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冷凉地区甘薯块根品质的影响,为当地因地制宜建设地下或半地下贮藏窖的短期贮藏筛选适宜品种。方法 以腐烂率、失重率、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坏血酸含量、谷胱甘肽含量、果胶含量、α淀粉酶活性及薯块硬度变化为指标,考察了12个甘薯品种在6、9和12℃ 3个不同贮藏温度中块根品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相同品种间,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甘薯腐烂率、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果胶含量和硬度波动明显,总体呈上升趋势,失重率、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而缓慢下降。不同品种间耐贮性存在较大差异,12℃贮藏条件下,各品种腐烂率较低,但失重率相对较高;9℃贮藏条件下,部分品种腐烂率上升,但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等营养物质损失较小;6℃低温贮藏条件下,失重率及腐烂率较低的品种是商薯19、苏薯28号和徐紫薯8号;α淀粉酶活性较弱的品种是徐紫薯8号、济薯26号、心香和商薯19;而济薯26号、徐薯32号、商薯19号和徐紫薯8号贮藏35 d后,淀粉含量损失较少。结论 通过贮藏特性评价,掌握不同品种的品质随贮藏温度变化规律,筛选出商薯19、徐紫薯8号和苏薯28号3个适宜6℃低温贮藏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将红富士苹果在低温条件(0、5、10、15℃)进行磷化氢熏蒸,测定熏蒸期间呼吸强度的变化,研究熏蒸对贮藏期间失重率、果皮色泽、硬度、可溶性糖、总酸度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实验表明,磷化氢熏蒸能降低呼吸速率,5℃以上对呼吸作用影响最为显著,能降低失重率,延长贮藏时间,各温度下对色泽均有一定影响,对可溶性糖、总酸度等内部品质无显著影响,但是5℃以上随熏蒸剂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有所降低,10℃以上不同熏蒸剂量间总酸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贮藏温度对湖南本地青椒采后理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贮藏温度对湖南本地青椒采后理化品质的影响,确定不同温度下青椒采后品质变化规律。方法考察不同温度(8℃和25℃)在贮藏20 d期间青椒理化品质变化,包括失重率、硬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能力、ABTS~+能力、FRAP能力)变化规律。结果同25℃相比, 8℃贮藏温度下青椒的理化品质保持更好。8℃处理组的青椒在贮藏期间失重率小,硬度较高,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变化幅度小,抗氧化活性较高。结论 8℃低温贮藏更有利于青椒采后理化品质的保持,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延长甘薯的贮藏期和货架寿命,以呼吸强度、失重率、硬度、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和VC含量为指标,考察了4个不同贮藏温度(7℃,10℃,13℃和16℃)对甘薯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在7℃下贮藏,第30天开始出现冷害症状,表面有轻微凹陷,60 d后甘薯出现水渍状斑点,呼吸异常,硬度下降,可溶性糖、淀粉、VC等营养物质逐渐损失,90 d后冷害现象严重,甘薯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在13℃和16℃下贮藏时,虽无冷害现象的发生,但到贮藏后期甘薯呼吸仍比较旺盛,营养物质消耗过快,失重率高,容易造成软腐,失去原有风味,不利于长期贮藏。而10℃下贮藏90 d的甘薯品质仍保持较好,呼吸最为稳定,失重最小,营养物质损失最少。故而,在温度范围内,可以认为10℃是甘薯的最适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5.
为延长鲜切水芹的贮藏期,提高其贮藏品质,本文采用植物生理指标的常规检测方法研究了鲜切水芹在(5±1)、(15±1)、(25±1)℃贮藏条件下及在最适贮藏温度下经CA(柠檬酸)、PA(植酸)和L-Cys(L-半胱氨酸)等护色剂处理后的呼吸速率、失重率、叶绿素、抗坏血酸、还原糖和褐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8 d的储藏期内,低温(5±1)℃较(15±1)℃更有利于降低水芹呼吸速率、褐变度和失水率,保持较高的还原糖、抗坏血酸和叶绿素含量;护色剂处理有抑制鲜切水芹褐变和衰老的作用,其中以0.25%L-Cys(L-半胱氨酸)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6.
