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冰温贮藏对采后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冰温贮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对超冰温(-3,-2℃)、冰温(-1℃)及普通低温(4℃)4种不同贮藏温度下意大利葡萄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超冰温贮藏的意大利葡萄叶绿素、可滴定酸以及VC含量都相对较高,能较好地维持葡萄中营养成分不受损失,有利于葡萄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较好的色泽及口感。  相似文献   

2.
冷冻浓缩处理对荔枝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杨  曾新安 《食品科学》2010,31(3):91-93
为了研究冷冻浓缩处理对荔枝果汁品质的影响,采用华南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冷冻浓缩处理装置,将荔枝原汁经过多级浓缩得到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浓缩汁,复原后测定其理化特性及营养成分,包括pH 值、总酸、还原糖、蛋白质、VC 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浓缩级数的增加荔枝汁浓度不断提高,3 级浓缩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45.3°Brix;复原后pH 值、总酸、还原糖和蛋白质没有显著的变化,VC 含量略有下降,保留率为85%,远远小于热处理损失。冷冻浓缩处理对荔枝汁有很好的浓缩效果,并且能很好地保存荔枝汁原有的营养物质,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冷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研究适于冬枣冰温贮藏的工艺及其条件。通过测定冬枣在冰温贮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和生理品质的变化,筛选各处理组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冰温贮藏比冷藏能更好的延缓枣果的成熟与衰老;在冰温贮藏前,经低温驯化处理的能更有效的提高好果率,降低冬枣的转红指数,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减少VC的损失,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量。在贮藏90d时,经低温驯化处理的冬枣好果率提高了49.57%。这说明将低温驯化技术与冰温技术相结合的贮藏工艺,更有利于延缓冬枣的衰老,对冬枣的保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西瓜冰温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西瓜在冰温和冰温套袋保鲜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Vc含量、硬度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60d的冰温和冰温套袋保鲜过程中,西瓜的各种变化很小,并且冰温条件下未遭受冷害的西瓜的口感和风味与新鲜西瓜无明显差别,从而说明冰温贮藏是一种很好的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5.
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对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对西兰花保鲜品质的影响。贮藏期间每14d测定西兰花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与直接冰温贮藏或冷藏相比,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处理对延缓西兰花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均有明显效果,且可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提高西兰花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延缓相对电导率的升高。研究表明西兰花经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的效果优于直接冰温贮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低温驯化对冰温贮藏樱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樱桃"砂蜜豆"为实验试材,通过对樱桃在贮藏期间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变化分析,探讨了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对樱桃品质的影响以及最有效的低温驯化工艺。实验处理方式包括:直接冰温贮藏、一步低温驯化和逐步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结果表明:与直接冰温贮藏相比较,低温驯化能够显著降低樱桃腐烂率,保持较高的果梗新鲜指数;能够减少VC的损耗、保持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抑制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还能使脂氧合酶(LOX)活性维持在较低水平;实验还表明,逐步低温驯化对樱桃冰温贮藏的保鲜效果最理想,贮藏70d时,腐烂率控制在12.22%,而对照组的腐烂率已达22.22%,是逐步低温驯化的1.82倍,有明显差异(p0.01)。  相似文献   

7.
在冰温贮藏的基础上,研究气调保鲜袋及乙烯添加剂在冰温贮藏条件下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冰温条件下采用气调保鲜袋可降低桃的腐烂指数,增加VC和可滴定酸的含量。添加乙烯脱除剂可推迟桃果实的后熟衰败,减少桃果实在贮藏期内的腐烂,但是它抑制了总糖的合成和胞壁物质的降解,使果实口感变淡,果实在后期不能正常软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采后小白菜贮藏过程中叶绿体色素的代谢变化及其叶绿素降解的动力学模型。方法 以采后“上海青”小白菜为试材, 分别将其贮藏于室温(20 ℃)、低温(2 ℃)及冰温(-0.5 ℃)条件下, 研究其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代谢变化, 并对其叶绿素的降解进行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 采后小白菜贮藏过程中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 低温和冰温贮藏均可减缓其降解, 其中冰温贮藏减缓效果最佳。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β-胡萝卜素含量与总叶绿素含量的比值以及室温贮藏条件下叶黄素含量与总叶绿素含量的比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而低温和冰温贮藏环境中的叶黄素含量与总叶绿素含量的比值总体则呈现下降趋势, 但贮藏6 d后下降不显著。此外, 叶绿素的降解反应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模型, 拟合调整决定系数(Adj.R2)均大于0.93, 降解活化能为95.53 kJ/mol, 降解动力学模型为k=6.51×1015?exp(9.553×104/RT)。结论 采后小白菜贮藏过程中叶绿体色素的代谢变化受贮藏温度影响较大, 其叶绿素降解反应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桂味"荔枝为试材,探究了冰温贮藏、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冷藏三种贮藏方式对荔枝GABA富集的影响,并比较了贮藏期间荔枝质构、色差、感官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荔枝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的GABA含量显著增加,且能维持较高水平,最高达15.65 mmol/kg FW,较未低温处理荔枝提高了2.49倍;GABA含量与GAD活力变化呈正相关、与GABA-T活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反,表明荔枝GABA富集主要是由于GAD活力上升、GABA-T活力下降所引起的;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的荔枝其可溶性蛋白、果肉硬度、果皮色泽、感官品质均显著优于直接冰温贮藏和冷藏的样品;荔枝直接冰温贮藏将会出现严重冷害,使其丧失商品价值。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有利于荔枝GABA的富集及品质的保持,是一种适合荔枝的贮藏方式。  相似文献   

