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表明荷叶黄酮物质可以较好的利用AB-8型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最佳吸附工艺为v吸附流速=3 BV/h,c吸附原液=2.08 mg/mL,pH=6及最佳解析工艺为洗脱剂为乙醇溶液,c乙醇=80%,v洗脱流速=1.5 BV/h,V洗脱剂用量=3 BV。经过AB-8型树脂在此工艺条件下对荷叶黄酮进行精制,其纯度可达59.31%。  相似文献   

13.
药桑红色素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药桑红色素的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AB-8、D-101、氧化铝、聚酰胺(14-30目)、聚酰胺(100-200目)五种吸附剂对药桑红色素的静态吸附-脱附性能,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药桑红色素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吸附量大,且易被解吸。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药桑红色素的最佳工艺研究,比较了原料液浓度,NaCl浓度,原料液pH值,洗脱剂浓度,洗脱剂pH值等对树脂静态吸附-解吸的影响,并在静态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吸附-解吸试验的研究,以确定最佳吸附、解吸流速,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药桑红色素分离纯化最优吸附条件为:原料色素液pH值为2.04,吸光度为0.567,吸附流速1mL/min;最优洗脱条件为:洗脱剂(乙醇)浓度95%,pH值为1,洗脱流速0.8mL/min。此工艺条件能够较好地分离纯化药桑红色素。  相似文献   

14.
以柑橘柠檬苦素为考察指标,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柠檬苦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柑橘柠檬苦素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是分离纯化柑橘柠檬苦素的适宜大孔树脂;D1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柑橘柠檬苦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流速1 mL/min、上样质量浓度0.5 mg/mL、用 pH 6、80%的乙醇溶液作洗脱剂、洗脱流速2 mL/min。通过树脂回收重复使用,发现D101树脂通过再生处理后,其吸附性能未有明显降低,可以重复使用。采用上述方法得到D101大孔树脂对柠檬苦素的吸附率为88.53%,解吸率为93.47%,得率为82.75%。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可知,柠檬苦素的含量达到了92.79%。  相似文献   

15.
筛选纯化菊苣总苷的最佳树脂,并研究大孔树脂对总苷的纯化工艺。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试验、筛选出纯化菊苣总苷的大孔树脂类型,确定HPD300大孔树脂为最佳纯化树脂,进一步研究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动态吸附和解吸的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HPD300大孔树脂对菊苣总苷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良好,其吸附等温线方程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HPD 300大孔吸附树脂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3.0 mg/mL,吸附流速2.0 mL/min,最大上样量26m L/g树脂,洗脱流速2.0 mL/min,洗脱剂采用50%的乙醇溶液30 mL,在此条件下菊苣总苷纯化的平均收率为75.79%,纯度为74.17%。  相似文献   

16.
孜然总黄酮的提取和纯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微波提取孜然黄酮的最佳工艺,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与参数。结果表明孜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微波功率250W、微波提取时间60min、乙醇用量250mL,最高提取率为3.884%;采用D-160型大孔树脂对孜然黄酮进行纯化,纯化条件为:上样液(3.877mg/mL)体积与大孔树脂质量之比为4∶1(mL/g),静态吸附1h,300mL80%乙醇溶液1BV/h流速洗脱,分离产物中的总黄酮含量67.88%。采用此法可较好地富集、纯化孜然总黄酮。  相似文献   

17.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米团花黄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找分离纯化米团花黄色素最佳工艺条件,对11种大孔树脂对米团花黄色素的静态吸附、解吸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确定了最佳吸附树脂D101对米团花黄色素动态吸附、解吸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米团花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0.10~0.13 mg/mL,上样液pH 5,流速为1.5 mL/min;以60%(V/V)的乙醇洗脱,流速为3 mL/min。D101型大孔树脂的饱和吸附量为8.820 mg/g树脂,重复利用10次吸附量仍然很好。采用该工艺分离纯化得到的产品中米团花黄色素的含量为(1.9±0.0055)%,色价为27.93±0.80。  相似文献   

18.
用大孔树脂耦合硅胶柱层析法对小曲酒酿造废水中的高粱红色素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大孔树脂和硅胶 层析柱的纯化条件。 结果表明,一级纯化选择HPD600型大孔树脂,吸附容量为2 BV,吸附液pH值为7,吸附速率为3 BV/h,除杂水用 量为5 BV,洗脱剂为体积分数80%的乙醇,洗脱剂用量为2 BV,洗脱速率为6 BV/h;二级纯化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 乙酯=4∶1(V/V),目标收集液为2~3 BV段的流动相收集液;经两级纯化后得到高粱红色素纯度达90%,废水中高粱红色素的回收率 达67.2%。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樟树叶醇提液中木脂素类化合物。通过对比6种大孔树脂对樟树叶中木脂素吸附-解吸效果,从中筛选一种最适大孔吸附树脂作为纯化材料,并研究上样浓度、上样流速、上样体积对大孔树脂吸附率的影响,以及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洗脱剂用量对大孔树脂解吸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大孔树脂纯化木脂素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大孔树脂最佳吸附-解吸工艺条件为:7BV上样量、2.12mg/mL上样浓度、1.0 mL/min上样速率、80%乙醇洗脱剂、洗脱流速2BV/h,洗脱剂用量8BV,该条件下樟树叶中木脂素得率为66.68%,纯度为15.91%,表明该大孔树脂对于樟树叶中木脂素纯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硅胶柱色谱纯化的可行性。通过选择,确定以硅胶为固定相、氯仿-甲醇(体积比2∶1)为洗脱液,进行LPE纯化工艺优化。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上样量1∶40(样品质量与固定相质量比),上样液质量浓度30 mg/m L,洗脱流速2.5 m L/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最终LPE产品纯度为99.05%,回收率为88.69%。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工业化制备LPE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