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红豆、绿豆为试验对象,采用浸泡、蒸煮的方式进行预糊化处理,烘干后根据食物蛋白质互补原理,与大米进行复配,开发两种杂豆同熟米。为确保预糊化处理的杂粮外观完整,且与大米同熟,以糊化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结果表明:预糊化处理后,红豆糊化度需控制在60%~70%,绿豆需控制在56%~60%,可与大米复配达到同熟且获得较高感官评价。  相似文献   

2.
针对红豆种皮厚、难以煮熟等特点,通过“微波预处理–浸泡–蒸煮”的预熟化技术开发出一款能与大米同煮同熟的红豆产品。在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预熟化工艺的基础上,对不同糊化度预熟化红豆的外观、色泽、糊化特性、质构和复煮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浸泡时间、蒸煮时间的增加均会显著提升红豆的糊化度。与原料红豆相比,预熟化红豆的色泽变暗、体积膨大数倍、硬度降低、糊化粘度降低、复水性增加7.5~8.8倍,且模拟白米蒸煮条件复煮后无白芯。但随着糊化度的增加,红豆颗粒吸水膨胀、表皮破裂严重、感官分数下降、复水性先增加后降低。综上,优化预熟化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640 W,微波时间30 s,浸泡时间6.5 h,蒸煮时间20 min,所得预熟化红豆的糊化度约为57.52%。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芸豆与大米共煮同熟的目的,采用恒温浸泡、低压蒸煮和热风干燥技术对芸豆进行预熟化研究。以浸泡温度、低压蒸煮压力和低压蒸煮时间为自变量,以糊化度为响应值,进行试验设计,得到芸豆预熟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泡温度50℃,低压蒸煮压力50kPa,低压蒸煮时间5min,该条件下芸豆糊化度为70.50%。经预熟化处理后的芸豆颗粒外观保持完整,水分含量为7%,在与大米共煮时能实现同熟。  相似文献   

4.
选择红豆、薏米为原料,通过分析其预熟化处理前后营养成分、色泽、密度、淀粉特性和蒸煮特性的变化,研究预熟化对杂粮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熟化后红豆和薏米的水分和淀粉含量明显升高,而脂肪含量均下降,蛋白含量红豆升高,薏米降低;预熟化对红豆和薏米的色泽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预熟化使红豆的密度降低了23%,薏米的密度升高了49%;预熟化破坏了红豆和薏米的淀粉结构,使其酶解力和碘蓝值升高;沸水中煮15 min、焖5 min后,预熟化红豆和薏米的硬度明显降低,与小米实现共煮同熟。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压蒸煮、高温高压蒸煮和微波对红豆进行预熟化工艺研究,分析3种预熟化工艺对红豆营养成分、质构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蒸煮工艺条件为:40 ℃恒温浸泡0.5 h,物料厚度0.5 cm,蒸煮时间20 min;高温高压蒸煮工艺条件为:40 ℃恒温浸泡1.5 h,蒸煮温度115 ℃,蒸煮时间3 min;微波预熟化工艺条件为:40 ℃恒温浸泡0.5 h,微波功率119 W,物料厚度1.0 cm,时间6 min;与原料红豆相比,预熟化红豆中蛋白质升高,常压蒸煮和高压蒸煮红豆的脂肪含量升高,而微波熟化红豆的脂肪含量降低;沸水中煮15 min,焖5 min后,预熟化后红豆的硬度降低,能与小米共煮同熟;3种预熟化工艺均不同程度改变红豆的色泽。  相似文献   

6.
以豌豆、绿豆、红豆、薏米、荞麦和红芸豆为原料,采用高温高压蒸煮的方法对六种杂粮进行预糊化处理,研究高温高压蒸煮温度和时间对杂粮糊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豌豆、绿豆、红豆和荞麦达到最高糊化度(80%)时,高温高压蒸煮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25℃蒸煮40 min, 120℃蒸煮50 min, 115℃蒸煮50 min以及120℃蒸煮40 min;薏米110℃高温高压蒸煮30 min能达到最高糊化度(83%);红芸豆120℃高温高压蒸煮50 min能达到最高糊化度(79%)。该研究结果为速食杂粮方便粥的开发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粮食的熟化时间不同,采用常压蒸煮、高温高压蒸煮和微波熟化技术分别对薏米进行预熟化研究,并对比分析3种预熟化工艺对薏米营养成分、质构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蒸煮工艺条件为40℃恒温浸泡2.5 h,物料厚度0.7 cm,蒸煮时间15 min;高温高压蒸煮工艺条件为40℃恒温浸泡1 h,蒸煮温度115℃,蒸煮时间3 min;微波预熟化工艺条件为40℃恒温浸泡1.5 h,微波功率539 W,物料厚度2.8 cm,时间5 min。与原料薏米相比,3种预熟化方式制得预熟化薏米中脂肪含量均明显升高,常压蒸煮和高压蒸煮的蛋白质含量升高,而微波预熟化蛋白质含量与原料接近;沸水中煮15 min,焖5 min后,预熟化后薏米的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明显升高,能与小米共煮同熟;3种预熟化工艺均不同程度改变薏米的色泽。  相似文献   

