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粉碎的小麦为原料,对液体曲酒母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将粉碎的小麦加水调浆并进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调配后接种黑曲霉,恒温振荡培养5 d后接种酵母,继续恒温振荡培养一段时间制成液体曲酒母。以液体曲酒母的糖化力和发酵力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可溶性淀粉、NaNO3、KH2PO4及MgSO4添加量对液体曲酒母糖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可溶性淀粉添加量12 mg/mL、NaNO3添加量6 mg/mL、KH2PO4添加量4 mg/mL、MgSO4添加量0.5 mg/mL时,液体曲酒母具有最高品质,糖化力和发酵力为245.9 U、3.011 g/(mL·72 h),且在此条件下制作的液体曲酒母流动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刘鹤祥  乔羽  王如福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0):170-177,183
为提高藜麦发酵产品的最终质量,获得发酵性能良好且含有更多功能成分的藜麦糖化醪,以藜麦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藜麦糖化的9个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之后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优化糖化工艺。结果表明,具有显著效应的四个因素为加水量、α-淀粉酶添加量、液化时间和糖化时间,藜麦糖化的最佳工艺为:加水量500%、糊化温度80 ℃、糊化时间40 min、液化酶添加量800 U/g、液化温度80 ℃、液化时间17 min、糖化酶添加量4000 U/g、糖化温度65 ℃、糖化时间5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藜麦糖化醪总黄酮含量为185 mg/100 mL,还原糖含量为11.9 g/100 mL,且藜麦糖化醪具有藜麦特有的清香。本研究旨在为藜麦发酵产品的产业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一定范围内添加辣蓼对酵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辣蓼甜酒曲制作过程中辣蓼添加量、种曲添加量和培曲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分析,以糖化力和发酵力为指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辣蓼甜酒曲的最佳制曲工艺条件为:辣蓼添加量6%,种曲添加量4%,培曲时间72 h,并通过酿酒试验验证辣蓼甜酒曲所制甜米酒酸甜爽口,酒度适宜。  相似文献   

4.
白蕊  蒋军  项飞  杨欢  李伟  李大祥 《食品科学》2014,35(20):57-61
以小麦为原料,加入茶树花、母曲,采用传统大曲加工工艺进行制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法对茶树花大曲的制曲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制曲工艺。结果表明:在茶树花添加量2.0 g/100 g、母曲添加量3.0 g/100 g、水添加量45 mL/100 g(添加量均以小麦计)、制曲时间25 d的条件下,所制茶树花大曲表面均匀挂衣、无裂口、断面整齐、火圈明显、曲香浓郁、无杂味。所制成品曲的理化及微生物指标为:水分含量12.5%、酸度0.9 度、糖化力816.5 mg/(g•h)、液化力1.1 g/(g•h)、发酵力57 g CO2/(100 g•48 h)、霉菌总数9.8×106 CFU/g、酵母菌总数9.4×105 CFU/g、细菌总数5.7×106 CFU/g,用优化后的大曲进行传统酿酒实验,并与相同条件下工厂酒曲所酿酒样进行香气成分对比,得出用茶树花大曲所酿酒样香气组分含量普遍高于传统大曲。  相似文献   

5.
以柑橘皮渣为原料,接种米曲霉,以液态摇瓶发酵的形式进行曲酸生产的研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柑橘皮渣发酵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参数为米曲霉接种量4%、柑橘皮渣添加量13 g/100 mL、酵母膏添加量1.5 g/100 mL、MgSO4·7H2O添加量0.05 g/100 mL,在此条件下发酵制得的曲酸质量浓度最高,为(11.84±1.44) mg/mL。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桑叶对小曲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添加桑叶对小曲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合理添加量为9%,制成的小曲霉菌数达4.58×10^4个/g干曲,酵母数达4.77×10^3个/g干曲,细菌数达2.05×10^3个/g干曲。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分别达到498.2mg/g·h、0.82g/g·h、65.1%。  相似文献   

