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地涌金莲及其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地涌金莲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工前后的氨基酸、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地涌金莲含有17种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为雀嘴茶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加工前后17种氨基酸的种类没有变化,含量略有降低,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增高,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钾、钙、镁、锰、铁、硒等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加工后其矿质元素含量均有所降低;加工前后地涌金莲中的有害金属元素铅、镉、砷、汞含量均低于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毛建草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情况,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毛建草中铅、镉、铬含量,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汞含量,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镍含量.参照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进行判定,铅的测定结果均低于5.0 mg/kg;镉的测定结果均低于0.1 mg...  相似文献   

3.
正前言本标准代替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本标准与GB 2762—201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删除了稀土限量要求;——修改了应用原则;——增加了螺旋藻及其制品中铅限量要求;——调整了黄花菜中镉限量要求;——增加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辅食营养补充品、运动营养食品、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食品中的金属污染物主要有铅、砷、镉、汞,下面分别概述其存在于食品中的来源和对人体的危害及检测方法。铅食品中铅的来源铅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食品中的铅相当一部分是被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再进入食品中。瓷、搪瓷、马口铁等食具容器的原料中含有铅;食品加工用的机械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9蒸9晒炮制不同加工阶段九华黄精中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含量变化。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和GB5009.17-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检测不同蒸晒阶段的九华黄精的水分和铅、砷、汞、镉、铜、铬、锰、钼8种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九华黄精中汞和钼未检出,9蒸9晒炮制过程中,随着蒸晒次数的增加,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浓度被相应增加,但铅、砷、镉3种重金属的浓度却是在5蒸5晒时达到最高,随后又下降。九华黄精中重金属含量低于《中国药典》(2020)和《代用茶》标准中规定限量,但铅含量高于新鲜蔬菜和蔬菜制品限量。结论九华黄精用作中药材及生产代用茶时,其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含量是在安全范围内,但不宜作为菜肴烹调原料。  相似文献   

6.
正为不断完善我国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及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及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已于2017年3月17日发布,将于2017年9月17日正式施行。一、主要修订内容此次GB 2761及GB 2762两项污染物通用标准的修订,主要新增了葡萄酒和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限量、新增了螺旋藻及其制品中铅限量要求、删除了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此外,结合《食品安全国家  相似文献   

7.
陈露  郑丽杰  金佳颖  韩威  王欣之  刘睿  吴皓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4):179-185,209
为降低铜藻中有害元素铬、砷、镉、铅含量,对最佳脱除剂进行选择,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优化脱除工艺,以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分析脱除前后铜藻中砷形态的变化,并将优化后的工艺应用于羊栖菜、马尾藻。结果表明,以1.5% EDTA-2Na作为脱除剂,在料液比为1:30 g/mL,时间为4 h,温度为30 ℃的工艺条件下,对铬的脱除率为71.34%;对总砷的脱除率为66.32%,其中对毒性较大的As3+、As5+脱除率分别为100%、91.43%;对镉的脱除率为87.40%;对铅的脱除率为87.64%,脱除后铅的含量低于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限量规定,脱除后铜藻中岩藻黄质损失率在可接受范围内。该工艺对羊栖菜中的有害元素铬、砷、镉、铅的脱除率分别为57.27%、66.00%、87.14%、88.88%;对马尾藻中有害元素铬、砷、镉、铅的脱除率分别为55.56%、56.89%、87.14%、96.44%。此工艺简单易操作,能脱除大部分毒性较大的无机砷,且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为工业上降低海藻中有害元素的含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古丈毛尖和青钱柳叶、莓茶(显齿蛇葡萄叶)、绞股蓝3种代用茶为研究对象,采用GB 5009.17-2014《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和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进行无机元素检测,分析代用茶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并以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和NY/T 2140-2012《绿色食品代用茶》为依据,对古丈毛尖和3种代用茶种所含的5种重金属进行安全性评价。根据实验数据得出:(1)古丈毛尖和3种代用茶中常量元素K、Ca、Mg平均含量为2000~46000mg/kg,其中:KCaMg,3种代用茶品种中,绞股蓝的K、Ca、Mg含量最高,青钱柳K含量最低。(2)古丈毛尖和3种代用茶中的9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在0.024~724.03mg/kg之间,Mn是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元素,Se含量最低。9种微量元素在含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别,排序依次排序是:MnFe、AlNa、ZnCu、BTiSe。(3)古丈毛尖和3种代用茶中,除1批次七叶绞股蓝样品Cd元素超标外,所有样品Pb、As、Hg、Cd、Cr含量均符合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NY/T 2140-2015《绿色食品代用茶》和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造成这一批次Cd超标的原因是七叶绞股蓝比五叶绞股蓝Cd的富集能力强,还是七叶绞股蓝生产基地楠竹山土壤中Cd的含量较高,有待进一步分析。青钱柳、莓茶、绞股蓝分别为茶叶中Hg元素平均含量的5.3倍、30.7倍、21.1倍,由数据得出3种代用茶Hg元素的富集能力高于茶叶。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解ICP-AES法定量测定芥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芥菜样品中多种微量元素(铝Al,砷As,镉Cd,钴Co,铬Cr,铜Cu,锰Mn,镍Ni,铅Pb)的含量。在选定的最优条件下,本方法各元素的回收率在92.8~108.3%之间。仪器检出限为铝:0.15 mg/L、砷:0.01 mg/L、镉:0.005 mg/L、钴:0.01 mg/L、铬:0.01 mg/L、铜:0.03 mg/L、锰:0.01 mg/L、镍:0.01 mg/L、铅:0.01 mg/L且各元素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芥菜样品中砷As、镉Cd、铬Cr、铅Pb等重金属均符合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此测定结果可为检测芥菜中所含金属元素含量的多少,提供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市售茶膏的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测定了5个不同茶膏的茶多酚、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水分、灰分、水解氨基酸、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茶膏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较高,由绿茶原料制得的茶膏中茶多酚含量远高于红茶茶膏;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天门冬氨酸次之;含有钾、钙、钠、镁、锌等9种矿质元素,常量元素具有高钾低钠的典型特征,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为丰富;重金属铅、镉、砷、汞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不同类型的茶膏品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张建  杨瑞东  陈蓉  彭益书 《食品科学》2017,38(21):175-181
采集喀斯特地区(遵义虾子与贵阳花溪)的辣椒及种植土壤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辣椒和土壤中13种重金属元素(As、Cd、Pb、Hg、Cr、Cu、Zn、Ni、Tl、Co、Sb、Sn、Mn)的含量,探讨土壤-辣椒体系重金属元素的生物迁移积累特征。结果表明:与HJ/T 332—2006《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相比,土壤中Cd平均含量超标了9.33%,点位超标率为57.89%。与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相比,遵义地区辣椒中Cd含量部分超标,超标率为85.71%,花溪地区2个辣椒样品Cr含量超标,分别超标了15.36%和12.18%。辣椒的13种重金属生物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CdCuZnHgSnTlMnSbNiCoCrAsPb,辣椒Cd的生物富集系数为1.138,Pb的生物富集系数为0.001 9。辣椒中Co、Ni、Sn含量与土壤对应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重金属含量与土壤对应元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食用辣椒途径的Cd和Cr每周重金属摄入量远小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专门针对敏感人群临时性每周人体可耐受摄入量,辣椒Cd、Cr超标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在贵州喀斯特Cd高背景值地区种植辣椒应注重辣椒对Cd的富集。  相似文献   