8.
杂粮营养丰富且具有多种功能,与大米复配后可提高其营养价值。然而,杂粮口感粗糙、不易蒸煮导致杂粮米饭的食用率较低。本研究以黑米、薏米、高粱和燕麦为试验对象,采用预糊化技术对4种杂粮进行处理,结合色差仪、质构仪、感官评价和喜好性评分对杂粮米饭的食用品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黑米在预糊化5 min后可与大米同熟,薏米、高粱和燕麦在预糊化10 min后可与大米同熟。预糊化处理对黑米和高粱的色泽影响较大,使黑米的a*值和b*值分别降低了33.02%和11.76%,高粱的a*值和b*值分别降低了41.38%和14.40%。经25 min的预糊化处理,黑米、薏米、高粱和燕麦的硬度降低、弹性和黏聚性增加。黑米和高粱的适口性在预糊化处理20 min后分别增加了35.39%和131.04%,薏米和燕麦的适口性在预糊化处理25 min后分别增加了229.05%和82.17%。当黑米、薏米、高粱和燕麦与大米的复配比例为30%,20%,20%和20%时,杂粮米饭的喜好性评分最高,分别为15分,14分,14分和15分。热风干燥和...  相似文献   

9.
《粮食与油脂》2016,(4):62-67
采用恒温浸泡和微波膨化技术对薏仁进行预熟化处理,使其与大米实现共煮同熟。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薏仁与大米共煮同熟工艺进行优化,以糊化度和感官评分作为响应值,考察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薏仁的影响。结果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浸泡温度46.4℃、浸泡时间3.9 h、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85 s。在此条件下,薏仁的糊化度和感官评分分别为49.34%和90分,外观形态完整,水分含量为9.68%,该薏仁与大米共煮后能实现同熟。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高压和常压蒸煮2种工艺处理绿豆,研究2种工艺对绿豆糊化度的影响,并对其蒸煮特性进行研究,为速食杂粮粥的开发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绿豆在105, 110, 115, 120和125℃温度下,高温高压处理10 min的绿豆干燥后在沸水中煮15 min焖5 min后达到熟化程度,而常压蒸煮处理30 min达到熟化程度;预处理的绿豆糊化度控制在40%以上时沸水中煮15 min焖5 min才能达到熟化;与常压蒸煮工艺相比,高温高压工艺无需浸泡,处理时间短,糊化均匀,可作为绿豆预糊化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浸泡-蒸煮-干燥的预熟化流程,研究3种不同处理方式(常压蒸汽、高压蒸汽、微波)对绿豆的糊化度、色度、营养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常压蒸汽和高压蒸汽处理后的绿豆糊化度均可达60% 以上,微波处理后糊化度在43.66% ~51.76% 。3种处理方式均使绿豆的L*值降低,a*值和b*值显著增加。处理后绿豆的淀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和灰分含量略有降低,加工过程中绿豆子叶细胞的排列变得疏松。常压蒸汽、高压蒸汽和微波处理使绿豆复煮后的糊化度分别提高了25.64% 、30.02% 和33.11% ,硬度分别降低了5 157.9、3 952.3 g和6 036.6 g。经预熟化处理的绿豆复煮后能与大米实现共煮同熟。  相似文献   

12.
以黑米、红米和糙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最佳蒸煮时间、硬度值、黏度值和弹性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微波-过热蒸汽速熟化工艺对杂粮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粮浸泡时间为50 min、微波温度110℃、微波时间4 min、钝酶时间10 s时,制得的速熟化黑米、红米和紫米的最佳蒸煮时间分别为30.5、29.4、29.6 min,米饭硬度值分别为4.5、4.1、4.0,达到了与大米同煮同熟的效果。该工艺对杂粮的稳定化效果较好,温度50℃,相对湿度60%条件下储藏12周,3种谷物的脂肪酸值(fatty acid value,FV)含量≤30 mg KOH/100 g,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25 μg/100 g,可有效抑制杂粮的氧化哈败。  相似文献   

13.
速食发芽糙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糙米为原料经过发芽处理,采用蒸煮糊化法制取速食发芽糙米。运用二次蒸煮糊化法进行糊化,将预蒸煮获得的速食发芽糙米进行浸泡和第二次蒸煮,糊化完成后进行干燥处理制成速食发芽糙米。结果表明: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糊化条件为:预蒸煮时间25min,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35min,二次蒸煮时间30min;最佳干燥温度为80℃,时间为90min。  相似文献   