7.
红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和酯化酶等对促进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的风味和品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制备适合白酒酿造生产的酯化红曲,该研究对红曲霉菌进行液体培养,再分别以大米、麸皮及混合料等为原料进行纯种培养,选取种子液添加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曲料含水率等作为影响因素,制备高酯化力的酯化红曲。结果表明,混合料明显优于大米或麸皮等单独作为原料制备酯化红曲,在培养温度35 ℃、培养时间3 d、曲料含水率55%、乳酸添加量4‰条件下,混合料成品酯化红曲的酯化力为716 mg/100 mL,糖化力为1 065 mg/(g·h),发酵力为2.01 g/(0.5 g·72 h),表明该菌株制备的酯化红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将玉米浸泡、打浆、糖化制成糖化液,小麦浸泡、发芽、打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乳酸菌发酵,由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玉米:小麦=1:2,糖度16%,乳酸菌添加量5%,温度39℃,pH 5.5,时间48h,制作出具有较高营养价值、风味独特的麦胚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米糠的利用价值,将米糠作为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对灰树花液态发酵转化米糠生产灰树花多糖的培养基组成进行研究。从基础发酵培养基出发,在米糠添加量(1%~5%(wt))、葡萄糖添加量(0.5%~2.5%)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葡萄糖添加量(1%~2%)、米糠添加量(4%~6%)和蛋白胨添加量(0.3%~0.5%)三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得到了灰树花液态发酵过程中在基础培养基中最优的额外添加物和量为:米糠40~60g/L、葡萄糖15g/L、蛋白胨3~4g/L。得到胞内多糖为281.3mg/100mL,菌丝的平均产量值为1 246.7mg/100mL。试验结果表明,可以米糠为主要培养基成分替代或少用葡萄糖等碳源,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不同的何首乌叶添加量对小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何首乌叶的添加量为6%时,霉菌数为7.72×104个/g干曲,酵母数为4.28×103个/g干曲,细菌数为1.27×103个/g干曲;小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分别为472mg/(g·h)、7.96g/(g·h)、68.3%.此时小曲外观为淡黄色,无黑心,具有特殊的浓酒香.  相似文献   

11.
陈宝良  赵光鳌  寿泉洪  刘俊 《酿酒》2009,36(3):27-30
采用单因素多水平的实变化特点,对提高白酒酒质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米曲霉菌制纯种生麦曲,试验结果纯种生麦曲比原生麦曲糖化力高20%,液化力提高15倍;表明用米曲霉菌制纯种生麦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黄酒糖化菌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黄酒糖化菌的活力,对保存的黄酒糖化菌进行分离、纯化和筛选,并与原始菌种同时制备麸曲和麦曲,并对其进行糖化力和液化力的测定和比较。检验结果表明:筛选后的菌株糖化力和液化力均高于原始菌株。  相似文献   

14.
"生麦曲自动化生产系统"使生麦曲各工序之间实现了流水线式连接贯通.对生麦曲干燥室内不同点生麦曲的感官质量及糖化力、液化力进行测定,均优于传统踏曲制生麦曲.分析机械化和自动化绍兴加饭酒酿造过程,进一步阐述生麦曲在黄酒酿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谢国排 《酿酒》2009,36(6):45-46
酒糟大曲以小麦为主要原料,以新鲜的白酒生产的副产物—酒糟为辅料,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曲粉副产物—飞箩曲;小麦经粉碎、粗细比为6∶4;新鲜酒糟添加比例占小麦的15%,飞箩曲添加比例为占小麦和酒糟总和的4%;曲坯水分含量控制在38%~40%之间,防止小麦霉变,酒糟防止生绿霉、黄霉,拌料透彻均匀,先拌料后加水;曲房要定期、不定期清洁,保持卫生;曲坯入房曲的挂衣期、晾霉以及最后出房,整个过程中密切关注温度变化,防止升温过猛,严格技术和工艺参数要求,按其生产所得的大曲周期短,糖化力高,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从自然发酵的小麦酱中分离得到4株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2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其进行生理效价分析,结果表明,黄曲霉4号产糖化型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最强,且具有较强的产α-淀粉酶和酯化酶的能力,适合作为小麦酱制曲的发酵菌株。对其制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4%,制曲温度为32 ℃,制曲时间为70 h的条件下,小麦曲的蛋白酶酶活力为549 U/g,较自然发酵制曲的481 U/g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谭檑  薛建华  梁建明 《中国酿造》2013,32(12):112-115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白曲霉SICC3.917三角瓶与糖化曲的最佳培养基成分及最佳培养条件、糖化醪液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白曲霉的三角瓶最佳培养条件为:麸皮添加量8.5g,玉米粉添加量1.5g,水添加量10.5g,培养温度30℃。白曲霉SICC3.917糖化曲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种曲接种量0.5%,熟料含水量52%,培养温度32℃,空气湿度90%。糖化醪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白曲霉糖化曲的添加量1.3%,大米粉浓度20.7%,糖化温度65℃,糖化时间3h。  相似文献   

18.
信春晖  马素果  李沙沙 《酿酒》2011,38(5):51-58
通过对扳倒井多年制作白曲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了白曲各性能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即1.水分与酸度、糖化力呈正相关;2.酸度、糖化力与酸性蛋白酶活力呈正相关;3.酸度与糖化力呈强负相关;4.糖化力对酸性蛋白酶活性的提高大于酸度的作用。5.糖化力与酸度对酸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类似于两者之积,任何一方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酸性蛋白酶活性的提高。可用于优化原有的生产工艺,更好地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9.
固态法稻谷小曲酒生产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根霉Q303、YG5-5、AS.3.866各1/3混合AS.2.109酵母配小曲药,固态法生产稻谷小曲酒。培菌出箱后添加糖化酶20u/g原料和TH--AADY0.03g/kg原料,发酵5天,57%(v/v)酒产率46.93%,比未添加糖化酶和TH-AADY的产率提高2.47%。产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四川省地方标准,风格、质量均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