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兰雪萍  张晓宁  吕远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339-342,346
研究了一种用葛根全粉制作葛根茶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水添加量、食用胶选择和用量、焙烤和提香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水添加量为粉料的45%,卡拉胶与魔芋胶的总添加量为0.5%(以葛根全粉计),比例为4∶2,170℃下焙烤6min,120℃下提香15min为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得的葛根茶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感官评分达97分,且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低糖圣女果脯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肖春玲 《食品科学》2003,24(7):99-101
对影响低糖圣女果脯品质的烫漂、硬化、渗糖、浸糖和干燥等关键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烫漂、硬化、渗糖是低糖圣女果脯生产的必要工序、浸糖和干燥则是控制成品含糖量及影响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秘鲁鱿鱼丝加工过程甲醛产生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秘鲁鱿鱼丝加工工艺中甲醛含量变化的测定,确定了甲醛升高最快的蒸煮和焙烤工序为关键控制点。对解冻及工序进行了条件的优化实验,最终确定为流水解冻,蒸煮条件为90℃、4min,焙烤条件为125℃、5min。改进后的工艺能有效地控制鱿鱼丝甲醛含量,使其成品的甲醛湿基含量为8.7mg/kg,达到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研究高粱茶加工过程中各加工单元对高粱中多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实验优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泡料液比1∶10,浸泡温度10℃,浸泡时间4 h,蒸料时间45 min,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1 h,焙烤温度为185℃,焙烤时间为35 min。高粱茶产品的色泽呈土黄色,具有焙烤的焦糊香气,多酚物质保留多,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裸燕麦面包配方和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正交实验筛选了裸燕麦面包的最佳配方和工艺。裸燕麦面包的最佳配方为:裸燕麦面12%、干酵母1%、糖8%、面包改良剂2%;最佳工艺为:醒发温度33℃,醒发时间2.0h,焙烤温度180℃,焙烤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焙烤对压榨茶籽毛油品质的影响,对茶籽进行不同焙烤温度及时间的预处理,然后进行螺旋压榨,测定其出油率,以及茶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香气成分等。结果发现:当焙烤烤温度达到155℃,时间15 min时,压榨茶籽毛油的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含量相对较高;焙烤对茶油的脂肪酸组成成分有一定的影响,而焙烤温度是影响压榨茶油的风味物质种类和浓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油茶籽油不经精炼,除280℃加热试验只能达到国家二级压榨油的要求外,其他指标都达到GB 11765—2003规定的一级压榨油的要求。试验结果为减少下一步精炼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傅维  李达 《中国调味品》2015,(4):99-101
通过研究贵州地区煳辣椒调味品加工工艺,发现温度和时间是影响煳辣椒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在特定的温度下,时间因素对煳辣椒产品品质影响更加显著。煳辣椒电热焙烤最佳工艺为:201.67℃,3.99min。  相似文献   

8.
低糖西瓜果脯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传统果脯生产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低糖型西瓜果脯的生产工艺,并重点试验研究了硬化、烫漂、浸糖、煮制及干燥过程对西瓜果脯品质的影响,优选出较佳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硬化和煮制是西瓜果脯生产的必要工序,浸糖则是控制成品含糖量及影响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低糖树莓果脯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莓或速冻树莓为原料,对影响树莓果脯的烫漂、硬化、护色、渗糖、浸糖、干燥等关键工艺技术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最佳烫漂时间为2min,温度为85℃;护色剂采用1%的柠檬酸,时间20min~30min:用0.1%的氯化钙和0.2%的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溶液浸泡4 h;糖液配置用50%的淀粉糖浆、0.5%的果胶、0.15%的柠檬酸:真空度在0.085 MPa,维持真空时间20 min、充气时间为60min;常温浸糖4 h;在70℃下干燥4 h.整形后再干燥4 h;为最佳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肖春玲  李丽华 《食品科学》2006,27(10):261-265
对影响低糖无硫草莓果脯品质的烫漂、硬化、护色、渗糖、浸糖、干燥等关键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烫漂时间为2min,温度为90℃;护色剂采用1%的柠檬酸和0.2%的VC混合液,时间为15~20min;采用4%的δ-葡萄糖酸内酯硬化4h;糖液配制用50%的淀粉糖浆取代50%的蔗糖,同时添加0.5%的果胶,3%的磷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液;用50%的糖液常压渗糖20min,常温浸糖9h;干燥在65℃下先烘干4h,翻转过来整形后再干燥4h;为最佳工艺制得的草莓果脯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牛奶、葛根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设计法对葛根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质量比为1∶1)接种量为体积分数3%时,采用葛根汁与牛奶体积比为3∶7,加入质量分数6%的蔗糖,42℃发酵5 h,可制得品质风味优良的葛根酸奶。产品中葛根黄酮质量浓度为0.11 mg/mL。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葛根核桃肽复合饮料的喷雾干燥效果,优化喷雾干燥工艺,该研究考察了进口温度、进料流量、物料质量分数以及助干剂的种类和添加量的变化对葛根核桃肽复合饮料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喷雾干燥条件。结果显示,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进口温度170 ℃,进料流量1.96 mL/min,物料质量分数15%,麦芽糊精添加量为总固形物含量的80%,β-环糊精添加量为总固形物含量的15%,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的感官评分为95分,水分含量为3.98%。  相似文献   