10.
于军香  郑亚琴  房克艳 《食品科学》2015,36(14):271-275
以蓝莓为试材,研究冷藏、壳聚糖涂膜、冰温和壳聚糖涂膜结合冰温贮藏对蓝莓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冷藏相比,壳聚糖涂膜、冰温以及壳聚糖涂膜结合冰温贮藏都能有效延缓蓝莓果实贮藏过程中总花色苷、VC、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下降,蓝莓果实中总花色苷、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能更好地保持蓝莓的抗氧化活性。而壳聚糖涂膜结合冰温贮藏的效果优于单独采用冰温或壳聚糖涂膜贮藏。因此,壳聚糖涂膜结合冰温贮藏能较好地保持蓝莓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蓝莓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荔枝原汁保藏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检测经加热杀菌和钝化酶处理的荔枝原汁在冷藏、冻藏、室温贮藏及添加柠檬酸、异VC、山梨酸钾、NaHSO3等条件下,VC、总糖、总酸和褐变度变化情况,并进行感官评价,探讨荔枝原汁保藏工艺。结果表明,荔枝原汁在冻藏(-20℃)半年后,其营养成分和色香味基本保持稳定,品质最好;冷藏(0~4℃)过程中,其VC和总糖有一定损失,总酸和褐变度略有上升,贮藏半年后色香味有所下降,品质较冻藏差;室温(30℃左右)贮藏的荔枝原汁虽然添加不同保藏剂处理,但贮藏1个月后相继产气败坏。试验结果对荔枝原汁生产和贸易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荔枝酒酿造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发酵温度的荔枝酒酿造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荔枝汁和荔枝酒中均含有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等14种氨基酸,其中,丙氨酸是荔枝汁和荔枝酒中的主体氨基酸,含量分别达1 139.682 mg/L、341.049~412.161 mg/L。不同发酵温度的荔枝酒酿造动态过程中,其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变化较大,且变化趋势各异。不同贮藏方式对荔枝酒中氨基酸含量和种类影响也不同。通过比较,发酵温度12℃优于15℃,发酵温度为15℃的荔枝酒中氨基酸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大,不稳定,且影响风味的氨基酸较多。  相似文献   

13.
热协同超高压加工的鲜榨桃汁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HPLC等方法分析用热协同超高压加工的鲜榨桃汁中酚类和Vc等物质在贮藏中的变化,发现果汁在贮藏中发生的非酶褐变主要是由酚类的氧化聚合而引起,可通过低温贮藏加以控制.聚原花色素、表儿茶素、绿原酸和Vc的损失以及果汁的褐变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剧.果汁颜色变化先快后慢,L*值降低,a*值升高,b*值变化较小.氨基酸也参与了褐变反应,但Maillard反应不显著.缩合单宁的平均聚合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粒径分析表明贮藏过程中有新的颗粒产生.  相似文献   