12.
建立奇亚籽中K (钾)、Na (钠)、Ca (钙)、Mg (镁)、Fe (铁)、Mn (锰)、Zn (锌)、Cu (铜)、P (磷)、B (硼)、Pb (铅)、Cd (镉)、As (砷)、Cr (铬)、Al (铝)、Ni (镍)16种矿物质元素的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以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测定K、Na、Ca、Mg、Fe、Mn、Zn、Cu、P、B含量,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Pb、Cd、As、Cr、Al、Ni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的ICP-OES检出限范围在0.00850~0.10200 mg/L,定量限范围在0.0283~0.3400 mg/L;ICP-MS检出限范围在0.00471~0.11330 mg/L,定量限范围在0.0157~0.3777 mg/L。线性相关系数均为r>0.999,加标回收率为90.4%~99.8%,相对标准偏差为0~4.1%。同时用国家标准物质大米(GBW10045(GSB-1))和小麦(GBW10011(GSB-2))评价了方法的准确性,测定结果在标准值范围内。奇亚籽中含有丰富的P、K、Ca、Mg,其中P含量最高,为6860 μg/g,Ca含量为4085 μg/g,K含量为2798 μg/g,Mg含量为2515 μg/g;Fe、Zn、Al、Mn、Cu、Na、B含量(由高到低)在5~100 μg/g。同时检测出重金属危害元素Pb、Cd、Cr、Ni,其中Pb含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的限量要求,未能检测出As。该方法污染小、简便、高效、准确度高,适用于奇亚籽等植物类样品中多种化学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佛山市禅城区食用鱼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平均含量特征,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采用直接测汞仪测定食用鱼中Hg含量;使用微波消解法进行前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测定食用鱼中的As、Cd、Cr和Pb等13种重金属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HPLC-ICP-MS)测无机砷含量。采用营养质量指数法对不同鱼类进行营养价值评价;根据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采用目标危险系数法对不同鱼类进行单一及复合重金属摄入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禅城区常见食用鱼中有害重金属As和Hg检出率高均为99.4%;As、Cd、Cr、Hg和Pb平均含量分别为1.312、0.048、0.010、0.030、0.015 mg/kg;无机砷平均含量0.003 mg/kg;鱼肉中Se、K和Mg的成人营养质量指数INQ均大于1;成人因食用鱼而摄入重金属的单一健康风险指数和复合健康风险指数均小于1。结论 禅城区食用鱼肌肉中5种有害重金属As、Cd、Cr、Hg和Pb平均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鱼肉中Se、K和Mg等元素营养价值丰富;人群因食用鱼摄入有害重金属的健康风险不明显,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子安辐肛参、智利瓜参、黑海参、绿刺参、美国肉参、红刺参、黑北极参、糙刺参、阿拉斯加红参和黄秃参10种海参的营养成分组成。方法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高温灼烧法、亚甲基蓝比色法、氨基酸自动分析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海参中的蛋白、灰分、黏多糖、氨基酸和21种无机元素含量,并分析10种海参的营养价值。结果 10种海参在营养成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粗蛋白含量范围为73.58~87.20%,灰分含量范围为4.10~8.71%,黏多糖含量范围为7.86~13.15%,总氨基酸含量范围为61.42~75.84%,10种海参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ssential amino acid/total amino acid,EAA/TAA)均低于刺参。10种海参均富含人体必需的Fe、Zn、Cu、se等微量元素,而Cd、Pb、As、Cr等有害元素含量均符合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限量标准;10种海参中21种元素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本研究证实10种海参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从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进口海参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按照茶叶等食品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包括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等在内的7种酸茶常量成分;湿法消化酸茶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Fe、Zn、Cr、Cu、Mn和Ni 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酸茶中水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7.16%、49.13%、26.29%、0.88%、19.90%、0.054%和6.56%;酸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Mn﹥Cu﹥Cr﹥Fe﹥Zn,Ni元素未检出。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8.70%~101.80%,相对标准偏差为0.04%~2.35%,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酸茶中茶多酚、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酸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Six trace metals (Cd, Pb, Cr, Cu, Zn, and Mn) and 2 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 and 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 were analyzed in 43 representative tea products (including 18 green, 12 Oolong, and 13 black teas) from 7 main tea production provinces in China, using th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for trace metals analysis and HPLC‐MS/MS for PFOS and PFOA analysis.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the 3 essential metals Mn, Cu, and Zn ions in the tea samples were 629.74, 17.75, and 37.38 mg/kg, whereas 3 toxic metals Cd, Cr, and Pb were 0.65, 1.02, and 1.92 mg/kg,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3 types of tea were in the order of black tea > Oolong tea > green tea. Both PFOS and PFOA contents were low and PFOA content was higher than PFOS in the tea samples.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PFOA was 0.25 ng/g dry weight found in a Hunan green tea.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the trace metals and PFC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se indi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lack teas had higher trace metals and PFCs than green and Oolong teas, and the teas from Hunan and Zhejiang provinces had higher Pb and Cr than others.  相似文献   