14.
以绿豆为原料,以吸水率、破碎率和复水时间为指标,确定了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绿豆经40℃温水浸泡6 h,在-75℃下预冻4 h,-40℃下升华干燥30 h, 70℃解析干燥10 h后,得到的速煮绿豆产品能够与大米共煮同熟,且感官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以绿豆为原料,通过低压蒸煮使其具有一定的糊化度,当与大米共煮时可以达到同熟。采用响应面法对绿豆的低压蒸煮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绿豆低压蒸煮最佳工艺参数为:蒸煮压力为50 k Pa、蒸煮时间4.5 min、豆水比为1:1.7,在该蒸煮条件下,绿豆的糊化度为41.02%,综合评分为93分。经低压蒸煮处理的绿豆外观形态完整,能与大米达到共煮同熟。低压蒸煮使绿豆的光泽变暗,呈黄绿色。低压蒸煮后的绿豆脂肪与淀粉含量增加,蛋白质与纤维素含量减少。另外,X-衍射图谱较好地解释豆水比对糊化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2种杂粮米蒸煮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刘宏  沈群 《食品科技》2012,(9):143-146
以12种杂粮米为原料,将其各分为2组,一组在蒸煮前进行浸泡处理,另一组未处理。蒸煮后,测定各种杂粮米的糊化度曲线,根据是否需浸泡预处理和延长蒸煮时间将各种杂粮米进行分类。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杂粮的特点,选择是否浸泡和设定蒸煮时间。结果表明,经浸泡预处理的杂粮米与未经处理的相比,糊化度较高;浸泡处理的样品组中,绿大米、紫大米、绿小米、白小米和玉米碴(小)糊化时间最短,容易熟化,高粱和玉米碴(大)最难糊化。焖制20min后,白大米和白小米糊化度最高,玉米碴(大)、高粱糊化度最低。白大米、白小米、黑大米、绿大米、紫大米可以不经过浸泡而直接蒸煮;黄小米和绿小米不经过浸泡也可达到同样的糊化度,但需要蒸煮较长时间;红大米、玉米碴(小)在蒸煮前必须浸泡才可以达到较高的糊化度;高粱米、荞麦米、玉米碴(大)均需要在浸泡后仍要延长蒸煮时间。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结合预糊化和外源酶对糙米进行处理,利用中心组合实验模型,以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预糊化时间和酶的添加量4个因素为自变量,处理后糙米的蒸煮时间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实验。同时研究酶解辅助预糊化处理对糙米基本组分以及糙米处理前后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辅助预糊化处理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预糊化时间和酶的添加量对糙米的蒸煮时间和感官评分均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及验证实验得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为61 ℃,酶的添加量为2%,酶解时间为127 min,预糊化时间为12 min,此条件下蒸煮时间为22.39 min和感官评分为78.75分。酶解辅助预糊化处理显著降低了脂肪含量,有利于糙米的储藏。酶解辅助预糊化技术不仅改变了糙米的凝胶温度范围,而且使糙米更易糊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最优的工艺参数,本实验研究了速熟绿豆的加工工艺。实验中通过测定吸水率、熟化率、感官、含水量等指标,优化了浸泡、蒸制、速冻和干燥工艺的技术参数。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8(g/L),浸泡温度40℃,浸泡时间150 min;蒸制时间18 min;冷冻条件-20℃,冷冻时间60 min;干燥温度80℃,干燥时间4.5 h。按照上述工艺条件制备速熟绿豆,样品最终含水量≤6%,与原料豆相比糊化度明显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荞麦、燕麦等杂粮的营养成分做了对照分析,并对杂粮粥的不同熟化条件进行实验研究,为蒸煮杂粮保健食品的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文中探讨了糊化度、浸泡时间、料液比等实验因素对杂粮粥加工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养麦、燕麦的最佳熟化条件为熟化前养麦需要浸泡6h、燕麦需要浸泡12h;熟化时间均为40min;杂粮与水的比例为1∶10.通过测定糊化度的方法比较,其中利用碘吸光度值法的测定结果与酶水解法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荞麦、燕麦等杂粮的营养成分做了对照分析,并对杂粮粥的不同熟化条件进行实验研究,为蒸煮杂粮保健食品的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文中探讨了糊化度、浸泡时间、料液比等实验因素对杂粮粥加工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荞麦、燕麦的最佳熟化条件为熟化前荞麦需要浸泡6h、燕麦需要浸泡12h;熟化时间均为40min;杂粮与水的比例为1 ∶ 10.通过测定糊化度的方法比较,其中利用碘吸光度值法的测定结果与酶水解法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