14.
以经UHT杀菌的荔枝果汁为原料,分析5周内在4、25、37℃3个储藏温度下荔枝果汁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及FRAP和ABTS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在4、25、37℃储藏温度下荔枝果汁中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总酚含量受储藏时间影响更显著(p<0.05),总黄酮含量受温度影响更显著(p<0.05),抗氧化能力则同时受储藏时间(p<0.05)和温度(p<0.05)的影响。由此表明不同储藏条件对荔枝果汁中酚类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影响,低温及短时储藏有利于保持荔枝果汁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梨枣汁为材料,探讨不同杀菌方式对贮藏过程中其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梨枣汁经三种杀菌方式处理后在贮藏过程中,可滴定酸、褐变程度和总色差值逐渐升高,透光率变化不显著,pH值、总糖和Vc呈下降趋势。在贮藏过程中超高压杀菌处理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不同杀菌方式对梨枣汁在贮藏过程中Vc含量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超高压杀菌处理对梨枣汁灭菌率和Vc保留率分别达93.24%和95.87%,微波杀菌处理对梨枣汁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分别维持在17.50~18.50%和0.21~0.24 mg/mL。巴氏杀菌处理对梨枣汁在贮藏过程中非酶褐变指数影响显著;在相同贮藏温度下,贮藏时间越长,超高压杀菌、微波杀菌可有效抑制梨枣汁褐变程度。在梨枣汁贮藏过程中超高压杀菌处理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繁殖,而且能保持好梨枣汁风味、色泽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6.
张钦发  郭宁  智玲玲  何淑华 《食品科技》2012,(6):116-118,122
以番木瓜破碎打浆制成的番木瓜汁(未灭菌)为研究对象,以总糖、总酸、Vc、顶空CO2和O2含量等为品质判定指标,研究普通、真空、充O2、充CO2包装4种包装方式对番木瓜汁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包装番木瓜汁总糖含量不断减小,总酸含量不断上升。其中,普通包装番木瓜汁各指标变化速度最快;真空包装番木瓜汁总糖和总酸含量变化速度较快,但CO2上升速度和Vc损失较小;充O2包装番木瓜汁总糖和总酸含量变化较慢,但CO2上升速度和Vc损失较大;充CO2包装番木瓜汁总糖、总酸、Vc、CO2含量变化均较慢,保质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添加不同酵母多糖发酵荔枝酒以及采用不同酵母菌种发酵酿制荔枝酒,分别研究酵母多糖种类、添加量、添加时间以及酵母种类对荔枝酒理化指标、感官品质的影响及防褐变效果。结果显示,在荔枝汁中添加250 mg/L Optired酵母多糖,发酵所得成品酒酒精度为12.8%vol,总酸、挥发酸等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可显著提高荔枝酒感官品质,同时对荔枝汁中酚类物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成品酒总酚含量提高35.9%,明显延缓其褐变进程,加速褐变后其褐变率下降156.2%。采用富产多糖的酵母发酵,其酿制的荔枝酒果香酒香浓郁协调,口感醇厚,圆润丰满,在贮藏过程中能有效保持香气、色泽、新鲜度等感官质量的稳定性,其中酵母BM4×4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荔枝果实加工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5 个荔枝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的加工特性分析方法,进行果实的组成、理化指标、可溶性蛋白、总酚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分析。结果表明:荔枝品种间果实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总酸、糖酸比差异较大,惠东红岩出汁率最高(70.76%),甜岩最低(32.77%),水晶球可溶性固形物最高(19.57%),香荔最低(12.00%)。荔枝品种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色泽稳定性差异较大。初步评价,惠东红岩、糯米糍、园枝、黑叶、中山状元红和白糖罂是适宜于果汁和果酒加工的优良品种。荔枝的可溶性蛋白、总酚和总抗氧化能力差异也较大,分别在0.03~1.26mg/L、11.75~487.35mg/L 和1.90~30.06mmol/L 之间。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聚酯(PET)瓶、聚乳酸(PLA)瓶和聚酯/铝箔/聚乙烯(PET/Al/PE)复合袋装荔枝汁在25℃避光贮藏时的品质变化和非酶褐变情况,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分析包装材料对荔枝汁非酶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过程,PLA瓶装荔枝汁的L-抗坏血酸(L-AA)发生快速降解,PET瓶和复合袋中的L-AA降解缓慢;贮藏初期,溶解氧浓度(DOC)均急剧下降,贮藏后期,除PLA瓶中的DOC快速上升外,其它包装材料中的DOC均平缓下降并趋于稳定。包装材料阻隔性能对L-AA含量和DOC有显著(p<0.05)影响。蔗糖不断水解,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贮藏初期快速地增加,然后缓慢下降。氨基酸总量和总酚含量不断下降。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缓慢上升,pH缓慢下降。5-HMF含量和褐变指数不断上升。包装材料阻隔性能使得荔枝汁中的溶解氧浓度差异,溶解氧能引起L-AA的降解和酚类物质氧化聚合,导致荔枝汁发生非酶褐变。  相似文献   

20.
以荔枝果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旨在为荔枝汁生产和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PME/GC-MS法分别对4℃和25℃贮藏的荔枝汁于贮藏4、5、6、7、8周后进行香气成分检测。结果表明:荔枝汁中香气成分总量在4℃和25℃贮藏4周后分别比贮藏前增长39.10%及31.99%。贮藏5周后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贮藏8周后香气保留率分别为96.17%及74.49%。其中醇类、酸类香气成分均在贮藏4周时含量最高,此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酯类物质在冷藏6周后达到最高,之后出现显著降低趋势(P<0.05);烯类香气成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醛类香气成分含量在贮藏4周时变化不大,在4℃和25℃贮藏8周后保留率分别为59.86%和55.3%。荔枝汁中几种典型的香气成分如香叶醇、香茅醇、苯乙醇,β-月桂烯,D-柠檬烯,香叶醛的含量也是在贮藏4周达最大,此后逐渐降低。通过对4℃冷藏和25℃常温贮藏的荔枝汁主要香气类型及典型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表明,4℃冷藏后香气总量和绝大多数典型香气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期常温贮藏(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