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家台小流域给理与开发的成效与经验武道国(肥城市水利局山东肥城271600)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水土保持工作也逐步进入市场,如何把治理水土流失和群众脱贫致富融为一体,把水土保持的宏观生态、社会效益与小流域的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已成...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为例,在构建土石山区生态修复效益监测指标体系、划分生态修复措施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宏观遥感与微观实测耦合技术,对项目区内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类监测及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域林草覆盖度明显提高;植被生长状况明显改善,生物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延庆县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遥感资料、调查资料、定点监测资料、地形地学资料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方面资料,建立县级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监测建立基础信息库,为水土保持及其他项目建设的评估、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等提供基本资料;通过监测来判断水土保持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完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提高水土保持管理水平奠定基础;通过动态监测,我们可以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出不同规划及其配置的影响范围、效益和成果,为水土保持评价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成果以数据库、图形库、视频文件等多种方式表达.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内容包括:①监测站网建设;②信息采集体系建设;③信息传输网络建设;④数据存储系统建设;⑤应用服务平台建设;⑥应用系统建设。通过这些系统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基础研究、监测与评价、规划设计,水土保持治理、预防监督与宏观战略问题的科学决策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岫岩县大洋河上游项目区水土保持工程为例,通过划分生态修复措施类型和构建生态修复效益评价体系,对项目生态修复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运用宏观遥感与微观实测耦合技术进行系统评价及分类监测。研究表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显著提高了生物量和林草覆盖度,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且大大改善了植被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6.
煤矿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监测是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环节,根据华砚煤矿改、扩建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弃土弃渣、水土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及其运行和水土流失危害五方面的监测内容,采用调查法、查阅施工和监理资料、定位观测法和典型调查法等对华砚煤矿建设期和运行期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补充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华砚煤矿改扩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基本达到。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GIS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电子地图系统建设,以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作为研究区域,以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保持工作流程(包括规划设计、计划管理、综合治理、预防监督和淤地坝管理等)为主线,依托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网络、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数据库,建立覆盖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多沙粗沙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向不同水土保持管理层的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
建立以“3S”技术为基础的水土保持监测系统是省级水土保持监测与监控手段的主要发展方向和主要技术方法及手段。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更有针对性,快速采集、处理水土保持的各类信息,宏观掌握全省水土保持的动态情况,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设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必须用效益预测来确定规划是否可行,在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时,也要进行效益分析。因此,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分三类指标:(l)衡量水土保持措施的经济效果大小指标,简称“衡量指标”。(2)从不同侧面分析水土保持措施技术效果指标。简称“分析指标”。门)综合反映水土保持措施经济效果对当地劳动者和社会需要满足程度指标简称“目的指标”。详见水土保持效益指标评价体系。2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涵义水土保持效益评…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土保持建设工程的经济评价主要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定量分析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对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在归纳以往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层次结构的调整和补充,构建了以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为目标层,以基础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准则层的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24个指标。选择典型区域内蒙古武川县为研究对象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分析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十分吻合,表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比较合理,评价方法可行,可以应用于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定量分析提供可参考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项目科技推广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建荣 《东北水利水电》2011,29(10):46-47,72
文章针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分析了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项目技术推广的思路是:①流域统筹选题;②分级负责管理;③集中资金投入;④发挥技术优势.近期拟开展推广的技术是:①埂带高经济效益植物品种引进开发与示范;②侵蚀沟复垦水土保持技术应用;③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在水土保持措施中的应用;④垄向...  相似文献   

13.
合理评价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开展的多项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对后期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以丹江口库区胡家山小流域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和综合治理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小流域综合治理7 a后,其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经济林综合效益最为显著。为此提出,库区应适当提倡经济林种植,加大投资力度以改善坡耕地现状,实施以土坎梯田为主、石坎梯田和植物篱为辅的水土保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丹江口库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对于科学辨识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构建了水电项目建成后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全面体现水土保持调水效益、保土效益和植被恢复3大核心效益。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水布垭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的生态效应值为0.608 6,高于采取措施前的0.529 9,水土保持措施对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林草植被恢复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指标是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弃渣场、取料场对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影响显著,应与主体工程一样同时治理、同时运行。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利、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水土流失治理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治理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大量信息进行综合,并全面建立包括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在内的指标体系,能全面表征流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采用典型区域水土流失详查,从水土资源、生态与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了水土流失治理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建立的水土流失治理率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量化各指标,对各层次指标权重进行赋值,为典型区域健康综合评价作准备。  相似文献   

16.
构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建设水清地绿天蓝美丽长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纯艳 《人民长江》2015,46(19):44-47
长江流域特别是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关系到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介绍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和特点。自1989年实施“长治”工程及一批国家重点防治工程以来,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由增到减、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历史性转变。今后,应采取科学防治、依法监管、综合治理和改革创新等对策措施,全面构建以长江经济带为核心区域、辐射整个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有效保护和支撑长江经济带乃至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自然条件、 经济和社会特点,筛选出50个监测指标,从水土流失因子、 水土流失状况、 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效果和水土保持管理等6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建了广东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为建立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质量评价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部分前人关于植被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效应、植被结构指标与评价、植被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研究成果。分析指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是由于林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正确评价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成为水土保持管理及学科发展的需要。旨在综合已有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促进今后相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昕  李杰  陈芳  张杰  许准 《人民长江》2017,48(12):79-83
鉴于传统的投影寻踪模型(PP)处理高维非线性数据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引入生物群体智能算法中的狼群算法对PP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投影寻踪模型的精准度。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准则层建立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定量分析原理提出了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5类分级标准。将优化模型运用到湖北省郧西县3个时间段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研究中,分析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十分吻合,表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优化模型比较合理,评价方法可行,不失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研究提供了一类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自然资源一旦被人类开发利用,其系统就会形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相耦合的系统,它具有生态与经济相互交织融合的特征。我们借鉴国内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成果,根据山区生态系统具有的独特的结构、功能、运动的规律性及其系统功能优劣,由其系统结构决定的理论,依据综合性、可比性、层次性与可操作性设置的原则,研究了建立具有山区特色的,包括结构评价、功能评价和效率评价三类指标在内的山区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绘制了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示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