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建立较全面的液压旁路节流调速系统数学模型,应用Matlab的Simulink对方程组进行仿真,分析了系统参数如节流阀开口度、油液体积弹性模量等值的改变对节流调速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并提出改善系统动态特性的措施,为液压系统的设计、液压元件主要参数的选择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邱林宾  曹鑫  金纯 《矿山机械》2021,49(4):18-24
地下铰接式车辆转向模型的建立主要考虑轮胎动力学,忽略了转向过程中油液体积弹性模量的变化对转向特性的影响.以地下铲运机为研究对象,考虑液压传动介质的可压缩性,建立了包含全液压转向系统的铰接式车辆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在时域和频域上对模型进行了实车验证.结果表明,油液体积弹性模量为常数的动力学模型在转向响应上的计算误差明显,而考虑液压传动介质压缩性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给出转向响应.该研究对地下铲运机无人驾驶中的路径跟踪精准控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鲁力群  石博强 《矿山机械》2007,35(12):61-63
建立了铰接式自卸车液压转向系统的教学模型。利用SIMULINK工具建立了铰接式自卸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液压转向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获得了各因素对铰接式自卸车液压转向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铰接式自卸车液压转向系统的改进设计及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求具有较高动态响应和低能耗的矿车悬挂系统,利用负载传感液压系统和蓄能器相结合的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矿车液压悬挂系统。该悬挂系统的负载传感液压系统能使输出压力与流量自动适应负载需求,提高系统工作效率;而蓄能器能大大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根据系统组成,建立矿车液压悬挂系统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式的悬挂系统相比,该液压悬挂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节能效果,有利于矿车液压悬挂系统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液压马达低速稳定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液相似原理建立了液压马达系统的数学模型, 应用MATLAB动态仿真工具Simulink软件包对液压马达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 研究了摩擦扭矩、泄漏量、油液压缩性等因素对液压马达的低速稳定性的影响, 并提出了改善液压马达低速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井下搜救机器人的控制精度是实现复杂救援任务的关键。针对执行机构的主定位和副定位要求,设计出一种微行程液压控制系统,移除伺服阀元件,增加伺服电机和位移放大液压缸,通过PD控制,其动力台可到达μm级运动精度。基于AMESim建立液压仿真模型,研究不同油液弹性模量、油液黏度、蓄能器体积和蓄能器压力条件下的动力台位移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并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微行程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非常高,通过增大油液弹性模量和油液黏度可有效地提升液压系统响应效率。  相似文献   

7.
鲁飞飞 《煤矿安全》2020,(4):101-104
对煤层气及救援车载钻机回转液压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阀后补偿回转系统参数匹配与动力头输出转速特性,基于AMESim专业仿真软件,建立了阀后补偿回转液压系统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回转液压系统阀后补偿负载敏感阀LS泄压阻尼孔参数匹配对液压系统负载适应性有较大影响;结合动态仿真,得出阻尼孔参数对系统负载适应性及响应的关系。并在ZMK5530TZJ100F车载钻机回转系统进行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阻尼孔参数匹配,解决了回转系统负载适应性问题,提高了系统响应及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
常映辉 《煤矿机械》2020,41(1):152-153
矿用设备液压系统多采用负载敏感系统以提高系统节能性、减少发热。针对现有负载敏感系统中使用的多路阀工作时的压力流量损失,在多路阀的进油联增设压力复制阀。阐述了压力复制阀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仿真模型,分析了Ls口压力与负载压力的关系。工作时负载信号不需要消耗工作油口中的油液。通过实际使用结果表明,增设压力复制阀提高了系统效率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应用负载敏感技术的采煤机变量泵调高液压系统,在理论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效率基础上,通过仿真软件Matlab/Simhydraulics建立了负载敏感变量泵调高液压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负载敏感变量泵调高液压系统和现有常规技术定量泵调高液压系统的效率比较,在采煤机动态性能一致的前提下,负载敏感变量泵调高液压系统效率要远高于定量泵调高液压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研究扫洗机行走液压系统的响应速度,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分析与AMESim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响应速度与油液体积模量及进油管的弹性模量成正比,与马达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及进油管长度成反比。最后,根据工程实际应用,提出了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JY-5型多功能服务车液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潘社卫 《矿冶》2003,12(1):5-8