温度、机械伤和采收期对小白菜的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 ,1℃低温能抑制小白菜的呼吸速率、乙烯生物合成、抗坏血酸氧化和贮藏中的失水。机械损伤明显提高了呼吸速率 ,乙烯释放 ,加速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和提高失重率。采收迟的 (相对菜龄大的 )较采收早 (相对菜龄小的 )的呼吸速率低 ,抗坏血酸含量高且下降缓慢 ,失重率较低。因此为延长保鲜期 ,小白菜应在菜龄较大 (7~ 8片真叶期 )时采收 ,在较低温度 (1℃ )下贮藏 ,并尽量避免或减少采收及贮运过程中的机械伤。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低压静电场(LVEF)对草莓保鲜品质影响,研究草莓保鲜指标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还原糖、维生素C (VC)、相对电导率、呼吸强度、花青素经低压静电场处理(LVEF)后在相同低温(4±1℃)条件下贮藏,与不经任何处理的草莓保鲜指标的对比。结果表明,不经任何处理的草莓贮藏7 d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草莓的失重率、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花青素上升趋势明显高于低压静电场(LVEF)处理组,而草莓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还原糖、VC含量下降趋势明显高于低压静电场(LVEF)处理组。因此,低压静电场(LVEF)处理后的草莓保鲜指标明显提高,低压静电场延缓草莓的呼吸作用、酶氧化反应和微生物生长繁殖,延长草莓的贮藏期,有利于草莓经济和食用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不同保鲜剂处理对新鲜竹荪蛋贮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卡拉胶和抗坏血酸为涂膜剂对竹荪蛋进行涂膜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用PE保鲜袋包装后置于4℃条件下贮藏,研究竹荪蛋贮藏期间失重率、色差值、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PPO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各个保鲜剂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壳聚糖1.2%、卡拉胶0.1%、抗坏血酸的浓度0.1%,3种保鲜剂均能减缓失重率的上升,抑制PPO活性,使PPO活性峰值延缓出现4d,壳聚糖和卡拉胶处理对抑制蛋白质分解为游离氨基酸有一定效果,抗坏血酸处理能较好的保持竹荪蛋的色泽,维持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评价3种保鲜剂对竹荪蛋的保鲜效果,0.1%浓度抗坏血酸保鲜效果最佳,贮藏结束后失重率为0.64%,白度值为50.73,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05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27.73 mg/100 g。PPO活性为1.86ΔOD420/(min·g),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为使冬枣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良好品质并有效延长冬枣货架期,以白熟期冬枣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0.5、1.0、1.5 μL/L)的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冬枣,在(0±1)℃条件下贮藏 60 d,定期对冬枣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硬度、表皮色泽、失重率和霉变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MCP处理后能抑制冬枣果实呼吸强度上升,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也具有一定影响,使表皮能维持较好的色泽,同时降低冬枣的失重率和霉变率。对比不同处理组可得,1.0 μL/L的1-MCP处理综合效果最好,能使冬枣在低温贮藏期间维持较好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番荔枝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荔枝(品种‘非洲骄傲’)为原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4、25℃)对采后番荔枝呼吸速率、木质素与总酚含量等贮藏品质的影响,比较贮藏前后番荔枝果实细胞结构变化。结果表明:25℃贮藏条件下,番荔枝硬度迅速下降,失重率明显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而4℃贮藏的番荔枝硬度缓慢下降,并且到贮藏第14 d,失重率仅为5.21%;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番荔枝果实细胞表面均出现很多孔隙,木质素颗粒沿细胞壁内侧沉积,形成完全木质化的细胞。木质素含量在不同贮藏温度期间均呈增加趋势,但在贮藏第5 d,25℃贮藏的番荔枝木质素含量增加了44.47%,而4℃贮藏的番荔枝木质素含量仅增加了30.48%;25℃贮藏条件下,总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4℃贮藏条件下,总酚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25℃贮藏的番荔枝在第2 d出现跃变高峰,呼吸速率达到600.23 mg/kg·h,而4℃贮藏条件番荔枝果实呼吸速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低温贮藏显著抑制番荔枝的呼吸强度,有效延缓果实木质化进程,更利于番荔枝果实采后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11.
以无涂膜果实为对照,对壳聚糖含量占0.5%、1.0%和1.5%在低温条件下(6℃±2℃)涂膜处理对金桔果实,研究对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均能有效抑制金桔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其中,在低温条件下,1.5%壳聚糖涂膜处理对保持金桔果实的贮藏品质更显著,说明低温结合1.5%壳聚糖涂膜处理,更适用于金桔果实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2.