17.
江西抚州烟区土壤及烟叶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江西抚州烟区土壤和烟叶中As、Cd、Cr、Cu、Ni、Pb、Zn和Hg等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状况,运用内梅罗指数和相关分析法,对这些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烟叶中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烟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总体上低于我国土壤二级标准(GB15618-1995),但其污染程度已处于警戒线水平,Cd和Hg为烟区土壤主要风险因子。土壤和烟叶中重金属含量顺序分别为Zn> Pb> Cr> Cu> Ni> As> Cd> Hg和Zn> Cu> Pb> Cd> Cr> Ni> As> Hg,土壤中Hg、Cd、As和烟叶中Ni、Cr变异系数均较大。烟叶中重金属富集系数顺序为Cd> Zn> Cu> Hg> Ni> Cr> Pb> As,烟叶Cd富集系数高达11.67,表明烟草属于Cd强烈富集作物。  相似文献   

18.
对黑莓叶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与枸杞叶、柿叶、桑叶、显齿蛇葡萄叶、雀舌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莓叶的粗蛋白含量(20.39g/100g)、纤维素含量(14.52g/100g)较高,总黄酮(3.75g/100g)含量丰富;其氨基酸组成全面,氨基酸总含量(19830mg/100g)及必需氨基酸含量(7459mg/100g)均高于其余果叶;其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Ca、K、Mg、Na、P、Fe、Zn、Cu、Mn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较多,Pb含量(3.18mg/kg)低于茶叶国家标准限量,Cd、Cr、Co含量较低。黑莓叶是一种优质的果叶茶,并可对其黄酮类活性成分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省8 种野生牛肝菌为对象,研究子实体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吸收和积累特征。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云南省8 种野生牛肝菌子实体菌柄、菌盖中Mg、Mn、Fe、Ni、Cu、Zn、Cr、As、Cd、Pb、Li、Ba 12 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并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从元素的角度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牛肝菌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水平。结果显示,标准品(GBW 10015)中12 种矿质元素回收率在88%~105%之间,检出限在0.036~9.456 μg/L之间,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8 种野生牛肝菌菌柄与菌盖中含有丰富的Fe、Mg、Mn、Zn和Cu元素;Zn、Mg、Cu、Cr和As元素在多数子实体内菌盖的含量高于菌柄,Li和Ba在多数牛肝菌样品中菌柄含量较高;有毒重金属元素Pb、As、Cd、Ni和Cr含量均高于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的规定,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通过数据分析表明,野生牛肝菌中12 种矿质元素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同一元素在不同牛肝菌中的含量差异较大,相同子实体菌柄与菌盖中含量差异显著,对矿质元素和重金属元素有较好的吸收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