JY 5型多功能服务车是一种井下用自行式车辆。本文在分析转向机构和制动装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服务车液压系统的组成方案,详细阐述了转向液压系统和制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计算,以及关键液压元件的选型。此外,还简单介绍了支腿和升降平台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测试和使用情况表明,JY 5型多功能服务车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DKC20卡车载重量20t,前后车架采用铰接式结构,双缸转向、双缸转斗、转向与转斗系统由多路阀控制,转向泵与转斗泵可以合流,制动系统采用全盘湿式制动器,弹簧制动液压释放的形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铰接车辆转向阻力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铰接车辆转向阻力矩的确定是个难点。对TL345J铰接式自卸车进行原地转向阻力矩试验测试后发现,随着转角的增大,转向液压系统压力逐渐升高。文章就当前与转角有关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转向阻力矩计算公式进行了求解计算并对比分析,并得出了一种准确计算铰接车辆阻力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WC8E型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液压系统的设计工作,尤其对转向系统、工作系统和制动系统做了详细的设计计算。仿真测试表明,该胶轮车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能够满足井下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铲运机液压蓄能转向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见的铲运机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有恒压变量泵配蓄能器供油、大流量齿轮泵和优先阀供油和齿轮泵供油的液压转向系统,以及负荷传感、转阀式、流量放大器液压转向系统6种。就其使用的转向控制机构不外乎转向控制阀和转阀式两种类型。流量放大器是  相似文献   

16.
DKC—12地下自卸汽车工作及转向液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伟  战凯 《矿冶》1999,8(2):16-19,35
详细介绍了DKC-12地下自卸汽车工作液压系统和转向液压系统的设计,分为四个步骤:根据各个系统的功能和整车布置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根据翻倾及转向角度分别计算工作油缸及转向油缸的行程;根据各系统所受的最大作用力确定系统压力;根据各液压系统的系统压力和流量选定各系统的泵及其他液压元件。实践证明DKC-12地下自卸汽车的液压系统是安全、可靠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17.
杨振声 《煤矿机械》2012,33(12):21-22
介绍了煤矿井下轻型防爆胶轮车采用液压助力转向的必要性和改造设计时的基本要求,重点介绍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油源,液压助力方向机,液压助力转向泵等元件的选择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JZC - 10井下自卸汽车液压系统的设计工作 ,尤其对转向液压系统、工作液压系统以及制动系统 (包括LCB弹簧制动器 )作了周密的设计计算 ;着重介绍了弹簧制动器的特点 ,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采用这种最新的制动技术 ,井下自卸汽车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满足了矿山安全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参考国家有关标准,按照模块化设计方法,研制矿用自卸汽车YS-500液压综合试验台。试验台可进行全液压转向系统试验、组合阀试验、液压油泵试验、举升缸试验和悬挂缸试验,也可用于其他工程机械用液压元件的维修和开发。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相对独立,流量测量装置模块化,具有造价低、操作容易、维护方便、改造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JY-5型井下多功能服务车液压系统动态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井下车辆液压系统动态性能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通过控制数据采集卡,可同时采集多路电信号,并能灵活消除测试系统的零点误差,具有测试数据存储、滤波以及实时显示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功能完备的虚拟仪器。利用该测试系统,对JY-5型多功能服务车液压系统动态压力进行测试,获得服务车转向、制动液压系统压力的动态变化数据。通过分析压力变化曲线,总结出多功能服务车转向、制动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成果肯定了当前液压系统的合理性,提出井下车辆动态性能研究的新方法。分析结果对JY-5系列多功能服务车性能的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