为防止秦薯5号甘薯贮藏冷害,延长贮藏期,保持贮后优良品质,测定了其主要营养成分,探讨了贮前2、4、6℃低温处理贮期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的活性以及还原糖、抗坏血酸、淀粉、原果胶含量的变化情况,调查了贮后商品果率,并评价了感官性状。秦薯5号甘薯贮前低温处理能有效抑制淀粉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处于较高水平,减缓抗坏血酸、淀粉、原果胶含量的下降速率,防止淀粉向还原糖转化,延缓采后生理衰老过程。秦薯5号甘薯采后愈伤5 d,用4℃低温处理2 d,11℃下贮藏210 d后,商品果率达90%,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高压二氧化碳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高压二氧化碳对双孢蘑菇进行瞬时处理,然后于4℃条件下贮藏8d,测定失重率、硬度、颜色、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以及PPO、PAL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0.3 MPa高压二氧化碳瞬时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保鲜效果最佳,该处理能较好保持双孢蘑菇的硬度、降低其失重率和抑制其褐变,同时还能促进双孢蘑菇多酚和抗坏血酸的积累、降低PPO和POD的活性以及提高PAL的活性。因此,0.3 MPa二氧化碳处理可以较好保持双孢蘑菇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了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处理对水果采后贮藏过程中腐烂程度、生理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葡萄和无花果为试验材料,以纯低温组作为对照,探讨LVEF辅助低温环境下对两种水果感官品质、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腐烂率等重要新鲜度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 LVEF辅助低温能更好地保持葡萄和无花果的感官品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LVEF处理能有效抑制葡萄、无花果果实失重率的上升,贮藏到12 d时,失重率仅为无LVEF处理组的5.45%和24.14%;可有效减缓葡萄、无花果腐烂率的升高,储藏过程中葡萄、无花果一直保持良好的感官性状,腐烂率仅1.76%、21.46%;可有效抑制葡萄、无花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为无LVEF处理组的1.01%和1.02%;处于LVEF的葡萄、无花果中总酸含量分别高于低温组39.47%、69.7%。结论 LVEF辅助低温保鲜效果明显优于低温保鲜,通过LVEF辅助低温保鲜方式有利于保持葡萄和无花果的生理品质,大大延长了贮藏时间。该研究可为葡萄、无花果的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温度和湿度对沙糖桔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速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实验得出在温度7℃和10℃,湿度85%和90%的贮藏条件下,沙糖桔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速度较缓慢,储藏10d后,呼吸速率显著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实验结束时,沙糖桔的外观、色泽和风味仍然接近新鲜状态。  相似文献   

16.
赤霉素处理及低温贮藏对结球生菜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赤霉素(GA)和温度处理对结球生菜叶片采后食用 品质的影响,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结球生菜的采后品 质。在20℃下贮藏至第6d时,赤霉素处理生菜的可溶性 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41%和123%; 低温贮藏显著延缓了结球生菜品质的下降。与20℃下贮 藏的生菜相比,在0℃和10℃下贮藏6d的生菜可溶性糖 含量分别提高了42%和11.8%,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 了37%和14%。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0℃冷激处理对8℃贮藏青椒的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用0℃冰水混合物分别处理青椒12min和24min后置于8℃贮藏,以不经过冷激处理直接置于8℃贮藏青椒组作为对照组,定期观察并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冷激处理显著降低了冷害指数,抑制了失重率的上升,缓解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0℃冷激处理24min在降低冷害指数和维持可溶性蛋白含量方面要优于冷激12min组。冷激处理推迟了青椒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冷害的发生,有利于保持青椒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PE保鲜膜处理对西兰花品质的影响,主要对贮藏期间西兰花的失重率、总酚、总黄酮及抗坏血酸等品质进行研究,同时对西兰花的感官品质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西兰花在4℃保鲜膜处理的条件下,货架期最长,为15 d;20℃无膜条件下,货架期最短,为3 d。贮藏过程中,PE保鲜膜处理能明显降低西兰花的失重率。总酚和总黄酮在4℃和10℃条件下,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20℃条件下呈下降趋势。抗坏血酸含量平均损失速率,20℃无膜条件下最大,为16.91%。在相应的贮藏时间内低温贮藏结合PE保鲜膜处理能有效保护西兰花的品质,延长货架期,同时能够减缓西兰花中总酚、总黄酮及抗坏血酸等抗氧化物质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番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番茄为原料,采用不同强度(30、60 kV)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番茄5 min,每隔7 d 取样,测定其硬度、呼吸强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色差、总酚、丙二醛、菌落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60 kV 处理番茄效果较好,可维持较好的硬度,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含量,延缓呼吸速率的升高,抑制丙二醛和微生物的增加,保持较低的失重率,能有效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蜂糖李’和‘空心李’适宜采后贮藏温度,将两种李果实贮藏于0、2、4 ℃下进行外观及内在相关品质指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有助于维持李果实较高硬度、减弱呼吸作用从而维持品质;其中‘蜂糖李’在4 ℃下可溶性固形物迅速积累且呼吸速率飙升,颜色由绿转黄后失去商品价值,而0、2 ℃较好的抑制‘蜂糖李’呼吸速率延缓营养物质的消耗,但2 ℃下果实失重明显且贮藏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0 ℃,0 ℃有利于李果实保持较好色泽并延迟硬度下降、抑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等;‘空心李’在贮藏过程中,三个温度均延缓果实硬度下降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为稳定,但0 ℃比2、4 ℃更好的维持果实硬度、减缓失重率、呼吸速率的上升、以及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积累,且0 ℃下果实色泽保持良好,而2、4 ℃贮藏后期果实丧失特有色泽。综上所述,0 ℃贮藏有利于维持‘蜂糖李’和‘空心李’外观及内在品质,从而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