13.
以葛根汁为主要原料,辅以适量的藤茶、苦丁茶、金银花和甜茶水提汁,研制葛根清汁复合饮料。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葛根清汁复合饮料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葛根清汁饮料最佳配方为:葛根汁添加量35%,藤茶汁添加量2.5%,苦丁茶汁添加量7.5%,金银花汁添加量10%,甜茶汁添加量10%,β-环糊精0.3 g/100 mL,抗坏血酸0.04 g/100 mL,蜂蜜5 g/100 mL。以该配方研制的饮料产品,其色泽橙黄、酸甜适口、茶香柔和、风味协调、且总黄酮含量高达0.74 mg/mL。  相似文献   

14.
姚媛  盖永强  陈铁军  王喆  朴美子 《食品科学》2022,43(23):174-179
目的:建立小鼠慢性酒精肝损伤模型,对比验证野生葛根和栽培葛根解酒护肝功效的差异。方法:将SPF级小鼠随机分成9 组,对比不同剂量的野生葛根和栽培葛根对小鼠肝组织和血液中转氨酶、脱氢酶、抗氧化指标和炎症信号指标影响的差异。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葛根治疗组小鼠血清中转氨酶活力降低,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升高,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葛根治疗组小鼠血清脱氢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葛根治疗组小鼠肝组织中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葛根治疗组小鼠肝组织中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野生葛根和栽培葛根对慢性酒精肝损伤小鼠均有护肝功效,相同剂量下野生葛根的保护效果更佳。研究结果可为野生葛根和栽培葛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消渴保健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玮玮 《饮料工业》2003,6(1):34-36
消渴保健茶饮料以葛根、马齿苋、绿茶等为原料,经正交试验法确定浸提汁工艺参数和最佳配比,并用蜂蜜、甜叶菊苷代替白砂糖,特别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葛根在提取葛粉后形成的纤维渣含有一定量的活性成分黄酮,该研究以葛根纤维渣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优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8.3∶1(mL∶g)、乙醇体积分数42%、提取时间3.7 h、提取温度69 ℃,在此条件下葛根纤维渣黄酮提取率达到7.85%,并通过中试验证可得到黄酮含量达到13.1%的葛根提取物。  相似文献   

17.
陈菽  邵伟 《中国酿造》2015,34(2):131-134
为了找寻葛根片热风干燥的最佳条件,利用热风干燥箱,在不同的沸水预处理时间、切片厚度、热风温度和装料量条件下对葛根片进行干燥,获得了葛根片的干燥曲线,并分析了沸水预处理时间、切片厚度、热风温度和装料厚度对干燥效果的影响。并以含水率和单位物料能耗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热风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葛根片热风干燥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为沸水预处理时间32 s、切片厚度4 mm、热风温度56 ℃和装料量1.4 kg/m2,在此条件下,经过44 h的干燥,葛根片干基含水率为5.9%、单位物料能耗为1.88 (kW·h)/kg。  相似文献   

18.
黄诚  尹红  周长春  雷启能 《食品科学》2010,31(12):297-300
以湘西葛根、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果葡糖浆、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工成葛根酸乳,并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质量分数0.1% 柠檬酸+ 0.1% VC 复合护色剂,葛根汁色泽呈乳白色,质量良好;产品最佳配方:脱脂乳粉与水按1:8(m/V)的比例制得复原乳,葛根汁:复原乳体积比为2:5,以复原乳质量为基准,添加质量分数10% 果葡糖浆、质量分数0.05% 黄原胶、质量分数0.1% 羧甲基纤维素钠,灭菌温度95℃,保温10min,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接入量3%(V/V),于发酵温度43℃条件下发酵5h。在该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葛根酸乳产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风味浓郁。  相似文献   

19.
蕨根、葛根和马铃薯淀粉油炸膨化加工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亮  孙昌波  李忠海  赵灿  郑菲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6):139-142,145
研究了在蕨根淀粉、葛根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中添加食盐、碳酸氢钠、蔗糖、油脂后油炸加热效果、物料膨化效果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由于食盐、碳酸氢钠、蔗糖对淀粉糊化的影响及加热后的特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膨化率变小,膨化过程也相对迟缓;随着糖含量的增加,产品的孔隙状态发生变化,孔隙变形、回缩,产品硬度减小,脆度增大,孔隙率渐大,色泽加深。油脂的添加,对脆度影响较大,但是对于膨化率、色泽的影响不大,添加过多时,口感变差。最佳配比是:食盐2%,碳酸氢钠0.2%~0.5%,蔗糖6%,油脂5%,并添加适量甜味剂以改善口感。  相似文献   

20.
茯苓、薏仁、葛根、甘草、红枣为原料,以黄原胶、果葡糖浆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优化茯苓薏仁爽的最佳配方与加工工艺。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茯苓:葛根的最佳比例为1:0.6、最佳添加量为6.00%、薏仁0.75%、甘草0.65%、红枣1.25%、黄原胶0.18%、果葡糖浆5.50%;全部原料熬煮时间30 min。经测定100 mL产品中含有茯苓多糖59.80 mg,葛根素45.00 mg,可溶性固形物4.50。产品甘甜爽口、祛湿降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